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价格机制的建立,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供求格局的转化,市场上各行各业各类商品降价竞争的现象日趋频繁。降价竞争(或叫降价战、价格战)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对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价格竞争行为,广大消费者拥护、欢迎,政府予以大力支持、依法保护,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价格竞争中,有许许多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假降价、真骗客”的行为,既扰乱市场价格竞争秩序,又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在降价竞争大潮中,认真探究虚假行为的表现形式、产生的根源以及治理对  相似文献   

2.
降价=欺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价格机制的建立,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供求格局的转化,市场上各行各业各类商品降价竞争的现象日趋频繁。降价竞争(或叫降价战、价格战)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对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价格竞争行为,广大消费者拥护、欢迎,政府予以大力支  相似文献   

3.
<正>价格战是指企业率先降价或者轮番降价的现象。近几年来,彩电、汽车、手机、电信等市场价格战硝烟弥漫,价格竞争愈演愈烈。每当出现“价格战”时总有人大声疾呼制止“价格战”,我认为这还是观念问题。我们已经走出了计划经济的桎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自由升降,随时浮动的。因此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降是自然的,理性的。降价只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手段,也是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4.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价格则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价格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来,降价竞争就成为企业(商家)抢占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市场供求格局的变化,许许多多行业的竞争程度日趋白热化。这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最为突出:一是欢迎、拥护、支持价格战的声音,一是反对、否定、  相似文献   

5.
认竞争的价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竞争可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方式。价格竞争是价格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最主要杠杆的必然手段,它能够通过企业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在不同的市场竞争模型中,价格变化有不同的规律,并且带来不同的市场作用。因此从博弈论看,企业竞争方式有很多,不应仅限于价格竞争,应根据所处的市场环境、市场结构和市场经济形式采取适合有效的竞争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竞争可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方式。价格竞争是价格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最主要杠杆  的必然手段,它能够通过企业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在不同的市场竞争模型中,价格变化有不同的规律,  并且带来不同的市场作用。因此从博弈论看,企业竞争方式有很多,不应仅限于价格竞争,应根据所处  的市场环境、市场结构和市场经济形式采取适合有效的竞争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正确区分价格竞争与价格战,多讲价格竞争,少讲价格战,对正视和运用价格竞争与价格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价格竞争与价格战的关系 价格竞争是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取得市场占有份额过程中采取的价格措施.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是很宽泛的,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容易认定.价格战则不同,是指价格竞争最激烈、最突出的表现方式,其外延较价格竞争要小的多.价格战从文字上或从质的方面容易介定,但从量的方面就难以把握了.  相似文献   

8.
价格是市场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对于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起着重要作用,但无序、过度的价格战又会使行业难以健康发展。透视中国移动和联通的价格竞争,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利用适度的价格竞争,避免在价格战中两败俱伤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应强 《商业时代》2003,(10):11-11
正确区分正当价格 竞争和不正当价格竞争 1、以获取或巩固市场份额为目的的正当价格竞争 这类价格竞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希望通过降低价格增加其市场份额,这种方式常被新进入某一市场的企业所采用;另一种是在竞争对手削价之后,希望通过降价夺回原来的市场份额,中国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就属这一种。这类价格竞争的特点是,尽管竞争对手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或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进入而采取了低价竞争策略,但这种价格仍高于边际成本,属于正当价格竞争范畴,因而是法律所许可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价格垄断行为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正确认识价格垄断行为的表现和危害,究其成因,明确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机制,发挥价格竞争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迫切要求,是物价系统深化价格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已逐步建立,我国的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不正当价格行为,特别是价格欺诈行为的大量存在,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价格秩序,对此社会反映强烈。面对新  相似文献   

12.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也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源泉。在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制的过程中,价格战是一个不可或缺、不可回避的问题。关键在于分析价格战的起因及利弊,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在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移动市场“价格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中国移动市场日趋激烈的“价格战”进行分析,揭示价格战形成的原因,利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价格战”对消费者、移动运营商和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对管制移动市场价格竞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解读中国市场价格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中国市场,价格竞争无疑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虽然价格竞争并不一定就是价格战,但是通常人们也把价格竞争直接称为价格战。  相似文献   

15.
谈起价格战,带有普遍性的观点认为,当前我国企业以降价为主的价格竞争属于低档次的、落后的竞争手段,人们想到的也往往是“毁灭性生存竞争”“,自相残杀”,“恶性竞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价格战有益于企业成长、技术进步、市场规范、资源配置,有益于消费者。价格战看似是价格上的对抗,其实拼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价格背后的技术成本、规模成本以及整个企业运营的系统成本。因此,价格战是企业间综合实力的较量,被人们称为“两败俱伤”、“自相残杀”的结局,其实就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价格战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那些声讨价格战罪…  相似文献   

16.
余晓斌 《价格月刊》2002,(10):22-23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工作将更为艰巨和复杂.对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价格监督检查队伍,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企业之间的价格大战是中国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先是彩电降价拉开了序幕,以后则有 VCD 大战、微波炉大战,去年上半年出现手机价格战,今年3月又有家用空调价格战。价格战的硝烟还没有消失,评说者之争也有相当的火药味。赞之者称它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步,反对者指责它无序而混乱,主管者则想用行政手段来控制价格之争。谁是谁非应该由实践来回答,而标准应该是推动还是阻碍了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竞争。竞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价格竞争是首要的。市场经济的中心在于形成一种合理的价格,即经济学家所说的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为消费者所接受,说明它与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是一致的;同时,又为生产者所接受;说明生产者生产物品是有利的。这种均衡价格不是哪个人或哪个机构决定的,而是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农用三轮车大战、汽车大战、机票大战、彩电大战,一浪高过一浪,本文以彩电大战为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彩电价格战的原因和利弊。认为价格仍是当今中国市场最具有竞争力的手段.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特别是中国商品市场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飙升之后,进入90年代的降价风潮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因此,本文认为,彩电价格的下降、有利于达到市场均衡,对生产者、消费者音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价格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能够在记忆中挂上号的就有彩电价格战、微波炉价格战、空调价格战、汽车价格战、机票价格战等等。价格竞争也从生产厂家发展到流通领域,而且表现得更为激烈,平价商场如雨后春笋,折价销售遍地开花。价格竞争作为市场竞争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在促进消费需求、拓宽市场容量、打击竞争对手、挤占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确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但价格战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价格战不可避免的引起业内同行之间的互相拼杀和报复,导致行业利润率的降低;价格战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盲目的价格…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市场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市场化比重不断扩大,一个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模式已初步建立并正在完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市场价格秩序的变化,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滥用市场价格竞争和限制市场价格竞争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