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内蒙古加快国内外区域合作步伐,建立健全 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此为背景,本文以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内蒙古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是内蒙古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调整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实现方式,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健康发展的着力点.通过SWOT分析工具对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在自然资源、区位、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也在承接的产业层次、承接企业创新水平、政策协调性和营商环境上具有劣势,还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承接竞争加剧和东部地区企业迁出阻力大等威胁.据此,本文力求为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策略选择,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承接东部转移产业 促进新疆外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新疆应积极主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充分开放合作,推进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新疆承接转移产业的背景、现实条件及类型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承接东部转移产业、促进新疆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承接产业转移对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促进欠发达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对睢宁县承接产业转移途径进行深入探讨,准确把握其战略选择与定位,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10,(9):15-15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任务。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指导意见》是指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方经济》2011,(15):53-55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我区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徽、江西、湖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各具特色,已取得较大进展。为深入了解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先进经验,6月12-22日,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
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内蒙古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浪潮.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业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本积累、市场定价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和作用,切实助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实现内蒙古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金融机构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大批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新的血液。然而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成为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江西建立现代服务业基地有其有利条件,但也有明显的发展障碍。对此进行进一步思索和探讨,对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这为内蒙古承接沿海发达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转移带来了新机遇。我区呼包鄂  相似文献   

10.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达球 《改革与战略》2009,25(9):116-120
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先进  容宁 《改革与战略》2008,24(4):112-114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努力降低转移的成本,加强产业链培育和配套环境建设,抓住不同时机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有效承接和合作。  相似文献   

12.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在产业转移中应重视环境保护,促进本地区的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产业转移,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产业联系度和区域经济联系度,对广东省2001~2015年度主要产业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数量规模在增大、行业覆盖在扩大、结构构成在优化;但山区是第一产业、粤东是第二产业的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在第三产业的承接规模上,山区和粤西远比粤东大;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联系在强化;但东西两翼和山区异化明显,粤西地区的产业联系强度明显大于粤东、山区。来自韶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联系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产业空间联系与承接产业转移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正相关关系,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省内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对产业转移迁出地(珠三角地区)与承接地(韶关)之间产业空间联系的贡献尚未体现出来。为此,建议关注产业转移质量和效应,促进产业转移规模、质量和结构上的升级,重视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对接与融合问题,建立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之间产业对接与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赵强 《乡镇经济》2011,2(3):91-92,94
承接产业转移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国家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专门性规划,  相似文献   

15.
区域间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趋势,广东省经济异常活跃,但其产业梯度明显,珠三角更是重要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带,产业转移作为客观经济现象,珠三角向粤东西北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是实现广东省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必然要进行转移产业的选择,选取广东省工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引入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聚集指数分析珠三角转出产业与粤东西北承接产业的选择,对比政府产业转移政策,从中得到相关启示,为政府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我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全区各盟市承接产业转移及能力建设情况,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组织相关人员赴赤峰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陆兵 《广西经济》2007,(10):8-10
一,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把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园区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发展园区经济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业升级、强化招商引资、改善城市环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后发展地区迅速发展壮大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园区经济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18.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产业转移又是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捷径。本文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着手,对西部地区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进行分析,提出先转移或者建立主导产业所需的配套行业或产业,然后促使主导产业的转移,最后由主导产业带动配套产业进一步发展,全面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最终由主导产业发挥扩散效应,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积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是很多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制定的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迄今国内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规模并不乐观,其转移的产业类型也主要限于西部的优势产业,承接的最佳区位也只能是几大一线城市及其周边。而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还将面临低碳困境和生态困境。产业转移是一种历史规律和趋势,国家应对全国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要给予西部地区更优惠的承接政策。  相似文献   

20.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只有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新趋势,顺势而为,积极谋划,找准产业转移的着力点,精心打造和创新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体系,规避、防范和化解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才能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发展,实现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