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小康生活成了中国人最实在的一个梦想的时候,已经先期“达标”的白领阶层的生活方式,也就具有了“范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晓慧  张晶 《新财经》2007,(2):32-37
当人们还在为争得一个“铁饭碗”而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郑秀康毅然辞去公职当起了鞋匠;当温州鞋企为欧盟壁垒大伤脑筋、进退两难的时候,他已经给康奈贴上了“世界制造”的标签;当60%份额的温州鞋涌向海外的时候,他依然坚守着10%外销,90%坚守国内市场的战略;当国内叫嚷“狼来了”的时候,他已经自称为“狼”打入国际市场……他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叛逆者”,他以企业斗士的姿态,走在了温州经济前沿。  相似文献   

3.
刘亭 《浙江经济》2004,(2):14-16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新发展观应运而生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发展观来指导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认识上的升华,体现了领导一个国家发展事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我们  相似文献   

4.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你是随需而变还是固步自封?在这个变化成为世界惟一主旋律的时代,对于企业而言.似乎转型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宋新宇回到中国,这是中国企业家的一大幸事。宋博士的理性思考以及理性总结是中国企业家的一笔宝贵财富,它至少让我们懂得许多获得成功的原理和法则。“我希望40年后。当我已经老的时候,还有很多中国企业在说,曾经有一个叫宋新宇的人帮助过我们的企业,我们获益匪浅。这就足够了。”这是宋新宇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6.
由于买方市场日趋成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短期利润,而是考虑立足于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企业经营”和“企业道德”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竞争和正直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企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规模的影响,总结出企业道德水平是约束企业经营高度的战略“制高点”,而提升企业道德水平,使道德“均衡倾向”合理转化,充分发挥“道德优势”的牵引作用,是获得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习惯“跟风”已经是多年痼疾,由此导致的“浮躁”症状更是让人不堪忍受。文化是无形的,价值观与理念深藏于员工思想深处。因此扬弃校园文化、培养新的文化绝对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MALL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纯粹的外来语“MALL”,引发了中国城市的一场商业地产运动;当中国人还未明白MALL的准确意义的时候,世界十大MALL排行榜上已经有了5个中国MALL的身影;一个在西方发达国家代表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商业购物模式,其中国之路方向何在?  相似文献   

9.
海洋深处的海是蔚蓝色的,晴朗的时候有明显的天际线,若有风云激荡,则海天一色,是云是海谁能说得清楚?当记者身着红色作业服,乘坐新型宽体直升机降落在南海深处“南海挑战”采油平台上的时候,晴空已被远抛身后,身边云起云飞,只见采油平台上的一面五星红旗破云而出,迎风飘扬,仿佛万顷海面上的一团火。  相似文献   

10.
水皮 《中国西部》2009,(7):15-15
当我们中的不少人在为中国经济的复苏会呈现“U”型还是“W”型而自说自话的时候,西方七国却宣布他们居然已经达成了政府毋需加大金融干预力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历来就不缺乏当国王、当皇帝的欲望,在公元前209年的时候陈胜、吴广就代表中国人民喊出了这样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这句话。现代社会恰好提供了一个让每个人都可以寻找这种感觉的可能,这就是做企业,经商可以建立商业帝国。在企业内部可以找到这样一种拥有权力的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彭军 《理论观察》2011,(3):138-139
企业的“企”字是由“人”和“止”组成的,没有人.企业的发展就停止了。而在企业的员工中,企业的管理者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一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相似文献   

13.
看不到全球性改革与技术突破的迹象,要指望出一批创新天才是不现实的 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如期在天津举办。这个论坛是著名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或日“冬季论坛”的一个“衍生品”,确切地说是个植入了新兴市场经济与“中国元素”的“衍生品”。论坛自称“全球行业峰会暨成长型企业年会”,顾名思义当以“成长型企业”领袖唱主角。其定位是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和已经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之间搭建一个对话平台。汇聚的人当有三拨,分别为全球第501—1000强企业代表,全球500强企业代表和学界名人,以及政府政要。论坛的重头,当是全球“教父级”企业家与“成长型企业”经营者的对话,是新、老企业家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给我们上了“贸易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中国大豆企业还在为2004年的那场大豆危机疗伤的时候,被怀疑是危机制造者的美国人来了。“大豆价格被操纵了吗”、“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信息是否真实?”诸如此类不甚友好的质疑,被美国人顺水推舟,给中国人上了一堂鲜活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解剖课”。  相似文献   

15.
“李宇春”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而她本人身上也贴满了各种消费品品牌的标签。当李宇春正在被最大限度“经营化”的时候。是否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艺人经营方式的出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面对每一个面试官,都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他,其实你已经成功一半了,因为当你能简单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说明你知道去看别人的优点,说明你简单、善良和阳光,这样的你很容易融入一个集体,同样别人也会很容易喜欢上你。让一个喜欢上你的面试官对你说“NO”是件很难的事。  相似文献   

17.
袁林 《重庆与世界》2016,(43):82-87
当我第一次听到“想不想去乌干达拍大猩猩?”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主要是翻翻地图看到要去的地方太遥远了。但是接下来他们说“每天只有24个人可以进入丛林,可以帮你提交申请”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当新千年来到的时候,五粮液人面临着“三大机遇”——“进入世界500强”、“入世”和“西部大开发”。此刻,五粮液人将怎样迎接这千载难逢的三大历史性机遇?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战略是什么?五粮液人在思考。基础:“两个最高殊荣”与“六大突破”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五粮液集团公司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李斌 《新财经》2009,(3):30-30
一个世纪前,老福特在底特律梦想着建造自己的汽车帝国的时候,曾雄心勃勃,要让汽车进入美国人的家庭。之后,他用了二十年时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今天,当中国人骄傲地告诉世界,我们已进入了“换车时代”的时候,才发现,汽车进入中国家庭仅用了十年。  相似文献   

20.
“屠龙杀虎”的感觉春天,仿佛是一个特别容易生病的季节──“爱多”病了。这家一向被传媒称作中国VCD行业龙头老大的广东企业,似乎一夜之间就“逢魔降咒”危机临门。在传媒铺天盖地的炒作中,在一些以企业导师自居的记者笔下,它已经很难生龙活虎地站起来了,准确地说,“爱多”之病来源于股东纠纷,由股东纠纷而导致传媒介人。不幸在于,中国人面对传媒一向高度过敏。业界与银行对传媒报道迅速做出反应,业界终止合作,银行收缩贷款,于是“爱多”的股东纠纷演绎出了资金问题。当一笔已经谈好的4000万元贷款计划被束之高阁后,“爱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