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随着劳动争议数量的急剧上升,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衔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其中,既有来自民事诉讼法不完全适应劳动争议处理的实体法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一裁二审”的程序机制效率不高的程序法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解决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衔接难的问题,应采取“裁审分离、各自终局”这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仲裁管辖权制度以及仲裁回避制度的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劳动仲裁时效的立法及法律解释存在不同的提法,导致对劳动仲裁时效的理解较为混乱,从而影响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本文认为,完善劳动仲裁时效制度应考虑设立时效制度的意义、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劳动争议解决体制等因素。建议劳动仲裁时效制度沿用民法的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4.
《劳动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但是,我国"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其带来的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劳动争议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制度,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公正及时地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步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劳动争议日趋多样化,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其弊端日益显现.本文从劳动仲裁的行质,财产保全,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等问题为视角,着重分析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递增、案情趋向复杂的特点对劳动仲裁程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证据制度作为其核心理应不断完善。但目前劳动仲裁的证据规定较为分散,缺乏体系性;内容不全面,缺乏完整性;基本参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适用,并未体现劳动争议案件自身的特殊性,应当对证据制度做相应完善。完善的路径在于对证据资格、举证责任、证明方法、证明标准、证据规则等方面做出体系化、专门化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争议增多。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存在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容易造成仲裁资源与司法资源的双重浪费、体现不出仲裁自愿原则等诸多弊端。因此,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需要重构,实行裁审分离制度,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8.
调解制度是一种非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其非讼特性与强制执行力产生了内在矛盾,使其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可行的解决途径在于对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进行更加细化的规定,按标的、情节等对劳动争议案件予以"分流",以求小额简易案件成功调解,大额、复杂案件给予当事人付诸仲裁或诉讼的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9.
自执业以来,笔者接触了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也曾在不同的案件中分别代理过劳资双方对簿公堂。在代理过程中,笔者深感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这一原意为提高劳动争议解决效率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却往往成为一些居心不良的用人单位逃避其法律责任的有力武器,更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劳动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大障碍。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改进相关规定,更全面有效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点意见。同时,更希望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是我国《劳动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实施该项制度应明确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 诉讼时效的关系,正确把握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和仲裁时效的中止、中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调解协议书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成为调解程序不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将调解协议书置换为可以强制执行的仲裁调解书,表面上看解决了调解协议书的效力缺陷问题,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都有欠缺。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着重调解"的关键并不是简单地给调解协议书换个身份,而是还调解协议书本来的合同面貌,规范基层调解组织,加强社会的信用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纠纷也日益增多。我国在解决保险纠纷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纠纷解决途径的单一、诉讼比重过大、仲裁方式利用率较低等。对此,应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监管机构对于大额纠纷的直接参与的处理机制,成立专业法庭、培养专业法官和律师,完善行业协会功能,使其成为保险纠纷解决的必要补充,加强保险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投资条约仲裁是以国际商事仲裁为模板建立的,其不仅在具体规则中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特性,同时其实践中无不体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投资条约仲裁在争端主体、争议事项、仲裁庭管辖权之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为避免投资条约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等原则相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了改革投资条约仲裁的努力,这些努力可以视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草案)》的出台使得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为行政仲裁有开历史倒车之嫌,仲裁行政化也有违仲裁的本质;另一方面,在否定仲裁民事性的同时,又存在大量对诉讼程序简单模仿、抄袭和沿用的条款。应淡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的行政性,尽可能地体现意思自治的原则,法院应当只对仲裁程序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与市场经济同处于转型期的劳动关系,正处于巨大的制度变迁时代。当前我国现有劳动法律体系的形成,为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配套的法规依据。劳动争议既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一种对抗性矛盾,也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劳动争议的矛盾固然可以转化,然而,当事人任何一方的不当行为,往往促使矛盾激烈化。因此,把当事人之间的协商机制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基础性程序,坚持协商原则,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发挥企业在预防、协商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浅议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劳动争议与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已对及时、有效解决劳动纠纷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重新明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改革劳动争议处理先裁后审的模式,最终建立“或审或裁,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劳动权的司法保护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权同其他宪法基本权利一样需要司法程序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和人权事业的发展,我国劳动权司法保护的客体既应当包括所有的个体劳动权,也应当包括集体劳动权。同时,劳动权司法保护的主体应当具有普遍性。应当加强对侵犯劳动权的刑事责任,并改革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重新分配举证责任,既注重了劳动权的安全,又注重劳动权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