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鱼苗气泡病是发生在鱼苗饲养期的一种非生物性引起的疾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过饱和或者鱼苗误食水中气泡而引起的。如果发生此病,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鱼苗气泡病的诊断:发病鱼苗漂于水面,在肠道中有一大型气泡存在,身体失去平衡,头部向下,时而作挣扎状向深处游动时而在水面打转,不久即死。  相似文献   

2.
正病害问题是影响鱼苗培育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做好苗种培育阶段的病害防治工作,是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关键,下面就介绍几种鱼苗培育前期经常发生且危害比较大的病害防治技术,供读者参考。一、气泡病1.病因。气泡病主要是由鱼苗吞食水中某种过饱和气体造成的,这些气体主要有:由藻类过于旺盛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溶解氧;池塘底部有机质缺氧分解产生的细小硫化氢、甲烷等气体。  相似文献   

3.
<正>在池塘培育团头鲂鱼苗的过程中气泡病是造成鱼苗死亡的主要元凶,使培苗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笔者经过多年培苗实践,总结了一套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一、病因由于在水中某些气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类疾病。池塘水体太肥、浮游植物过多,藻类光合作用很  相似文献   

4.
水体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都可引起水产动物患气泡病,越幼小的个体对其越敏感,因此鱼类气泡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尤其对鱼类幼苗危害最大,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甚至全部死光,较大个体亦有患气泡病的,但较少见。如水温300c左右时,水中含量达14.2mg/L(饱和度190%),体长0.9-1.0cm的鱼苗发生气泡病,而体长1.4-1.5cm的鱼苗,含氧量达24.5mg/L(饱和度326%)时才发生气泡病。因此可以说,气泡病是鱼类苗种培育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该病由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引起。一般鱼越小越敏感,主要危害鱼苗,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光;鱼种及成鱼亦有患此病的,但较少见。 症状:最初鱼感到不舒服,在水面作混乱无力游动,不久鱼体表及体内出现气泡,当气泡不大时,鱼还能反抗其浮力而向下游动,但身体已失去平衡,尾向上,头向下,时游时停,随着气泡的增大及体力的消耗,鱼失去自由游动能力而浮在水面,不久即死。解剖及用显微镜检查,可见鳍、鳃、皮肤及内脏的血管内  相似文献   

6.
<正>冬季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机,但如果投放鱼塘水中溶解气体过于饱和,或鱼塘水中不断产生气泡被鱼苗误食,容易发生"气泡病"。发病鱼苗漂于水面,肠道中存在一大气泡,身体失去平衡,头部向下,时而作挣扎向深处游动,时而在水面打转,不久即死亡。要有效控制鱼苗气泡病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预防:一是粪肥发酵要充分。发酵不彻底的粪肥施入鱼塘后会慢慢分解而消耗水中氧气,同时又不断释放出甲烷和硫化氢气  相似文献   

7.
<正>一、理化分析1.溶解氧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和生存有直接的影响,在溶氧较缺乏的水中,鱼类对饵料利用率低,体质减弱,溶氧低到接近每升水含1mg氧时,家鱼就会发生浮头现象,如果短时间内溶氧不增加并逐渐减少,鱼类就会窒息而死亡,溶氧过多,过饱和,则又会使鱼苗和鱼种患一种气泡病。2.酸碱度饲养的家鱼对池水酸碱度虽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但以p H7-8.5为  相似文献   

8.
<正> 鱼类气泡病是一种常见病。水中溶解的气体过饱和是该病的病因(当气体饱和度超过溶解时110%时鱼类就可能患气泡病)。鱼类通过锶吸取的溶解气体在血液中常处于溶解状态。饱和度与绝对压力呈正比,与绝对温度呈反比。如果鱼类血液中的气体达饱和,再游到压力较低的浅水处或水温较高处,血液和组织里的溶解气体将倾向于新条件下的平衡,一部分气体就会从溶解状态回复到气体状态,析出的气泡堵塞了  相似文献   

9.
<正>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这段时间,是放养鱼苗的最佳时期,把好放养关,是能否培养出健壮鱼种的关键。为此,我们向您推荐在夏放鱼苗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问题之一:投放鱼苗前,对池塘进行一次拉网,清除水中杂物、野杂鱼、蛙卵、蝌蚪等;对清好的池水进行一次毒性试验。方法:取一盆池水,将少量鱼苗放入水中,鱼苗若没有异常的反映,则可大批投放。  相似文献   

