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模型,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编制金融业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纵向比较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甘肃省1978~2013年的数据,运用ADF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对金融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对外贸经济存在推动效应,金融发展效率与对外经济一定程度上呈现扭曲效应,对外经济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的金融总量增长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挑战,金融结构失调问题日益突出,降低了我国的金融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累积了诸多金融风险和不安全因素,制约了金融的发展和对经济的贡献,已经成为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因此,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中国金融未来发展中保持总量增长与结构协调的重要路径.未来的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需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中重视结构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适应性、市场性、开放性基本原则,以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功能和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为目标,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个角度有机地展开,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立体化地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最终实现中国金融结构内部协调、外部协调、内外协调和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系统,农村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越能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运用1981—2013年的数据,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但规模和效率并未实现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未使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实现协调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程度受政策影响明显.最后,本文提出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金融与经济协调性的衡量指标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判断经济与金融协调性的几项指标,并结合这一分析结果,通过对河北省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河北省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金融一体化在经济一体化中的先导作用至关重要,目前京津冀金融发展严重不协调,金融一体化推进速度缓慢.本文通过使用储蓄投资相关性模型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测算,并与珠江三角洲进行对比,得出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仍较低的结论,并就促进金融一体化程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的主要城市及主导产业进行定位,通过对陕西省金融业现状进行分析,利用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长期稳定的促进关系,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三方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导产业发展与主要城市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与金融结构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并分析2009~2019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从时序上看,其金融一体化发展先后经历了加快、放缓、提速三个阶段,金融效率指标的频繁波动是制约长江三角洲金融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空间上看,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一体化已形成了以上海为轴心、江苏和浙江为两翼、安徽为依托的中等协调发展态势,但是内部各地区发展梯度差异较大。因此应该以金融效率为导向,以空间协调为抓手,以体制机制为根本,推动长江三角洲金融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其经济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有关金融发展的刻度指标存在相互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可比性及政策建议的可信度。为此,本文从规模和效率两方面设计了度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接着,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评价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并据此考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而给出了结论及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提高金融效率,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金融效率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存量规模和比例关系.本文选取金融相关率(FIR)指标作为衡量金融效率的核心指标,通过与区域生产总值(GDP)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河南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8年京津冀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维度对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发展趋势相似,均呈两段式发展;2015年以来,三地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金融规模各子指标对协同程度的影响较为均匀;金融结构的子指标中,保险密度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金融效率的子指标中:GDP/FDI、货币化率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鉴于BRIC国家拥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提升金融系统的可及性对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减少贫困具有重要的意义。金砖国家是否实现这些目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BRIC国家为例,实证考察了2004年到2017年期间金融包容性对收入不平等、贫困和存款增长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包容性能有效降低收入不平等,但失业率、转移支付、出口和经济增长都会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此外,包容性财富并不能改善贫困发生率。但高等教育入学率、出口和人均GDP增长都能有效改善贫困。最后,经验证据表明,人均GDP增长能有效提升存款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充分研究金融发展与城镇化有关理论、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金融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以广西为例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中长期贷款比重和金融相关率是当前推动广西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金融要素,其他金融要素的支持作用整体较弱,应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为加快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是直接引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之间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作用;短期内城乡金融结构差异作用明显,长期内金融效率差异作用较大,而金融规模差异、财政支持差异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起作用,非农产业结构水平在长期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很强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关系.通过引入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指标和ADF检验法对湖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强势推动作用.因此,要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实现湖南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构建高效的农村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78-2008年时间序列,利用协整与格兰杰(C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采用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股票市场规模等指标,研究了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方向性问题.结论是:安徽金融规模的扩张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反过来,经济增长并没有促进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2015年山东省259家小额贷款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DEA-Tobit两阶段法分析小额贷款公司财务效率和社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小额贷款公司社会效率的均值低于财务效率的均值,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在财务效率方面差异较小,并且总体水平较高,而社会效率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并且总体水平较低.盈利能力、融资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涉农贷款比例对财务效率和社会效率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集体资本参股和设立在县域有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经营时间和小额贷款公司社会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财务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结构的NK-DSGE模型,分析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能否更加有效地熨平经济波动.研究表明:(1)相比传统货币政策,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不仅能更好地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缩短波动持续期,还能提升社会福利;(2)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需结合不同类型冲击下金融结构与宏观调控变量波动的异质相关性,依据金融结构市场化进程,灵活调整其对各个变量的调控力度;(3)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当经济体系面临非持续性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或金融冲击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福利增进效果越好.本文的研究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或可为新时期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构建兼顾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平衡发展路径提供新思路和新抓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3—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层面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自主创新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自主创新具有稳健的正向提升作用;(2)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发展影响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增强,金融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均对自主创新具有显著递增的促进效应,但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反而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系统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1978~2006年反映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数据,利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相关率和金融市场化率对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金融相关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要强于金融相关率指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自身的惯性,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长短期关系是不一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市场化比率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相关比率以及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市场化比率之间只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