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科研团队共生演化过程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团队是高校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功能单元和创新组织,其发展和运行的成效直接决定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科研团队之间的作用关系及作用机制.本文以生物学共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高校科研团队共生演化模型,并对高校科研团队共生演化过程与机制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2.
激励高校科研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是关系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双因素理论为其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借鉴双因素理论,从科研外部环境和科研动机两个层面,分析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热情,强化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认为通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配合运用,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团队的合理建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校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总体来说,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在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调研数据为基础,从解析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研究如何提高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运行效益、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团队评估方法。以期能够针对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与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培养国家、社会栋梁的地方,而高校专业技术人才是决定一所高校水平的核心要素,尤其是高校教师,他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直接,他们的素养将决定培养出的人才质量.而虽然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了基本的教育资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教师职业素养、道德素养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过硬;教师队伍管理失衡造成人才流失频繁等,所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入手,寻找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熊丽敏  郑玲莉 《现代商业》2012,(35):193-194
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提升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以及在未来1 0年完成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鉴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探讨了高校教师幸福感提升的策略:加大教师岗位工资分配比重,提升教师职业安全感和满足感;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提升教师职业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深化任务目标分工,提升教师职业效用水平等,以期为高校教师的幸福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研创新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推动力,评价经管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直接产出成果,构建经管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黑龙江省具有经济或管理类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全部高校2008-2012年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黑龙江省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金环 《中国市场》2008,(22):158-159
高校教师既是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也是高校人力资源中资本价值量相对集中较高的队伍,高校队伍建设关系着高校今天的品牌和未来的发展。对高校教师实施基于人文关怀下的管理是造就一支积极发挥能力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关键。充分了解高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搞好队伍建设的前提,系列化的体现"人本"的制度安排是建设队伍的保障,分类管理是队伍建设的核心,人文关怀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  相似文献   

8.
张乾  孙鑫  蒋晓蕾  刘小童  董洛宁 《商》2014,(32):49-51
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中国高校全面实施校内岗位津贴及配套政策的情境下绩效考评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目的是为综合型大学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提出改进意见。我国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绩效考评是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有着极强的激励作用,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应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通过大量前期调研,文章提出三种假设:绩效考评体系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正相关关系,即高校绩效考评制度越完善,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越高;绩效考评会导致工作压力的出现,即不完善的绩效考评导致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增大;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成负相关关系,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越大,其工作满意度越低。并据此提出改善方向以及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双师型教师内部激励是摆在转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面前的一个巨大历史课题。应用型高校应该以正向激励为主、适度负激励的激励理念为指导,通过加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入企业高层次"导师团队",实施薪酬激励、培训激励、产教融合科研激励、人事制度改革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充分激发高校教师双师双能成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孙宁 《商场现代化》2009,(32):74-75
科研团队由于其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符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时代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教育管理、科技部门和许多高等学校的重视。根据笔者在高校科研团队的工作经历,认为我国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缺少清晰地科研目标,人员结构不合理、科研团队带头人不足,科研团队管理机制还需不断探索,科研团队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从而弱化了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竞争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态度、教师的自身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和意愿、教学创新能力、科研转化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因素。为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要设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改变落后的评价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能力动态、绩效分析系统,保证那些重视教学工作、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与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获得同样的重视和尊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科研团队的建设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科研团队更是成为了我国科技力量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然而,目前高校科研团队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学科整合不足、科技评估体系不完善以及忽视团队文化等问题。对此,高校应加强学科交叉,建立良好的评估机制和培养团队的合作意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方便高校教师统计科研分值,减少科研信息的重复录入,设计并开发了基于Web的高校教师科研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西安石油大学教师科技工作业绩与成果量化计算办法”为依据,实现了教师科研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能根据教师的科研情况自动计算教师的科研分值,提高了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科研创新团队在科研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和管理科研创新团队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创新和发展,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成为科研工作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现状提出对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在浙江省选取了十四所高校近700名教师,采用潘伟伦所编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进行了职业压力及其影响的测量,并在七个比较变量上进行了差异检验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高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承担的工作难度不相匹配是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②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的工作家庭关系、职业倦怠感、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并且成正比;③高校部门领导的职业压力比专职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小;④公办专科院校的教师职业压力在各类高校中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高校科研创新仍然受到多方面瓶颈的制约,本文即围绕此问题进行,探讨目前制约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和心理诉求的真实反映,对于了解教师职业发展状况和教育教学状态,激励教师职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以及其在职业价值观建设中面临的多重影响因素,认识高校教师职业观面临的挑战及其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借此希望有利于高校教师正确职业观的建设,以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自我成就感、拓宽教师价值实现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由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名骨干教师及4名企业高级工程师组建。团队依托学院国家“双高”计划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为基础,围绕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建立团队协作共同体、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几个方面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将团队逐步打造成了一支政治坚定、治学严谨、实践技能强、创新能力突出的双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提升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着重用力,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必须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方法措施。纵观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表现为稳中向好,但还存在着各部门协调沟通不够、教师主体意识不强、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挑战。为顺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要求,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高校科技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机制和模式,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创新性的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外部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问题,以及适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组织和利益分配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