10.
<正> 鱼苗池育苗时追肥,如果采用全池遍洒,肥效虽快,但作用时间短,许多尚未完全溶解的化肥微小颗粒,易被鱼苗吞食,引起中毒,降低鱼苗的成活率。如果把化肥装入塑料编织袋内放进水中,让其自然溶解扩散,不仅肥效稳定,成本低,劳动强度轻,而且能不断为  相似文献   

11.
<正> 气泡病是鱼苗乌仔培育阶段的常见疾病。采用泼黄泥浆或冲井水效果均不理想,而通过施用硫酸铜可以使溶解氧迅速下降以防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溶解氧过饱和引起的气泡病),起到治疗的作用。其原理是:发生气泡病的池塘溶氧含量很高,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大,利用硫酸铜杀灭浮游植物,有利于减弱光合作用的强度,而大量浮游生物的死亡又导致耗氧因子的增多,从而降低了池塘的溶解氧,达到了治疗气泡病的目的。现就池水中氧含量过饱和引起的气泡病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浆营养非常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能满足鱼苗的营养需要,可使鱼苗快速育肥。同时,鱼苗吃不完的豆浆落入水中,水质易肥且肥度稳定浮游生物数量较多,鱼病和敌害较少。一是豆浆制作。磨豆浆前  相似文献   

13.
<正>一、鱼池消毒。放养鱼苗前,要先行清池消毒,每亩用量为100公斤生石灰,并晒底2-3天,然后灌水。此后经一星期,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苗即可下池。  相似文献   

14.
<正>一、水霉病一般是由于年底拉网或鱼苗运输放养不当等造成鱼体损伤,当气温上升到一定程度,鱼苗就会被水霉等感染。防治方法:1.鱼苗运输途中可以在水中添加青、链霉素合剂,这样到达目的地就可以直接下池。最好在下池前先肥水。2.鱼苗下放前用3%左右的食盐水浸泡鱼体到鱼体轻  相似文献   

15.
<正>一栋新建的漂亮楼房倒映于门前的鱼塘水面,不断有小鱼苗在水中跳跃,阵阵涟漪衬托出这个靠培育鱼苗走上富裕路的养鱼人家。11月25日,记者慕名来到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四楼村10组这户人家采访,主人陈裕平夫妇到七八公里外的永阳鱼苗基地去观察一下鱼苗长势,说是马上回来。宅院里,聚集着一群购买鱼苗的鱼秧贩子和买苗群众,大家在耐心等待主人归来的同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陈裕平这些年来的"弄"鱼秧经历。  相似文献   

16.
<正>四、苗种时期应注意防治疾病发生春季是鱼苗培育和放养旺季,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水中有害病菌随着温度升高会逐渐暴发,如果水质调控不好,鱼苗阶段极易发生车轮虫病、气泡病和烂鳃病等,因此要做好防治工作。1.车轮虫病:引起苗种车轮虫病的主养原因是底质环境太差,不要使用有机粪肥来肥水,  相似文献   

17.
<正>在泥鳅夏花鱼种培育过程中,气泡病的危害相对于车轮虫、三代虫及细菌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破坏性。发病时,可致鱼苗大量死亡,甚至会全军覆没。一、病因总体来说是由于水体中氧气的过饱和所致。而在泥鳅夏花培育池中,相对于其他鱼种  相似文献   

18.
<正> 造成池塘鱼类浮头的原冈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天气变化引起池水对流紊乱,可能会引起鱼类浮头。夏季晴天,表层水中浮游植物较多,光线好,光合作用强,产生大量氧气,往往会过饱和而逸入空气中;而底层水中光线弱,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弱,氧气来源少而耗氧量大,造成下层缺氧,而且上层水温高,密度  相似文献   

19.
鱼卵和鱼苗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剑水蚤 剑水蚤对鱼卵和刚出膜的鱼苗危害很大,其危害程度随水中剑水蚤的多少而定,严重时可使鱼卵和鱼苗大部分被咬死。 防治方法: 1、孵化用水要求用60目~70目的铜丝布,或相当于此规格同目大小  相似文献   

20.
<正> 鱼苗下塘很有考究,若能注意到下面八点,必能大大提高出塘成活率。 一、放鱼苗须待清塘药物的毒性完全消失方可下塘,可留些塘水放点苗观察是否正常,或观察水中有无水(氵蚤),一般药效7天左右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