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传统农耕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近年来,各地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方面重视空前,舞龙灯、耍狮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谚歌舞,以及农耕技术、种养模式、生产工艺、地域风俗、美食名吃等等,大量文化遗产不断被发掘、整理和传承。但这些都只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表象,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传统农耕文化,更深入地挖掘表象背后蕴藏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经验智慧、制度设计等,从文化的本质上予以继承和弘扬。"天时、地利、人和"在我国妇孺能诵,"顺天时、量地利,应人和"成了人们万事行为的准则,但很少有人了  相似文献   

2.
"望田头"是江南地区观察农作物水稻等生长情况和自然环境的一种知识、技术体系,反映了传统时代江南农民的时空体验。昆山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建立在观察、体验基础之上的"望田头"经验。农民不仅观察苗情,还关注与水稻生长相关的自然环境,对气象、水情都有着精细的观察。通过观察,形成了敏感时空体验,体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联系。20世纪50年代,昆山地区农业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观察经验和以看稻施肥、水浆管理为中心的技术体系,还产生了许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农谚和俗语。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传统的望田头技术在农村中逐步消失,而根植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时空体验也随着城镇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隔离而被淡忘。在新的形势下,昆山悦丰岛有机农场重新挖掘传统的"望田头"经验,形成了一套兼具有机种植和田园观察体验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在探索现代有机农业、都市田园体验、农耕教育传承等方面提供了生动的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耕土地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章回顾了从旧石器时代到1949年前我国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历程、阐述了1949年以来农耕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历程是一个从土地的外延开发利用到内涵开发利用,从平面利用到立体利用逐步深化的过程,且1949年前的农耕土地利用开发具有地域分布不均衡、经常以军事活动为先导、开发形式复杂多样、开发中实行综合利用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以空前的规模开垦荒地和开展土地改良,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质量有所提升,农耕土地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但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状况和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仍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质量总体不高、退化现象严重、减少趋势还将继续等严峻形势。以史为鉴,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农耕土地综合整治、促进集约节约用地,构建生态良好、可持续的农耕土地利用格局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农民在水稻种植及农耕文化的创新中一直是佼佼者,朝鲜族农民不仅有优秀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种植经验,还具有优良的水稻籽种。从迁居东北到改写东北水稻种植历史,改变了传统东北旱田种植技术,提高了东北水稻种植水平,使东北成为了中国有名的"六大稻区"之一,更有"五常大米"闻名于世。朝鲜族农民在稻作农耕中起了重要作用,促使朝鲜族自身农耕文化深受世界关注。研究了朝鲜族稻作农耕文化的保护及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江西万年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农耕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万年县曾发现距今12000年的稻作遗存,被考古界公认为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万年考古成果及围绕传统贡米种植生产形成的农耕器具、生产方式、民俗文化以及万年稻谷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6.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农耕方式和散居模式使得有限而又宝贵的土地资源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无法维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要解决"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要保证现有土地资源不减少,而且还要注意已经减少的土地能够被持续和高效利用。有效集聚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因而是我国农村可以考虑的土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夷越①"鸟田"是古越人因海侵进山后出现在"陵陆"之间的一种特殊农业生产方式,从土地性质来看,"鸟田"是一种受到淡水河潮有规律影响的河谷泥沙田;从农耕方式来看,"鸟田"是一种借助自然候鸟之力而不需要人工松土劳作的种植业;从农作品种来看,"鸟田"是一种承接先人栽培稻技术,生产淡水籼稻的水田农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问题是社会关注的大热点.然而,提及这一问题,涌入人们脑海的往往是利益和经济问题,而传统文化及民间习俗鲜有人提. 传统文化及民间习俗与土地密不可分.土地,是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农村人口和土地面积占到了七成左右,相应的传统文化也较集中地体现在广大农村地区,其具体体现形式是遍布农村地区的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方式对典型小农农耕村落的农耕知识传播进行研究,追溯从建国后到市场化发展至今农耕知识传播的演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传播实践中,农耕知识传播作为一套权力话语体系和一种发展干预手段,将小农的传统农耕知识建构为落后、缺少生产效率及不科学的方式,将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农业的方式界定为现代化的科学农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民变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传统耕作方式被改造,地方性知识逐渐消解,社区农业生产关系被改造。亟需重构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农耕传播,并配套以相应的政策激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耕知识传播的特点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赵松 《中国土地》2015,(2):22-24
<正>《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作为我国土地管理领域的第一批国家标准,于2001年首次颁布,在之后的10余年中,成为土地估价领域的权威技术文件,为建立我国土地"等——级——价"体系、显化土地资产、规范土地市场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引导和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全,土地权利体系不断完善,土地估价需求更加多样化,对地价评估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对深化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11.
