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微天下     
《东北之窗》2011,(14):12-13
@门洪昕近期网络关于倪萍入选"共和国脊梁"一事吵得沸沸扬扬。不知道这次主办方是哪家协会,竟敢把一个退休的主持人称为共和国脊梁,实在是胆大妄为。能称为共和国脊梁的我想毛泽东应该算一个,其他的还真想不起来谁够资格。我不否认倪萍是个好主持人,但是最好的吗?即使是最好的就有资格成为其和国脊梁吗?@老舍_茶馆邓文迪护夫事件之后,不只是向全世界宣誓了中国"虎妈"形象,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一个新词——文迪主义——代表敢于启动本能,总能迅速而精确地估计自身的位置,且在最重要的关头的行动能力。@kuaxsheii姚明改变了世界。他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姚明扩展了生命的范畴,他把人类的精神、商业、体育竞技完美地结合在了  相似文献   

2.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11,(10):59-59
最近来宁波的名人挺多,倪萍就是其中一个。不同于以往主持人的身份,倪萍此次是为自己的新书《姥姥语录》做签售的。多年没出现在电视上,倪萍现在的身形已经发胖,似乎没有了往日的光彩,但一拿起话筒,她那柔和的声音再次让人感到亲切起来,她说:"姥姥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觉得我能有那么多观众喜爱,完全就是姥姥的言传身教赐予的。"  相似文献   

3.
陈家萍 《走向世界》2009,(33):95-95
你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我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他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我曾经无数次的问过,但始终没有标准答案。每天,我都照好多次镜子,看自己还算朴实、洁;争,就会冲镜里的自己微笑。如果他人的心是一面镜子,面对心灵映照出的自己,我还有能力或有资格微笑吗?  相似文献   

4.
都市影像     
跪下擦鞋 跪下,给一个人擦鞋,这是值得惊奇的事吗?这是值得追究的事吗?难道这不是一个人在以自己的劳动换钱吗?接受这样的服务不是商业社会应有的心态吗? 是的,我们必须坦然接受一个人跪下给自己服务。这是劳动。劳动者是光荣的。商业社会把一切人和活动都分成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商业社会认为这二者是平等的,我平等的跪下擦鞋,你以平等的心态接受、付钱,事后我们各不相欠。这里存在的只是一桩商业上的交易,公平的交易,不是吗? 那么人呢?人的自尊呢?人的庄严呢?人的泪水和笑声呢?一个人弯下腰时真是发自内心的吗?一个人站…  相似文献   

5.
李延菊 《走向世界》2011,(15):58-6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又能在适当的时候练习运用,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相似文献   

6.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以何为准 主持人:现在多数企业都先和应届生签订一个三方就业协议.然后到岗后再签劳动合同,二者有什么区别吗?如果学生违约,应该以何为准?  相似文献   

7.
作为财政补贴的重点对象,谁有资格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个热门话题。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是理所当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吗?在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业主体到底是谁,土地究竟应该要由准来种,国家政策究竟是要重点鼓励谁、扶持谁、支持谁和发展谁?  相似文献   

8.
一周人物     
讲大幅度率先减排,减了吗?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你提供了吗?讲了20年到现在并没有兑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讲这些道理给我?!——德班气候大会最后一次金体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发言对高声怒斥发达国家,赢得很多与会代表的鼓掌喝彩  相似文献   

9.
财经幽默     
张雁丽 《新财经》2000,(4):64-64
你知道吗?长距离的旅行也好,几分钟的出门也好,出门旅行之前,任谁都得先给自己找个理由:我要出差搞业务、我在给家里办事儿呢、我出去休假旅游了、我要去陶冶情操,这些都是出门旅行的理由,但是在出门旅行的所有理由中,还有一个最好最好的理由,那就是,旅行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借口。旅行有一个好处,但是谁都不愿意提起:不想见的人,不想干的活儿,你可以一走了之;  相似文献   

