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大家带着不同的学术背景来参加这个座谈会,对所要讨论的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问题肯定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经济研究》先后发表了吴敬琏同志的《再论保持经济改革的良好经济环境》(1985年第5期)、宋国青等同志的《宏观经济讨论中的若干理论分歧》(1987年第4期)和邓英淘等同志的《论总量分析和总量政策在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2.
<正>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管理做了比较多的讨论,这些讨论十分有益。然而我们也看到,在这些讨论中诸如对宏观经济究竟是采取“总量分析”还是“结构分析”这样的争论所涉及的根本问题,究竟以什么标准来判定宏观经济状态的好坏。宋国青等同志在《宏观经济理论中的若干理论分歧》中提出了“衡量宏观经济状态的指标”问题,但却未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认为单独以某种指标来衡量一个经济状态都有问题,并在最后概括说“总的来看,在判断宏观经济状态方面,我们目前的理论和方法还十分欠缺,需要不断摸索。”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经济学界正在对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纵观全国的讨论情况,不难发现大多数人都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宏观经济控制的经济机制这一问题上。毫无疑问,这样讨论问题,对于我们加深对宏观经济控制理  相似文献   

4.
<正> 《经济研究》1979年第7期发表了段若非、代成同志的文章:《政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经济吗?——对赵国良同志与林子力、有林同志商榷的商榷》(以下简称《再商榷》),对我的《政治与经济是对立的统———就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与林子力、有林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一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讨论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怎样完整地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与经济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而且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快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具有实践意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并答复段、代二同志对《商榷》一文的若干批评。  相似文献   

5.
<正> 《经济研究》编辑部能把持不同观点的同志请到一起,就宏观经济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磋商,很有意义。对此,我也想谈几点想法。第一,我国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受到过两次大的冲击。一次是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另一次是科尔奈《短缺经济学》的进入。在这两次冲击之  相似文献   

6.
<正> 读了《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孙冶方同志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很受启发。但文中认为斯大林的定义是从恩格斯的定义“后退了两步”的结论,我有些不同意见,现提出来与孙冶方同志讨论。一关于对恩格斯的定义的理解我同意孙冶方同志的说法,恩格斯给政治经济学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政治经济学是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北京的一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开了一次座谈会,就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交换了意见。座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到会同志首先谈到,我国经济学界从1953年开始,广泛地讨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这个讨论在1956—1957年间进行得十分热烈;在这个期间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若干专著。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范围,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流通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价值规律对个人消费品的流通起怎样的  相似文献   

8.
<正> 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吗?这是我国经济学界生产力二要索论者和生产力三要素论者长期争论的焦点。孙冶方同志在《经济研究》1980年第1期上发表了《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的几个争论》一文,阐述了他一直大力宣传的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的观点。但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孙冶方同志对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是不充分的,特别是第二部分有几处值得商榷。本文提出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孙冶方同志和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年第1期发表了赵学增同志《关于对恩格尔定律的理解》一文,对拙作《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关于恩氏定律对我国的适用是有条件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读后使我深受启发。但尚有三点不同意见。现提出来向学增同志和其他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10.
一年来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一年来,经济学界对于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的讨论,是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开展的。《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发表的孙冶方《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即生产关系的内涵,提出了不同意见,揭开了这次讨论的序幕。除《经济研究》陆续发表了十五篇文章外,国内不少刊物,也相继发表文章,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是环绕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的。一是从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底我国出台刺激经济政策以来,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判断出现了若干争论,形成了经济走势呈L型、U型、W型、V型、甚至VVV型等不同观点。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确判断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在关于劳动价值論和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問題的探討中,对于劳动如何表現为价值問题发生了爭論。有些同志否认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认为只要是凝結在产品中的劳动就是价值,或者反过来說:价值就是劳动,无所謂表現不表現的問題。这当然是不正确的。駱耕漠同志在《货币形态和被掩盖的社会劳动——价值》一文中,表示不同意上述观点,这一点,我的看法和駱耕漠同志是一致的。可是駱耕漠同志的文章并沒有解决这个問題,而且他对劳动为什么要表現为价值的見解也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把这个問題弄清楚,对于理解价值范畴的实质,对于研究馬克思的劳动价值論,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規律問題,都是很必要的。为此,特提出一些肤浅看法,請駱耕漠同志指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就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的基本原理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鸣,这是件大好事。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对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方法问题讨论不够。要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关键在于重视方法论研究,从方法论上找出路。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三个方法:(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抽象法。  相似文献   

14.
一、对某些观点的认识我国经济学界就什么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许多同志就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有无区别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及表述存在着差别,但多数观点认为这两个概念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在《试论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含义》一文中,冯根福等同志认为,经济效果是以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考察对象,是对经济活动有用性的评价,它不受社会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而经济效益则不同,它把经济活动的结果与生产者的  相似文献   

15.
寻求生产的制度结构——关于科斯和“科斯定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享有盛名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及科斯的新制度主义经济思想传播到我国,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对于“科斯定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推崇者有之,责难者有之,有些观点几乎大相径庭。经济学家高鸿业先生的《科斯定理与我国所有制改革》一文持典型的反对意见。鉴于对科斯理论的理解直接牵涉到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所有制改革的讨论,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更全面的考察。本文认为,基于“科斯定理”是别人对科斯经济学说的归纳和概括,所以我们有必要根据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讨论中的若干理论分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正> 在1979年以来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宏观平衡状况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经济理论界在关于宏观经济平衡的理论讨论中,对一些方面的问题有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在另一些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看法,甚至重大分歧。从1985年底开始,我们就1979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情况作了一些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许多同志对我们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批评和异议。由于宏观经济分析涉及经济运行的许多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尽一致的看法,而且公开讨论能够依据的实际资料十分缺少,使得理论检验相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偏冷,有的认为过热,有的认为发展态势良好。这种对经济形势看法的不同体现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为了使人们了解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理由,现将近期人们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邓克生同志在《经济研究》1962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不能用重农主义学派的观点来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原理》的论文。读了这篇论文,感到有许多启发。但是,对于文中的有些论点,也感到有商榷的必要。这里把我的意见写出来,向邓克生同志和其他同志请教。邓克生同志在文章中指出重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原理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指出不能用重农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正> 1.我国经济学界的争论比以往更为热烈、更为公开,这是好事。但问题在于分析不够深入。我们写《论总量分析和总量政策在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局限性》(《经济研究》1987年第6期)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为提高经济分析的水平作一点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曾经说过,经济学家的工作有如盲人摸象。这恐怕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必须自觉地意识到,人类总是以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来面对复杂的世界。盲人摸象不要紧,问题是不要  相似文献   

20.
刘思华研究员所著的《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出版后,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经济日报》《广西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报刊发文介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1990年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对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贡献。我认为,该书在创立新说,对中国生态经济学发展的理论贡献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