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传承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对延续中华文明火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当前,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农耕文化遗产呈加速消亡态势,生存环境恶化导致传承危机,保护制度未成体系,传承途径缺乏创新。新时代,要切实转变观念和思路,让农耕文化遗产"活"起来,彰显其时代价值。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农耕文化遗产,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做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正>宋代农业和粮食流通宋代粮食储备的发展,首先得益于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由此带来的农业经济的繁荣。宋统一后,宋太祖号召农耕,鼓励垦荒,采取了与历代王朝迥然不同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将土地门阀私有制和朝廷分配土地制改变为土地自由买卖和租佃契约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之后,会造成"农民失地"的假象,引发人们对农民"失地"就失去生活来源的担忧。本文论述了国家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为保障农民在流转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后,顺利实现从传统小农生产转型到大工业精细分工体系而提供的配套制度保障,论证了在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顺利实现转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正>从法国的葡萄园,到澳大利亚的牧场,再到乌克兰的农场……如今,中国农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成了耀眼的明星,其多样性亦超乎想象。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型农民纷纷走向海外,将沿线国家的土地、水源、空气等优质农业生产要素与中国农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与灿烂的农耕文明也沿着"一带一路"加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而在现实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服务的不健全,一方面一些地方土地撂荒抛荒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想流转土地、扩大规模,却苦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地块。为了服务土地流转供需双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流网7年前就开始探索用"互联网+"的方式专司土地流转服务,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土地流转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16.
彝族传统农耕对森林的利用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刀耕火种、积肥及病虫害防治、物候历、农具等方面。彝族在利用森林资源开展农耕的过程中总结了大量具有科学性的经验和智慧,可视为森林应用技术。这些技术中包含着保护森林的生态观念,如用之有度、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按时而作、按需用材等,可归结为林耕共生观念,其本质是林人共生观念,正是这样的生态观念促使彝族传统农耕长期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宏观环境与文化变迁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养老主体正在从家庭养老转变为"家庭-国家"联合养老,养老方式则从传统农耕模式的养老转变为"农业-市场化"的联合生产方式的养老。本文通过在S村的田野调查,初步讨论了农村养老体系的变迁过程,并对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法制保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子生物技术、物联网和电商平台对农产品育种和品质优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精准化投入、标准化生产、拟人化培育和智能化监管,建立农业生产者进入市场通道、搭建市场交易平台、创建农产品交易和农业生产性服务征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继前工业化社会传统农耕技术、工业化时期以机械和化学为主的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技术之后,农业发展出现的又一次技术浪潮。因此,加强相关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持之以恒进行转基因技术研究,以确保在转基因技术领域的中国话语权,建立包容性的创新环境,鼓励电商不断创新,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科学化程度,形成农业综合服务能力的前提和保障。顺应农业发展第三次浪潮给农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对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一、中国农耕文明的特点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上万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到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小到日常起居、言行习俗,都深深地浸润着农业文化的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糯改籼"的历史原因多有争议。历史上清水江流域的"糯改籼"表面上看是为增加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在本质上是中央政府出于巩固统治而执行的王化政策,在民族地区复制内地的农耕方式和栽培制度,迫使民族地区成为与内地一样承担国家赋税而施行的强制性技术变迁。"糯改籼"是清政府推行内地化政策的个案,是汉族地区单一种植模式推广到清水江流域混农林系统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