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8日,时隔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下发,这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再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之后不久,国务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直接措施“一免两补”(免征农业税,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正式出台,这都将对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这是一喜。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2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的通知》和《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两个文件,在2009年试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范围。这一政策既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有效衔接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4.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收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方便的农业补贴制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省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5.
中央1号文件提出,2005年要继续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同时实行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介绍,今年粮食直补的基本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力度不能减,办法更完善,要让农民更满意。  相似文献   

6.
一、中央一号文件下达,新时期农业政策体系基本框架确立。 2004年初,中央下达了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一个保护、两个确保"和"一降三补"。"一个保护、两个确保",即保护基本农田,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一降三补"是指:全面降低农村税赋(部分地区农业税已全免);"三补"指粮食补贴由过去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又称粮食直补,优质粮种补贴,农机补贴等。这些都是符合世贸组织惯例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这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2年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变化之一:突出补贴重点,扩大补贴范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根据《201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2014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主要向粮棉油作物种植大县、畜牧水产养殖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机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一号文件、农机补贴、种粮直补和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刺激下,河源市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目前.各地已掀起一片春耕备耕热潮。  相似文献   

9.
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关注"三农"问题的政策风向标。中央从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时隔18年,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三农"。截止到2015年,中央出台了17个涉农一号文件,对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2004年~2015年的12个中央一号文件基本政策导向及其惠及黑龙江垦区的"三农"政策,对黑龙江垦区争取相应政策方向、重点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梳理了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指出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从4个方面阐述了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一是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二是改善了生产装备条件,三是促进了关键技术落实,四是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最后,提出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地点建议:一要稳定收入补贴,二要强化技术补贴,三要探索机制补贴,四要建立大县大户补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已成为全社会及各级、各部门关心的热点问题。推行涉农补贴一折通规范有序发放模式,更好地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切实加强惠农资金管理,已成为  相似文献   

12.
始于2CC4年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始于2008年的临时收储政策一方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却使国内粮食市场日趋“政策化”,导致国内库存高企,国内外粮价倒挂。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正式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旨在探索将目前零敲碎打、多头补贴,由繁化简,转化为只针对农民的专有补贴,使有限的补贴资金能真正用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也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农产品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粮食补贴是世界各国干预粮食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政策手段,也是各国现代化粮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了解和研究国外的粮食补贴政策,对于我国粮食发展与粮食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它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粮食直补的推出将国家通过保护价给农民的间接补贴调整为直接补贴,使农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核心政策,一方面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另一方面也触动了粮企和农发行等多方利益格局。站在粮改的前沿,无论是国有粮企还是农发行都势必会迎来一场大风大浪。  相似文献   

16.
农业补贴的政策转型与具体操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玮 《中国农村经济》2003,(10):61-64,71
20 0 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要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 ,加大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对农民进行补贴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调整 ,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核心。如果说计划经济时期不存在补贴问题 ,那么 ,在农产品市场稍稍放开后 ,就已经存在对农业的补贴问题和补贴政策了。比如 ,在粮食实行计划收购的年代 ,就有对粮食的“超购加价” ,主要是对于向国家交售的超过定购部分的粮食 ,给予比较高的收购价格 ,这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国际化,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实行并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并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本文通过梳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目前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粮食补贴政策应符合WTO规则、整合粮食补贴政策、调整粮食补贴的目标、扩大粮食直补范围和规模、粮食补贴政策需进行法制化管理等政策建议,以期对解决目前的粮食问题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一个突出特点是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在继续坚持“减法”“少取”的基础上,今年“加法”“多予”的政策更多:如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等。继2004年之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框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200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以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增支综合直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入补贴与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最低收购价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专项补贴相比较,无论是在政策功能、作用机理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简单合并。因此,我国应稳定以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为框架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专项补贴的范围和环节,完善政策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国家粮食政策重点要放在产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多次强调要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出台了支持保护粮食主产区的政策。但从总体来看,国家的粮食政策面向全国,对产区和销区并无重大区别(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除外),政府的对粮食生产经营、粮食安全的投入基本是平均分配的。在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和国际市场粮食充足,价格较低的条件下,这种全面照顾的粮食政策难以达到确保粮食安全的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