10.
我是孝义人,看到孝义最近又发生一起矿难,我心中感慨万千。我不想说我的家乡不好,不过孝义大的矿难,上中央电视台的就有三四个,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级市,有这么多的矿难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相似文献   

11.
红树 《东北之窗》2010,(9):19-20
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的女孩子,在一个乡村小学坚守了11年。如今,她出名了。城里的许多学校都打算要她,但王姣很纠结。她想去城里,但她不能去,她不想让人们说她刚能做一点事就离开农村:但一直在农村。她的未来还能像现在这样风光无限吗?她的能力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吗?她能保证永远做最好的自己吗?她心里没底。  相似文献   

12.
按照老家的风俗,每逢喜事临门,总是要大摆酒席,以示庆贺的。儿时的某一天,父亲带我到亲戚家参加宴席。我正准备坐下,谁知,屁股尚未落凳,却先挨上了父亲的巴掌:“小孩子,不懂规矩!这位置是长辈坐的。”我也曾有些困惑:不就是个座位吗,坐哪里不是坐,用得着这么凶吗?长大后才知道,那次自己要坐的是“上席”。按照风俗,“上席”只有身份尊贵的长者才有资格入坐的。怎么都轮不到我这个小毛孩子去沾屁股的。其实,不光是“上席”,此外的其他位置,谁坐什么地方主人都一一有安排。亲疏有别,尊贵有序,是乱坐不得的,客人们应该按…  相似文献   

13.
杨定毅 《魅力中国》2014,(7):283-283
电视节目主持人从诞生之日起就倍受人们瞩目。很多时候,观众甚至是冲着主持人来看节目的。在观众手拿遥控器随时准备换台的今天,一个主持人靠什么来吸引人们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观众喜欢的主持人又是什么样呢?这成为许多主持人自保饭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你们每队各有四分钟发言时间,正方同学必须先发言。正方:我先请问反方同学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固然是圣人。请问,在座的四位有几个人做得到?如果只有少数人做得到,这样能算是这种道格在社会上得到推行吗?第二个问题,李光耀总统当初在推行道格建设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样发展了经济建设.不然哪会有今天丰衣足食的新加坡社会。第三个问题,请教对方二辩,您的《礼运·大同德)“拉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温饱还是道恒?蒋昌建:首先指出对方一个常识性错误:李光田是总理而不是总统。(掌声、笑声)我…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10,(7):14-14
读罢《美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希腊》一文,我不禁在想,中国会是下一个希腊吗?  相似文献   

16.
“文学被边缘化了吗?不见得,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想想19世纪的欧美与今日环境何其相似,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诞生了伟大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雨果、拜伦、狄更斯、巴尔扎克、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等有谁不知呢?物质化的时代更容易诞生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吸引了海内众多投资者的战略目光? 是什么挺起了鄂西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坚强脊梁? 是什么引领了十堰地方工业现代文明的崭新跨越? 武当山下,车城腹地,一个国家级汽车产业密集区正在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正在崛起,一幕凤凰涅榘的大戏正在上演,这就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过一句话:这些孩子对你们老师来说,只是你们教的成百上千学生中的一个,但对我们家长来说,那就是我们家族的一代人啊。是啊,一个孩子,是一个家族的一代人,这一个个孩子加起来,不就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一代人吗?  相似文献   

19.
王晓慧 《新财经》2006,(7):36-39
国美被称为中国版的“沃尔玛”,但是,它的中国特色的成功能走多远?在海外能立足吗?能成为沃尔玛这样的世界级零售企业吗?  相似文献   

20.
李斌 《新财经》2008,(4):68-72
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陆续出台,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集中的现象:很多上市公司高管相继辞职,并且,随之而来的是把手中本公司的股票卖掉,兑现后瞬间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高管辞职成风?套取巨额现金合法合规吗?它会给证券市场及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期“资本市场”栏目邀请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马红漫、资深财经专栏作家何济川、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共同讨论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