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零部件如何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我国加入WTO以后的竞争力究竟如何?为此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和德国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比较和发展研究”为专题,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工业入世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海金 《经济师》2004,(1):43-4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潜在市场 ,我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入WTO后 ,国家为汽车工业所构筑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很快消失。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应加快国内汽车工业兼并重组 ,融入世界汽车工业整合浪潮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在世界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永红  王静 《技术经济》2005,24(6):27-29
在WTO的加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在阐述汽车工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能力,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在规模经济、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从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民族品牌开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今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即通过设置高关税壁垒和其它非关税壁牟,实行汽车工业进口替代。但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按照WTO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关税壁垒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拆除使得“散、乱、差”的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考虑到汽车工业是产业笑联度高、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因此,调整和制定正确的新时期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在WTO架构下推动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和结构优化,对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框架,选取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价格比等指标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探寻我国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最后,本文结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提高竞争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取1996-2012年的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弱,但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在2008年出现回落。将整体分为零部件、汽车整车两类,本文发现,中国汽车制造零部件的竞争力最强,提高得也最快,而汽车整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取1996-2012年的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弱,但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在2008年出现回落。将整体分为零部件、汽车整车两类,本文发现,中国汽车制造零部件的竞争力最强,提高得也最快,而汽车整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8.
浅析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直接导致日本几大汽车巨头和一些汽车厂商受到较大影响。作为世界汽车出口大国,此次地震对日本汽车工业的影响必将波及中国汽车工业。以中国及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地震带来的影响为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产业竞争力理论,以两国汽车工业发展为线索,分析地震前后中国汽车工业现状,最终提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汽车工业是很多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占据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汽车工业又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较为激烈的产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工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发展汽车产业,提高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以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工业。中国的汽车工业也不例外,在中国汽车市场畅销的车型上几乎都有国际汽车巨头们品牌和技术的身影,伴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日益火爆,以三大集团为首的中国汽车企业纷纷加快了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的步伐。一、国际汽车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特征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工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研发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从而导致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的汽车产品。同时,也存在另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井喷式”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规制下的日本汽车企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剑婷  韩太祥 《生产力研究》2007,(3):107-108,1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和国内环境规制的加深,环境保护和汽车工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日益突出,环境成本成为影响汽车企业成本,进而汽车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文章分析了环境规制条件下,以丰田和本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举措,并以此为基础,指出中国汽车企业从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汽车工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工业发展道路,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汽车工业发展大体具有以下几个层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创新是产业进步的“助推器”。当前的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突破口。借鉴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作为“工业中的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成败.当前,在中美德日韩等汽车大国中,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为日本,其次是德国,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差.为了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大力提升汽车产业的研发能力,增加研发投入,形成汽车产业的研发战略联盟,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汽车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发展汽车金融及其衍生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工业:梦想与尴尬本刊记者王玮最近颁布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表明:中国汽车工业以轿车及其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为主的发展格局将逐步形成;外国汽车厂商投资中国整车生产要先迈过大部分零部件国产化的门槛。中国汽车工业将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先进...  相似文献   

17.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目前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入世后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下,在国外市场本土企业产品尤其是轿车和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封闭的生产组织体制和跨国公司的分割式产业组织布局,导致本土汽车制造业陷入升级的低端锁定诅咒。为此,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业应通过生产组织体制的创新,实现在全球制造网络当中的将本土制造优势和国际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机协同,逐步获得汽车产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掌控汽车产品的价值势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潜在的汽车市场,同时又是通过非关税措施实行高度保护的市场。中国汽车业相较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还是一个新生儿,特别是轿车工业是80年代中期才建立起来的幼稚工业。加入WTO,参与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对于我国的汽车工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积极  相似文献   

20.
郭翔玲 《时代经贸》2007,(7Z):62-63,65
本文运用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M.E.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分析发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并提出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