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波 《开发研究》2003,(1):36-38
本文分析了甘肃生产力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甘肃的比较优势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布局 ,提出了调整甘肃生产力布局的建议。即实施“三点两轴”战略、产业结构升级与生产力再布局相结合、梯度战略与反梯度战略相结合等 ,核心是实施“三点两轴”战略。  相似文献   

2.
引洮工程与甘肃中部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甘肃中部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引 洮工程对该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提出了甘肃中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及调整生产力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形经济带显山露水:陕甘青藏凸显“龙”形经济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国家提出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重点地推进的方针,并确定重点构建三条经济带,即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带。 青藏铁路修通后,在西部又形成了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即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铁路。这条交通干线的走向与文成公主进藏所走的“唐蕃古道”基本吻合,贯穿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省区,可以说是现代“唐蕃古道”。青藏铁路的贯通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版图,使西藏与大西北紧紧连在一起。沿现代“唐蕃古道”可以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带,即陕甘青藏经济带。通过复兴“唐蕃古道”,加强陕、甘、青、藏四省区的合作,建设陕甘青藏经济带,将会带动陕、甘、青、藏的经济社会发展。 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四省区以资源、产业、市场等方面的同构性、互补性为基础的合作优势也正在显现,有望作为我国西部区域化经济新的增长极,形成“陕甘青藏经济圈”。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面向 2 1世纪产业升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其主要观点是 :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按照点 (城市 )、线 (经济带 )、面 (大经济区 )等层次展开生产力布局 ;要从实际出发 ,把规律和实际、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 ,选择主导产业 ;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 ;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 ,把房地产业培育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经初步研究界定,呼(和浩特)包(头)银(川)—集(宁)通(辽)线经济带(简称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以京包一包兰铁路及集通铁路为主轴线,以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等城市为节点,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延伸辐射内蒙古和宁夏大部分地区以及陕北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多万。该经济带具备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的多种条件,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建设,对于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域“点—圈—线”型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经济》2004,(4):11-13,15
一、重庆市域生产力布局呈现“点-圈-线”型特征。生产力布局的空间形态有多种,如点、面、线、圈、带等。重庆市域的生产力布局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点-圈-线”型,并且这三种空间形态分别代表了市域范围内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西部(上)》2018,(1):93-93
由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和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与甘肃发展理论研讨会目前在兰州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充分发挥甘肃省内各科研单位的智库作用,共同努力、协同合作,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与会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甘肃发展这一主题,就甘肃对外开放环境、发展布局、潜在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和下一步怎么办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讨。研讨会还发布了研究成果《“一带一路”与甘肃发展研究(2016)》。  相似文献   

8.
张永年  张宇 《发展》2010,(5):8-10
中共甘肃省委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甘肃发展经验、发展规律新的认识和新的总结,是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兰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是西陇海一兰新经济带甘肃段国民经济的核心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李志俭 《发展》2003,(3):43-46
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加强东、中、西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等战略部署,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经济转型,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和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地处国家既定的西部开发重点地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部位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白银市如何抓住这一…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三峡工程建设和重庆改为直辖市为契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更进一步加强了长江经济带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加入WTO 的新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它不仅明确了新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指导思想,也指出了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在我国不断扩  相似文献   

11.
顾为东 《特区经济》2002,(10):12-15
江苏沿海经济带地处西太平洋沿岸的黄海之滨,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3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标准海岸线长954km,土地面积为3.04万km~2,与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隔江相望,拥有丰富的经济发展资源。但是,长期以来,江苏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中国东部沿晦地区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中的经济凹地。在新世纪初,加速发展江苏沿海经济带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石琳 《发展》2010,(9):23-23
甘肃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战略决策的提出,标志着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发展的号角在我省正式吹响。临洮县作为“兰白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镇,必须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近靠兰州的区位优势,通过打造洮河长廊经济带,积极主动做好“四个对接”,努力将临洮打造成为“兰白”地区的”四大基地”。  相似文献   

13.
赵健 《发展》2003,(11):32-34
用交通经济带的理念拓展交通基础建设发展的思路,不断总结经验,以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发展为契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甘肃的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积极探求适合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加速构建“甘肃走廊”交通经济带尤为重要。鉴于目前甘肃境内相继实施的西陇海兰州新铁路复线的贯通,高速公路和公路路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本文则主要以公路交通为切入点,围绕甘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引发“甘肃走廊”交通经济带为课题进行研究讨论。西陇…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中,不仅要按资源状况和发展的需要布局好生产力,同时还要建设好作为西部地区与全国各地区,特别是与国际交往的“桥头堡”,才有利于促进和推动整个两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田禾 《开发研究》1988,(1):F0003-F0003
甘肃张泽民认为,根据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特点,其产业布局应当按照“点轴分布”原理,采取“松散型网络分布”的格局进行,即以陇海、兰新铁路为主体,以沿线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能源工业、加工工业和大规模草原畜牧业为突破口,东移西靠,南引北联,立足资源优势,开发致富。并大力发展国内外商品贸易,逐步形成一条多功能、高效益的网络开放式“资源-加工-贸易”产业经济带。  相似文献   

16.
宫伟 《辽宁经济》2010,(5):20-21
宽甸满族自治县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丹东临港经济区的直接腹地,作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前沿和辽宁“金三角”黄金旅游带及沈阳中部城市群的后花园,也是东北旅游圈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按照丹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核两翼两大板块”的发展布局,结合宽甸实际,确定了“两带三区多点”发展格局和“追赶型、快翻番”的发展战略。重点打造沿鸭绿江经济带、沿201国道经济带;加快建设青椅山工业园区、城南产业园区和虎山文化产业园区;同时在全县多个区域打造乡镇产业集聚区,形成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快翻番,加速追赶经济发达地区。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主要经济指标将进入全省十强。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西部12省区市全覆盖、辐射全国18个省份,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陆海联动战略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部署,也是加快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布局是一个多层次相互渗透且极不平衡的格局。如果说在集中统一的体制下,“一刀切”的金融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不构成巨大影响的话,而在“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全过程中,通过有差别的金融政策来协调各经济带的有序发展则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9.
方媛  李锦  姚金华 《中国经贸》2014,(14):44-44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甘肃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甘肃省结合自身情况率先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以兰州新区发展为支点全面带动甘肃省经济增长。本文从战略角度考量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西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但人口密度较低,土地生产力及承载力低,故农业发展既有困难,又有潜力。大力发展西北区域农业,可以促进西北资源的开发与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并促进西北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从目前来看,西北农业地区布局与西北区域工商业、城镇、交通布局相一致,即沿陇海一兰新和包兰—兰宁线的主要产区和其它地区的次产区,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