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连君 《东北之窗》2011,(Z3):100-101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曲《长江之歌》唱红大江南北。当时,我刚由诗歌创作转入歌词创作,对《长江之歌》的豪迈词曲喜欢之极。说来也巧,词作者胡宏伟老师随前进歌舞团到大连演出,我就冒昧地到胡宏伟老师下榻处拜访他。胡宏伟在基层连队当兵时也是搞诗歌创作的,他的才华很快被前进歌舞团发现,调到歌舞团做专职创作员。我们非常投缘,谈诗,喝酒,就像一对亲兄弟。我更多的时候是听他谈创作体会,听他给我讲解诗歌创作与歌词创作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真  相似文献   

2.
王双 《今日重庆》2008,(9):77-77
如同我阅读过的《红旗谱》、《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红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等红色经典小说一样,一大批红色经典歌曲曾经以其特有的韵律,淘洗了我的青少年时代那些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3.
在浦东开发开放十周年之际,著名诗人桂 兴华继长诗《跨世纪的毛泽东》、《邓小平之歌》 和《中国豪情》之后又推出他的第四部力作 ──《祝福浦东》。这是一部对党中央、国务院 宣布浦东开发开放英明决策的赞歌,是一部诗 化了的浦东发展史,一部充分展示浦东美丽风 景的交响诗。这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 诗分为“腾飞的长江龙”、“我抚摸着浦东地 图”、“钢桩宣言”、“梦的陆家嘴”、“阳光之门” 和“世纪大道放歌”等篇章。本刊选载其中 章,以飨读者。──编者 在这千载难逢的龙年 我怀疑自己不是走在浦东 而是挤在与南京路的…  相似文献   

4.
若干年前,听到一首名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歌,便纳闷:台北冬季的雨有啥好看的?看了歌词后才知道,这是台湾女歌手孟庭苇表达乡愁的一首歌曲。那时我就想,与其《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不如《冬季到烟台来看海》。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12,(5):34-34
有个人即将到一个县挂职担任领导职务,在赴任前,他拜访了自己的老师,当然是希望老师能给自己提出点忠告。老师从书房里拿出一部《论语》:“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就送你《论语》吧。”  相似文献   

6.
《东方经济》2003,(6):73-73
如果你还年轻,又喜欢古典音乐,那么该去听听马勒的作品。我想得到这样的忠告的年轻乐迷决不止我一个,而马勒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他的作品中最让人感动的无疑就是这首《大地之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弹歌》一直被当作原始歌谣的典范在中国文学史中进行讲授。然而,通过对《弹歌》出处、形式、结构、语言特点的考察,可以证明该歌谣并非是反映远古时代的一次部族打猎过程,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孝子之歌。  相似文献   

8.
《东方经济》2004,(12):78-79
马勒:第一交响曲,声乐套曲《旅人之歌》 意大利电影《海上钢琴师》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大凡名篇,往往是无意所作。荆轲刺秦王“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慷慨悲凉,《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的相思缠绵,都并非文人于斗室之中焦思苦琢而来的。陈予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一种无意所作,同时更是一种胸臆的自然宣泄。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刊载的著名学者刘仰的书评“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于7月刊连载完毕,我一直是这篇文章的忠实读者,《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近年来在中国突然“火”了起来,解读者众多,惟有刘仰老师此文令我印象最深,有茅塞顿开之感。  相似文献   

11.
阴秀文  刘兵 《走向世界》2011,(33):74-75
换大米.换大米.换大米…… 换大米.呀.换大米…… 记忆中的小时候虽然对大米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但却时常哼着《换大米之歌》满街乱跑.只知道那时的《换大米之歌》讲得是和大米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歌     
《联合国歌》是美国诗人 H·J·罗梅于1945年根据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歌曲《相逢之歌》重新填词而成的。《相逢之歌》是肖斯塔科维奇于1932年为苏联故事片《相逢》写的主题歌。由高尔尼洛夫作词。  相似文献   

13.
我爱歌,唱得不好,却很爱听。有一首老歌,叫《活出个样子给自已看》,诗言志,歌抒怀,我听着这旋律颇觉爽气。而我还感到,讲究生活质量,活出真实自我,在这方面不妨向洋人学一点“活法”。  相似文献   

14.
《浙江工商》2008,(1):21
广厦重庆一建公司的农民工最近有两件喜事: 温家宝总理给他们回了信——11月18日,广厦重庆一建公司的1181名农民工写信给温家宝总理,希望总理能听听农民工合唱团演唱的《农民工之歌》,还希望《农民工之歌》能走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鼓舞全国的农民工兄弟。12月1日,他们看到了总理的回信,总理说“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5.
“五指山咧,五条河口罗……”“蓝蓝的海,蓝蓝的天,蓝海蓝天连成片。白白的沙,白白的云,白沙白云在三亚……”尽管王宝璋教授在海口的居所已消失在夜幕中,但歌剧《“鹿回头”之歌》中这神奇、美妙的旋律和王宝璋教授那浑厚、嘹亮的歌声还久久在耳际回荡。仿佛要把我带到那雄峻、奇险的五指山,要把我带到那碧波荡漾、海天一色的月牙湾。   自拜读了歌剧《“鹿回头”之歌》的剧本后,便萌生了采访它的创作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艺术嗓音专家、声乐教育家王宝璋教授的念头。 战士与歌王   王宝璋从少年时代起就表现出极高的歌唱…  相似文献   

16.
笑卉 《产权导刊》2009,(3):78-78
歌唱祖国的歌儿很多,多数是内地唱出来的,都很好听。但记忆很真的是两首港台歌曲,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刘德华的《中国人》,两首歌大约间隔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改革开放从开始到逐渐取得成效,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细细地品味这两首歌,会有很多感悟。  相似文献   

17.
第一首把我听哭了的歌叫《冬季校园》,是个傍晚,阴天,1996年。三年后我在北京西单一家很大的音像店里买到一盒卡带,黑色封面:《青春无悔——高晓松音乐作品集》。  相似文献   

18.
正"我打开我的书,写下我的字,吼出我心中的魂。"唐文龙,1982年出生,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喜爱的书籍:《人生》、《平凡的世界》、《活着》、《穆斯林的葬礼》、《青春之歌》、《邓小平时代》等。  相似文献   

19.
秦凯 《中国老区建设》2005,(12):I0006-I0006
我从2003年开始订阅《中国老区建设》。每次刊物到手,都一篇不漏地读完,对好的章和动人情节反复品味,用心体会。《中国老区建设》成为我退休之后不见面的老师。刚退休那阵子,我本想在家颐养天年。当我在《中国老区建设》上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发挥余热的动人事迹,我在家坐不住了,又积极投身到老促会和关工委的工作中。实践使我体会到,退休之后再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晚年过得充实,有意义,人生更丰满。  相似文献   

20.
董红兵 《魅力中国》2010,(25):119-119
当我看到段老师编写的大型现代豫剧《河洛汉子》的剧本时,心情特别激动。在盛夏暑热的季节里。段老师能在短期之内完成该剧的编写任务,这种精神使我万分的激动和钦佩。看到剧本就不难想到段老师的辛苦和流出的汗水以及一颗情系四川同胞的热心。如果没有大爱之心就难写出情真意切、细致入微的情节和唱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