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信托受益权业务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的创新形式。业务主要有理财模式和自营资金投资模式两大类。在当前金融监管及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由于业务中各方均有获益,该创新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分析信托受益权业务模式可知,业务实质为银行信贷资金的表外运行,但风险却仍在表内。且由于银行以同业业务审批替代授信审批,容易导致操作风险。对该业务的风险管理,须将基础资产的审批应纳入一般贷款审批框架,制定针对该业务的制度框架,严控操作风险和同业风险。  相似文献   

2.
信托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业务发展取向直接关系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本文从信托机构投资动因和债券市场特性出发 ,分析了信托业债券市场投资前景 ,论证了债券投资成为信托机构业务发展重点的必然性 ,并具体分析了信托机构投资债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来,国内已开展了两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两单证券化业务的基本结构都是: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将该行持有的一定规模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筛选集合,信托与受托机构依法设立信托,然后受托机构以资产池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偿付基础向资本市场发售代表信托受益权的资产支持证券。  相似文献   

4.
浅议信托受益权质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担保法》未明确规定信托受益权可以质押,其他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也无明确规定,但实践中信托受益权质押贷款已被广泛应用。研究信托受益权质押的适法性、信托受益权质押的例外和以信托受益权进行质押的办理程序,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活跃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要发展,离不开创新,但任何金融创新一定要符合实体经济的需求与政策导向,必须符合相关会计计量原则并充分披露。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业务的产生与发展信托受益权就是受益人在信托业务中享受信托利益的权利。买入返售即买入返售方(资金融出方)与资金需求方签订协议,现在买入证券票据,同时在规定时间被资金需求方以规定金额赎回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有管制的市场经济中,监管与创新始终处于动态博弈过程中,当前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的快速发展正是商业银行规避金融监管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结果。本文对某地矿集团通过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获取银行资金的过程进行剖析,揭示该业务的实质以及对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影响,并对其规范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龚先念 《海南金融》2022,(10):69-78
日本信托业在百余年发展中经历了五次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了信托服务、信托契约代理和信托受益权销售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模式,以及以信托银行为主体、信托公司及其他信托兼营金融机构等为补充的营业信托格局。日本信托从业机构类型丰富,行业内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高、马太效应明显,产业管理较为成熟。日本信托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信托产业结构必须要根据业务转型方向进行相应调整;信托兼营与专营模式各有优劣势,两者并行符合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业受益权投资业务自2014年以来伴随金融工具创新浪潮蓬勃发展,但其会计计量实务多有谬误、研究鲜有涉及。本文简述了银行业受益权投资业务的概念、种类与要素,厘清了涵盖结构化主体认定、控制与影响判断、债务权益投资分类的受益权会计计量逻辑框架,讨论了受益权会计计量中控制与性质两大逻辑判断。本文探索了银行业受益权投资业务的会计计量逻辑,对创新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在2016年第二季度已超过17万亿元,信托受益权流通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但受限于制度环境、流通渠道等因素,信托受益权流通尚不畅通。随着2016年初中国信托登记公司获批筹建,信托登记制度逐步建立,税收配套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以系统、科学、公平为原则,对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税收机制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投资既是受托人的权力,又是权利。受托人行使投资权的规范历经英国“法定名录规则”和美国“谨慎投资者规则”的洗礼,而谨慎投资者规则已演变成为规范受托人投资权的圭臬。受托人的管理处分权是种概念,受托人的投资权属于属概念。受托人行使投资权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投资权对应着受益权。  相似文献   

11.
尹志超  潘北啸 《金融论坛》2020,(4):15-26,80
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信任能够提高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降低家庭使用非正规信贷的概率。进一步地,信贷可得性的差异带来家庭负债结构的变化,信任能够提升家庭正规信贷占比,降低非正规信贷占比。信任提升家庭资金借出概率,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单调递增的,而是存在适度信任现象。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户主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和农村地区家庭,信任对借出的影响更大。因此,本文的结果表明,信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融资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末,吉林省梨树县泉眼岭乡农民成立全国首家粮食信托合作社,开办粮食信托业务,实现粮食集中存储,以农户粮食所有权转移为依据,开展信用合作。两年来,这一模式成功地破解了困扰农民的增收难、粮食卖不上好价钱的难题,开启了农村合作互助金融和农民粮食收储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其经验已在东北及周边地区推广。本文分析了粮食信托合作社在创新农村新型生产关系以及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口企业的交易方式及信用管理严重滞后,在国际营销中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为了帮助出口企业应对风险,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化解信用风险的信用管理及融资体制:建立出口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担保制度;利用进出口银行对出口企业提供支持;借助多边投资担保组织;进一步开放私营机构参与我国出口企业保险业务等。  相似文献   

14.
小额信贷的业务绩效体现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性,农村信用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关注其能否改善其经营效益,即通过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能否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水平及改善各项风险指标。本文基于茂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监测考核系统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绩效评价进行实证检验,讨论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业务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水平,同时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具有较好的业务绩效。  相似文献   

15.
武汉担当中部崛起"龙头"的金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从统筹区域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城市,担当中部崛起“龙头”既得天时,也有地利,更具人和。银行作为金融部门,支持武汉担当中部崛起“龙头”责无旁贷,其主要措施是:集合金融资源,积极支持武汉实施城市联动战略;加快金融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中部开发银行和中部发展银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在武汉市进行信贷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尝试资产管理公司与政府合作处理不良资产,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信贷政策对产业政策的敏感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金融支持的方向和力度。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快速扩张,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逐步地暴露出来,特别是信贷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控制信贷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是当前各级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心。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实际,针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的发展为主。截至2011年末,农村信用社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历史包袱得到一定化解,信贷规模大幅上升,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的作用。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存贷款增长较快,各项业务发展迅速,成为农村金融市场有益补充,但这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剖析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长期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农村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及信贷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首先基于帕加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选取与经济增长率相关的且能反映农村金融市场融资能力的金融指标,其次基于这些金融指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在统一的框架内综合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情况,并定量分析农村经济增长与信贷、投资间的互动过程。计量结论显示在长期信贷与优化的金融结构、完善的金融融资渠道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不能内生吸引信贷资金。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在于发展高效农业,监管部门要通过指导意见改善农村金融结构与金融渠道、促进信贷支农特别是支持乡镇企业的投资,以此为基础实现农村产业与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政府采取了投资拉动政策,商业银行也加大了信贷投放,信贷资产规模急剧增加,存量资产和新增资产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股改以来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趋于优化,但是仍存在房地产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部分风险较高行业的贷款规模偏大等问题,未来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应从以下六方面着手:科学配置信贷资源;通过信贷增量优化带动存量优化;创新中间业务,带动传统业务发展;依托产业价值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关注金融生态变化,明确信贷优先投放区域;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把握贷款行业投向。  相似文献   

20.
关于集合资金信托成为信托业主流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现行规定,信托业目前可以开办信托业务、投资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但最有条件成为信托业未来主流业务的当属集合资金信托业务.要完成这一使命,首先必须客观分析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在与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开办的雷同业务竞争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及时解决业务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利于其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难题、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