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作为系统性风险调控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本文基于商业银行2009—2017年数据,构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模拟并运用VAR模型检验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效果。研究表明,逆周期资本缓冲模拟与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相符,VAR模型结果表明长期资本充足率存在逆周期效应,流动性比例在短期内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逆周期资本缓冲对系统性风险反应迅速,在降低系统性风险方面起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和《各国实施逆周期资本监管指导原则》,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和各国实施逆周期资本的指导原则,建议采用广义信贷/GDP与其长期趋势值的偏离度(GAP)作为分析系统性风险状况、确定是否计提逆周期资本的基本指标。目前,广义信贷/GDP已在国际和国家层面的宏观审慎监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本文采集了1998年1季度至2013年1季度15年共61个季度的公开数据,运用广义信贷/GDP对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广义信贷与银行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分析系统性风险方面的功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于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而评估、监测系统性风险时,广义信贷比银行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能更好地反映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杠杆程度。最后,本文就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分析评估和逆周期资本框架的实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指标与宏观审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是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宏观审慎的监管原则着眼于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目的在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的调控工具仍处于调研和摸索阶段。到目前为止,资本缓冲,尤其是逆周期资本缓冲已经定位为宏观审慎的新工具并开始应用于实践。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监管的重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对银行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银行的资产管理存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目标不一致性、被监管者缺乏宏观审慎的动力、资本工具创新弱化新资本监管框架效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利益引导方式优化银行资产配置,及时跟踪研究金融工具创新潜在风险,准确识别系统性风险的状态和判断逆周期资本工具应用时点等方式来识别风险、预防风险。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协同性,央行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熨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达到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变量的效应具非对称性。在本文的DSGE模型中,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内生的,由于其他变量的反应,简单货币政策意外收紧并不一定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当金融部门脆弱时往往会造成强冲击。宏观审慎货币政策添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和金融脆弱性反应,高风险状态下其"逆周期缓冲"机制会减弱意外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获取更高的福利收益,同时兼顾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目标要求,从而更有效地平缓经济波动和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Ⅲ强调宏观审慎监管,并针对系统性风险提出了许多宏观审慎监管要求,一方面提高银行业自身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限制银行经营中的高风险行为。本文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要求引发的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时空特性,并分析了杠杆率、留存超额资本、逆周期超额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等宏观审慎资本监管工具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宏观审慎资本工具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宏观审慎政策中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上研究了逆周期政策工具所带来的宏观和微观效应,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信贷扩张期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的上升会使银行的当期风险承担水平增加,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使风险承担降低。而滞后六个月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的上升可以显著降低当期的风险承担水平,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一致。  相似文献   

8.
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得到了国际监管者的普遍认同,并已经在最新的监管规定提案中得到体现。宏观审慎监管目的在于通过一些制度设计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危害,保持市场稳定发展。根据我国券商目前发展特点和潜在风险,建议:一是借鉴国际先进统计分析方法,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监控;二是引入逆周期风险调节机制,增加逆周期资本准备;三是以分类监管制度为基础,提高风险监管制度的灵活性,强化系统内重点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9.
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主要区域经济联盟和国际经济组织发现微观审慎监管在应对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不足。为避免金融危机重演,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一揽子宏观审慎的监管工具,其中逆周期资本缓冲是一项重要手段,旨在平滑经济周期对银行的影响,实现金融稳定目标。本文主要介绍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概念方法和国内外实践情况,为国内应用这一工具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方意  王晏如  黄丽灵  和文佳 《金融研究》2019,474(12):106-124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建立“宏观审慎政策专门盯住金融稳定目标,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经济稳定目标”的双支柱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本文基于系统性风险视角,深入剖析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实现机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梳理宏观审慎政策实现金融稳定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风险造成的潜在溢出性。目前从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维度探讨双支柱政策的研究已较为丰富,可以总结为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和货币政策的“资本缺口”机制。从系统性风险的空间维度探讨双支柱政策的研究,也即对双支柱政策如何作用和改变金融机构内部关联网络的研究正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政策工具和影响机制上对空间维度双支柱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双支柱政策的制定提出如下建议:时间维度宏观审慎政策要关注并消除货币政策对时间维度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性,同时要加强空间维度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述了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的涵义,并从存款保险、最后贷款人、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以及金融监管政策协调四个方面阐述了系统性风险防范的一般制度安排;同时初步探索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和工具问题,特别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和逆周期监管措施进行了探讨。关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动态平衡、系统性风险防范和宏观审慎监管的跨境协调问题,本文也进行了初步分析。文章最后给出关于改善中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丹 《云南金融》2011,(5X):58-58
宏观审慎监管对于预防以及控制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内涵及其必要性、宏观审慎监管的测度、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逆周期资本制约的政策选择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合作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宏观审慎监管对于预防以及控制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内涵及其必要性、宏观审慎监管的测度、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逆周期资本制约的政策选择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合作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其中的系统性风险监管而言,美国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教训惨痛,其监管理论和做法的缺陷是重要原因。中国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成功经验在于,力行宏观审慎监管,使金融体系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实施逆周期调控,保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适时风险警示,提早采取应对措施;政府及时干预,避免危机传染。中国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监管理念与原则,认真总结系统性风险监管经验,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系统性风险以及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策略。系统性风险作为一种负的外部性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横截面维度和时间维度。降低横截面维度的负外部性的政策是主要是降低由银行间业务链以及对手风险暴露带来的风险。时间维度,又称为顺周期性,应对顺周期性的方法是试图在繁荣时期建立资本和流动性储备以满足在危机时的资本和流动性不足问题。本文认为,解决系统性风险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和微观监管政策的协调,以及政策的国际间协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央行逆周期宏观审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资本项目改革进程和可兑换的程度,针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所带来的各类风险,提出了宏观审慎视角下资本项目的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使监管者认识到仅靠微观审慎监管无法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必须加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本文首先回顾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等重要概念的认识和发展;其次比较了美国、欧盟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再次对我国的信贷投放、资本监管和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对我国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逆周期资本测算方法,该方法不同于《巴塞尔协议Ⅲ》将信贷/GDP指标作为逆周期超额资本提取的参考基准,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依据发放相同数量贷款所需的监管资本不出现波动这一逆周期调整原则设置宏观压力情景,监管资本等于8%的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加上根据宏观压力测试结果计提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实证研究结果及其相关分析可与《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9.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以来,逆周期资本缓冲(CCyB)作为一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成为各国缓解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主要手段。文章系统地梳理了英国实施CCyB监管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实践,并基于宏观审慎的角度,从重视CCyB工具的使用、强化风险监测和压力测试、注重对外沟通等方面,阐述对我国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预警体系是我国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内容。文章选取反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来源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用货币市场压力指数波动率来度量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建立VAR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预警指标体系,完善监管体制,推进监管改革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