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公司财务风险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相关性以及变更导致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市场的行为。实证研究表明:(1)财务风险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越高,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的概率越大;(2)在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明显降低,表明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取了低价揽客的方式争取客户,同时研究也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费用的收取并没有明显地考虑财务风险因素;(3)在新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客户的聘任后,其审计质量并没有因为审计费用的降低而降低,变更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具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财务重述为研究视角,在考察控股程度与控股股东性质交叉作用的基础上,研究股权结构的治理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没有绝对控股股东的情况下,无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最终控制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性质,其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都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要高;在绝对控股条件下,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比国有性质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要低。研究结论表明,分散化的股权和国有股权对公司管理层的制约效果相对较差,从而使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更高。本文借助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深化了已有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并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中,事务所级差、审计意见和财务困境所起作用较大,上市公司一般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差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财务重述的频繁发生及其多与盈余相关,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各方面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凸显了其研究的重要性,本文以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重述现状与特点,提出减少财务重述,遏制财务欺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国内较早对审计师变更后上市公司对审计师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实证研究,并首次比较了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不同审计师变更的差异,运用1997-2001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强制性变更公司和自愿性变更公司在变更前后的财务状况、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且,这些审计师选择行为与审计意见的回归结果也存在重大差异,相比之下,自愿性变更公司表现出更明显的"意见购买"迹象,它们通过选择一贯对客户出具非标比例较低的"温和"审计师这种较为隐蔽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师变更的角度,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部控制缺陷、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作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验证了内部控制效率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显示: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审计师变更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之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师变更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具有明显的效率信号传递效应特征,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与监管是提高其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2005—2007年中国A股市场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及其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法,考察了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要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基于业绩的股权激励模式,实施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模式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研究结论支持了有股权激励尤其有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经营者可能有短期盈余操纵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变更行为,发现会计政策变更倾向于调高利润.而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则更多体现为调低利润.同时.3种会计变更公司的财务特征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尤其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公司的负债比率较高.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另外.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均较差。3种会计变更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其财务特征具有一定的关系。总体说来.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大.会有更多的同方向盈余管理(高估的应计项目)。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解释了反向的盈余管理.说明盈利的公司和现金流量较好的公司也会进行较多的盈余管理.甚至还采用了会计变更的方法.这些都是中国上市公司与西方上市公司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审计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师提供的会计信息会对投资者和其他信息的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和业绩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审计市场的研究对整个证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研究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从而发现其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审计谈判是审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审计理论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2009和2010两年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审计谈判的角度出发,检验客户重要性对于审计师选择使用回避策略产生的影响,并考察不同地区的审计关系下这一影响因素的差异程度。研究发现审计师在采用回避策略时会考虑客户重要性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因各地的市场化进程而异。 相似文献
11.
对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统计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6个维度、15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显著;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是否发生诉讼仲裁事项、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经济研究》2016,(11):125-139
知识产权制度及在其保护下的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研究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表现为企业专利产出和研发投资的增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可以通过减少研发溢出损失和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两条途径来促进企业创新。当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强时,企业专利产出对未来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财务绩效,以科技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经验学习与企业连续并购——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决策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4-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1 480起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历史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和经验学习对企业连续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并购管理程序熟练程度和以往并购绩效反馈都会增加连续并购决策的发生概率;(2)国有股权、管理层持股比率的增加、CEO和董事长两职合一会促进企业连续并购的发生,而具有较高独立性的董事会则可能会降低企业并购的发生概率;(3)国有股权、管理层持股比率、董事会领导结构和董事会独立性会强化经验学习对并购决策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一直受到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1995-200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宏观数据,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细分,并通过ARMA模型对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潜在原因和实现情况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只有收到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时才会引发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利用2005—2007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探讨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与终极股东控制权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的相关性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公司价值呈U型关系,且U型关系顶点左侧的样本数占整个样本的84.384%,即大部分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控制在使其易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