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实现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途径。现行“村民自治”制度的问题集中于它的组织制度和选举制度上。作者认为完善的组织制度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根本保证,完善的选举制度是其组织制度实现“村民自治”本质要求所必须的前提。它们的制度化,对于我国农村真正实现基层民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海博 《乡镇经济》2013,(4):115-119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体制中的一大特色,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直接体现。然而,当前由于相关选举机制、法律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村官贿选”现象日益突出。治理“村官贿选”,在主观方面,应当促进村民的权利意识与文化素养的提高;在客观方面,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促进选举制度的规范化发展,确保村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阐述,为新时期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的的村民自治制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环节。其核心内容是制度建设。无论是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或民主监督制度,都是…  相似文献   

4.
李竹翠 《理论观察》2007,(6):102-103
村民自治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正是 “四个民主“的失衡发展,致使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陷入了困境.对“四个民主“内涵、相互关系及发展失衡状态进行探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为走出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困境寻找出可行的路径是当前尤为重要且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包含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是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本文从村民自治的践行、新时期云南农村民主建设的现状和特殊性等多方面来关注云南农村的村民自治问题,探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云南农村民主建设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以来,村民自治作为一项国家法律确定的制度已20年了。在这20年里,该制度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硬件”上的缺陷是必然存在的,也是人们常常关注的焦点,但仅仅在制度体制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着手于村民自治的“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强调必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应然层面,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蕴含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对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当家人”的价值期待,同时还要求村委会的价值定位应当坚持村民自治、促进国家资源输入与提升农民组织力相结合和治理有效三大原则。但随着国家治理日益深化,在实然层面上,村委会的价值发生了错位,往往容易成为基层政府的“代理人”。这种价值上的差距不仅给村委会带来了重大负担,也给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村民自治悬浮化、国家资源下乡“失败”及基层治理效能弱化等问题。由于村委会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的差距给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村委会的价值进行重塑,即明确村委会的价值定位是村民自治的“组织者”,承担起组织和动员村民的责任,肩负促进国家资源下乡与提升农民组织力相结合的历史使命。通过重塑村委会的价值及改革基层民主治理模式,可为实现基层治理有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宁波市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调查分析,着重从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正确处理基层政府、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关系,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科学界定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村,实际上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在提高全民法制意识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各项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实行村民自治。抓住村民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治安、土地转让、草原承包等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实行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推行依法治理工作。切实改变管理农村事务方式,把法律交给农民,把权利交给农民,同时也是一个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据《人民日报》报道12月15日,中国村民自治展示中心落成仪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隆重举行。这个展示中心,是民政部批准建造的展示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历史脉络和发展成就的首个国家级专业性场馆。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落成仪式上致辞时说,中国村民自治展示中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村民自治和村委会建设方面缺乏专门性、专业性展示场馆的空白,可以全面反映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历史脉络和发展成就,充分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研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探索其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广东省在推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过程中,针对广东农村地方特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有效保障了农村两委选举、财务监督、村务民主议决等工作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由于其实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没有根本理顺农村两委、村民自治组织、村镇间的逻辑关系,使得村两委干部权力独占化、选举程序违法等严重问题还没有根治。  相似文献   

13.
钟伟惠 《魅力中国》2014,(16):34-34
本文基于宗族的本质及其现代发展,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方面论述宗族对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尽力挖掘宗族与村民自治以及现代化本质相契合的有效因素,引导其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方面。使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走向民主健康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是一部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法律,是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认真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是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徐勇 《开放导报》2004,(6):32-37
本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认为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别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村民自治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中产生的,其制度设计中蕴含着现代民主理念。但中国的村民自治具有国家赋权的特点,民主自治的立法精神能否落实取决于行政放权所提供的体制空间,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制度性的自治平台,需要农民组织化参与。传统的家族组织不可能为村民自治提供所需要的组织资源,反而会扭曲村民自治的精神。只有市场他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社会和农民的自我组织,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而民主自治社会将是一个长期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发展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主和自治对于祖国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可是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现今在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村干部、村民法制观念淡薄、村民自治缺乏有效监督、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等,最重要的是村民有不同的认同观,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这些认同不一,都会制约农村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的发展。鉴于此,需要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等。只有制定相应合理的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发展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村民自治制度与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生村官在参与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的实践难题.本文在对此类难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促进村民自治发展的对策,以期实现两种制度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丁德昌 《理论观察》2014,(10):85-88
法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核心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精神条件。农民法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内核。村民自治是农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制度平台,是农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制度载体、民主方式和实践基石。优化村民自治、培育农民法治意识,不仅应完善村民自治立法,健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还应重塑乡—村法治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水县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解决一些地方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村级组织的合力,出现了“支部领导,村民自治;实行民主,正确决策;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班子团结,成员融洽”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伟大创举。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重要基础,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对巩固和加强国家政权,推进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自从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各地根据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加大了领导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力度,使广大农村呈现出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局面。实践证明,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增强了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强化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