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新技术     
信息技术北斗导航核心芯片研制成功有望打破GPS垄断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在上海研制成功。领航一号是我国自主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9年11月18—19日,北斗星通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为期两天的“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09年会暨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发展与对策专家论坛”。本届年会参会代表达400多人,活动以“导航定位产业发展与对策”为主题,旨在为加速推进我国导航定位产业化进程出谋献策。在大会同期举办的卫星导航定位新技术、新产品及应用成果展上,北斗星通展出了依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产品——BDNAV6系列板卡、北斗天璇接收机、北斗海洋渔业综合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等,受到了与会行业专家和参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大会还举办了高端论坛和专题报告,导航定位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家、专家就发展导航定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献言,就行业发展前景、前沿技术等作了报告。北斗星通副总经理胡刚及和芯星通CEO韩邵伟博士分别发表了题为《我国“北斗”系统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和《浅析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专题演讲,并获得好评。北斗星通参加“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09年会暨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发展与对策专家论坛”@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涉及到国家各个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在民用市场的实际应用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的前景、应用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如何开展创新示范应用以加快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涉及到国家各个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在民用市场的实际应用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的前景、应用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如何开展创新示范应用以加快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北斗导航系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除了军事方面的应用外,民用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空间.课题在北斗导航2013年交通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示范工程——“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对贵州进入北斗导航应用的运输物流企业及北斗运营平台服务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最后结合物流运输企业和服务商企业的资源特点,提出贵州运输物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北斗平台智能化功能优化运输管理,更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整合优质资源、集约化经营管理,为构建贵州现代物流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载波跟踪环路的设计是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基带处理设计中的关键,环路的跟踪性能基本决定了整个接收机中基带处理芯片的性能。介绍了了北斗卫星信号的接收过程,分析了基于FLL,PLL混合跟踪算法的跟踪原理及其性能,对其中的鉴频器,鉴相器,滤波器,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像石油能源一样,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能靠买,必须要有自主主权.这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斗"来之不易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这些年的发展来之不易.首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因为北斗系统的建成共需要三十多颗卫星,而卫星的寿命是有限的,一般也就5~10年,好一点能达到15年.所以,卫星的发射和更新,需要国家长期的、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全天候、全天时、区域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设施. 系统由30颗北斗定位卫星、1个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系统集测量技术、定位技术、数字通信和扩频技术为一体,可向全球用户免费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提供实时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并可提供数字报文服务.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中国科技投资》2013,(1):14-15
中国北斗系统正式服务亚太地区性能与GPS相当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可提供双向高精度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在与早已牢牢占领中外导航市场的GPS的竞争与合作中,北斗系统市场化应用"战幕"拉开。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意味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息产业近来有两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是我国首枚实用化32位CPU芯片“方舟-1”2001年7月8日在京通过专家鉴定,这是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产品;二是自主开发的230万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芯片“星光一号”及配套产品被三星、菲利浦等多家著名厂商采用。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领域近期取得的这一系列突破,标志着我国信息产业即将结束无国产芯片的历史,从而跨入一个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时代。那么,这两项技术对我国信息产业到底有何意义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11.
《大众商务》2007,(12):22-23
北京当地时间10月24日18:05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18时29分37秒成功箭星分离,按计划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嫦娥商机”,俺抛砖引玉先说七条。  相似文献   

12.
一、军用功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以缩短反应时间;人员搜救、水上排雷定位等。这项功能用在军事上,意味着可主动进行各级部队的定位,也就是说大陆各级部队一旦配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除了可供自身定位导航外,高层指挥部也可随时通过"北斗"系统掌握部队位置,并传递相关命令,对任务的执行有相当大的助益。换言之,大陆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执行部队指挥与管制及战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     
《中国科技投资》2011,(8):10-11
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发射成功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二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成功送入太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火箭点火升空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4.
近日,北京市海淀资本中心领航计划正式启动。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的支持下,海淀资本中心发布的领航计划,将通过金融手段对创业企业进行辅导,借力资本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塑造行业领航企业。领航计划关注的企业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主创新性,二是高成长性。领航计划预计连续三年,每年选取50家创业企业作为领航企业,并获得海淀资本中心与几十家金融领域合作伙伴的系统全面的帮助,包括融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认证构建可信网络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发挥信息安全领域的重大项目示范效应,进行安全技术攻关和安全产品的推广应用。“十五”期间,我国把自主研发面向信息安全的核心芯片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重大专项的主要内容.研制出一系列的信息安全芯片。2001年,863计划支持了PKI公钥基础设施,启动了“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863”计划还重点开展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在可靠性、安全性和制卡制证工艺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能力,国家正通过电子认证服务的示范项目.以应用和服务为导向,加速推广应用数字证书.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能力。总结信息安全工程和项目的发展成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曾经说过:“60年代,我们抓两弹一星,是一得;70年代没有抓微电子是一失。”去年年末,投资46亿美元的四条玫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投产。按照北京市的规划,未来10年,针投资建设20条左右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打造中国“芯”。在圆强国梦的同时,我国的芯片生产会不会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望尘莫及?会不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芯片产业会不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瑞士法语电视台报道,日内瓦大学医院不久前成功为一名盲人进行了人造视网膜芯片植入手术,被植入芯片的盲人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医生说,重要的是让芯片在人眼中“安家”,并在几年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代核心路由器研制成功 我首块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数字电视芯片诞生 我国3G“中国标准”进入产业化最后阶段 程津培: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重大原始性创新的“摇篮” 我国首颗完整射频集成电路芯片面世 下一代互联网络开通  相似文献   

19.
科技动态     
《中国科技投资》2012,(22):13-14
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正式投入使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组织举行资源三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卫星由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正式交付主用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用户也将充分利  相似文献   

20.
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圈化”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