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宁  王华 《东北之窗》2011,(Z3):27-28
在刚刚召开的2011年全国"两会"上,"十二五"规划纲要顺利通过。过去的1 1个"五年",见证新中国从筚路蓝缕到共和国和平崛起的奋斗历程。计划经济时代,"五年计划"发挥了集中全国力量办工业的作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后,"五年计划"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我们把时间的刻度调回到1953年不难发现,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国发展目标——"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诞生了。从此,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不断调整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航程的节奏和方向。今天,当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迈向"十二五"之际,重新回顾1953年这段历史的起点,更能坚定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2.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除 1949年 10月— 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 1963— 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共编制了 9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1957年) 1953— 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原苏联设计的 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 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  相似文献   

3.
关注     
焦点 FOCUS“五年计划”将首次变为“五年规划”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即将于2006年全面出台的“十一五规划”,将首次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从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体现了国家从以往偏重于发展经济,转而向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促进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上侧重。  相似文献   

4.
辛华 《发展》2006,(5):20-23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十一五”规划(2006年至2010年)经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于今年三月审议通过。“计划”让位于“规划”,一字之差,凸显中国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承前启后,扶正固本,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纲要之要义。[编按]  相似文献   

5.
董彦 《中国报道》2010,(9):32-33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和1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6.
赵承 《发展》1999,(10)
最近的50年,是中国在经济上由弱变强的50年,是人民生活由贫困走向小康的50年,是我国生产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50年。奠定新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新中国崛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为共和国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51年的春天,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开始满怀信心地编制新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拉开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序幕。“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  相似文献   

7.
记者: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即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不仅是中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面临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潘岳:“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意义重大,面临的问题很多。《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相似文献   

8.
浮萍 《中国高新区》2009,(10):110-115
翻开60年的共和国历史长卷,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上,无不挥洒着科学技术的浓墨重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无以替代地支撑了我们共和国的和平崛起。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60年筚路蓝缕,上下求索。从“两弹一星”到“太空行走”,从第一条国产地铁到动车组飞驰……,60年,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尖,在这条充满艰辛的科学探索道路上,敢为人先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  相似文献   

9.
从“计划”到“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首次变成了“规划”,这意味着从微观经济向宏观经济的彻底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彻底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个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重大决策机制正在发生重要变革,从个人决策向集体决策乃至广泛的民主决策转变,从封闭型决策向开放型决策的转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促进。  相似文献   

10.
何祎男 《浙江经济》2009,(23):18-18
五年,可以简单到伸出一只手轻轻比划的一刹那,也可以将其作为一项“精密活”,把经济社会发展中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战略性安排。。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浙江省已经编制并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规划”,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  相似文献   

11.
自豪与自省     
文峥 《环球财经》2011,(3):46-47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今年“两会”除‘按惯例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常委会工作报告外,一个重要议程是审批“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已经编制出11个五年规划,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十二五”规划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二次转型的开端期,它将成为中国全面推动产业战略转型的规划。在其背后,带给国人的不乏欣喜,也有隐忧。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1928年,前苏联在斯大林主持下制定了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而后,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群起效仿。中国亦将步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阶段。时下,广大官员、诸多专家正围绕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和韬略,笔挥宏论,口吐豪言。  相似文献   

13.
关于西藏"十一五"规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藏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背景(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特点“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远景发展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除了1949年至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曾经先后制定过十次“五年计划”,这些计划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历次“五年计划”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并且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核心。1978—2004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9.5%,通货膨胀率6%,经济增长速度令人瞩目,物价水平变化基本温和。而此次“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出台,正是要在历次“五年计划”的基础上,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描绘蓝图。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帷幕徐徐拉开之际,我们迎来了共和国50华诞。值此,敬祝伟大的共和国永在青春,再创辉煌,诚愿可爱的柴达木开发长进,再上新台阶。翻开共和国的历史,便听到柴达木开发的声响。建国当年,人民发政府在柴达木建政;建国第2年,地质勘察在柴达木开始;建国第5年,开发大军云集柴达木;建国第6年,首家工业企业在柴达木建立;建国第10年,65家地方工业厂家在柴达木“遍地开花”。……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柴达木人在荒芜冷寂的盐泽戈壁上开辟出了油田、盐田、粮田和煤田,创造了崭新的社会文明。在矿区资源开发上,以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今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既是对前十个五年计划的新发展,又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新起点。在开局之年,如何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起好步,让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阔步前行,成为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回顾“十五”,展望“十一五”,面对战略机遇期,《纲要》为中国未来五年绘制了发展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之前的十个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将体现出诸多亮点。  相似文献   

18.
尤传礼 《天津经济》1994,(6):7-9,14
深化改革,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是区域性和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市场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把中心城市搞好了就抓住了重点,掌握了主动,稳定和带动了全局,当前经济运行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许多热,难点问题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首先与中心城市的作用息息相关,因此研究计划体制改革,探讨建立市级调控体系,不能不涉及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不能不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中心城市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促进和保障作用;2.如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与构造新体制同步,建立起体现计划部门主导作用的市级调控体系;3.计划体制改革的范围,内容,重点是什么?如何实现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奠定基础。根据这个发展目标,就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政策取向问题,发表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未来五年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展望   “九五”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健康发展,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平稳运行创造了不少有利条件。未来五年,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  相似文献   

20.
马艾武 《发展》2008,(12):14-15
甘肃省本届政府提出了任期内国民经济翻番的目标,明确了“围绕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的工业强省新举措,这是在科学分析省情和准确判断国内外发展大势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属企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骨干和支柱,在“工业强省”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对省属企业的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进行深入思考和精心谋划,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五年翻番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