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作者认为,正确处理地勘单位富余职工分流再就业问题,是推动地矿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和具体措施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谷利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8,11(7):34-37
本文围绕企业实施再就业工程中,职工下岗-待岗-再上岗这三个基本环节,提出了“下”要讲清道理,做到下而无怨;“待”要积极有为,做到待而不闲;“上”要广开门路,做到上而乐干这样三条对策,对走向企业化的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一个曾经嗜赌如命,被派出所拘留过的“浪子”,1998年下岗后,他找准了自己的位子,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起早摸黑,在自己承包的20亩果园里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依靠勤劳致富奔小康。连续四年被分场、农场授予转岗分流先进个人;连续两年受到农垦分局的表彰;1999年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称号。 相似文献
6.
7.
1 目前下岗粮食职工再就业中的心理动态 依赖的心理 下岗粮食职工一无资金、二无专长,再就业谈何容易?有的满怀希望去劳务市场找工作,面对社会上用人单位或雇主招聘员工的条件都是高学历、高身材、低年龄,只能是望而却步,扫兴而归;有的已在“三资”或私营企业获得了一份工作,但缺乏竞争意识和专业技能,对事事靠个人能力感到不习惯,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或受到一两次挫折和打击就心灰意冷,打退堂鼓。由此产生了“等企业腾岗位,靠政府安置就业”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减员、分流、增效”政策出台后,永州市粮食行业已有下岗职工5000多人,占在职职工总数50%(不包括没拿全工资的半下岗职工),个别县粮食行业的下岗职工已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产生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暴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再就业”难点及成因1、计划经济体制铸就一纸定终身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在长达4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就业是“大锅饭”和“铁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粮食企业困难逐步加大,企业职工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采取“四个一批”的办法,妥善安置分流职工1500多人。一是规模承租,开发三荒转岗一批。近几年来,全系统面向农业拓“三荒”,“围绕东西两山开发荒山,围绕汉江两岸开发荒滩,围... 相似文献
10.
11.
12.
吕广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2,5(6):36-40
本文认为地勘单位缺乏活力的深层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地勘单位本质认识上的偏差所造成的。文章分析了增强地勘单位活力目前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3.
14.
黄照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5):44-45
随着地勘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事企两种用工方式并存的情况.遵循"事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方式运行的地勘单位要善于采用各种激励方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一要打造优秀的地勘文化、确定科学的地勘找矿目标;二要公平、公正地选用人才;三要提供晋升的机会,激发职工潜能;四要用合理的薪酬激励职工创造价值;五要建立信任和充满活力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种植业推行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深化改革的方向,这已为垦区上下达成共识。少数人种多数地,多数的农业职工同样面临一个与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相同的课题:那就是下岗。 农业职工下岗干啥去 在推行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源地———黑龙江垦区尖山农场调查,他们的第一选择,往往是开发荒山这一现有资源,依然是种地。这一点,在尖山农场16队和23队,这两个拥有荒山资源较丰富的生产队的下岗农业职工再择业的心态上,表现的最为明显。23队是1992年的转向队,原来632公顷耕地及配套的农业机械,除职工必需的119公顷生活田、口粮田外,其余的…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在对“七五”期间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改革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作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应着重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承包与管理、经济效益与安置效益、集中统一与分级管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