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鳜鱼苗培育是鳜鱼养殖的基础环节,鱼苗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当年鳜鱼成鱼的总产量和生产经营的规模。 目前,鳜鱼苗培育还不能象其他淡水鱼那样在池塘中投喂商品饲料、豆浆或用肥水法等培育,鳜鱼苗开口摄食就要投喂活鱼苗,成本昂贵,技术要求高。因此,鳜鱼苗培育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鳜鱼养殖成败和经营的亏盈。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鳜鱼人工养殖发展迅速,鳜鱼池塘养殖产量一般每667平方米200—400公斤,高的可达600公斤;网箱养殖的产量一般每平方米10—20公斤,高的可达30公斤。其养殖利润是养殖常规鱼的5—8倍。鳜鱼养殖现已成为渔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鳜鱼商品成鱼养殖是鳜鱼生产的重要环节,能否养好鳜鱼成鱼是鳜鱼产业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鳜鱼商品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单养和网箱单养。  相似文献   

3.
鳜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技术简介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7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鳜鱼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4.
<正>我镇是一个水产养殖大镇,特别是鳜鱼养殖颇具规模,全镇五十户鳜鱼养殖户从2001年就开始尝试鳜鱼养殖,养殖鳜鱼年年收益好,效益高,亩效益在0.8万元左右,具体养殖情况总结如下:1.养殖鳜鱼饲料鱼自繁自育,白鲢苗从本地引进,规格0.2cm,一般每户进600万尾,时间为5月份,鲮鱼苗六月份从广州进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宝应县夏集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徐永涛,以前一直为苏南鳜鱼养殖户提供饵料鱼,通过多年虚心学习,掌握了丰富的鳜鱼养殖经验。他看到本地鳜鱼养殖户比较多,苗种需求量很大  相似文献   

6.
<正> 为促进江西省永修县鳜鱼养殖水平的提高,加快鳜鱼产业化的发展进程,2002年我们在白莲湖渔场进行了池塘主养鳜鱼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鳜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是目前市场上十分紧缺的淡水珍品。垂钓者往往为能钓到一尾鳜鱼而无比欣慰。鳜鱼一生以鱼为食,它的上下腭骨上长有象锯齿般的利齿。只要被它咬住的食饵,无一能逃脱。鳜鱼的食量也很大。是著名的凶猛鱼类,俗称“鱼老虎”。鳜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鳜鱼育种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鳜鱼育种是从乌仔或夏花阶段到商品鱼生产前这一阶段。鳜鱼苗种是后续商品鱼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生产环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往往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苗种成活率不高,影响经济效益。本人从事鳜鱼养殖多年,现总结出提高鳜鱼育种成活率的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鳜鱼苗种繁育场是鳜鱼催情、产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场所。它既要满足鳜鱼繁殖生理、生态特性和苗种生长、发育所需的生态环境,又要便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它有别于现行的“家鱼”繁殖场,繁育场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鳜鱼苗种繁育的成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 培育2~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是人工养殖鳜鱼的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如下技术要点:一、掌握刚孵出的鳜鱼苗摄食特性,适时提供适口饵料鱼。刚出膜的鳜鱼苗,体长约2.5~4.1毫米,鱼苗依靠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属于内源性营养阶段。5天之后,卵黄囊由于消耗不断变小,消化管明显增长变粗,有的鳜鱼苗已能摄食到刚出膜的其它鱼苗,该  相似文献   

11.
<正>鳜鱼种类较多,人工养殖鳜鱼选择生长速度最快的翘嘴鳜为好。池塘套养鳜鱼是放养规格5-8厘米的鳜鱼夏花当年养成上市,在养殖过程中注意以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一、鳜鱼120天亩产500kg的养殖模式在池塘中主养鳜鱼120天,产量达上市规格的亩产500kg鳜鱼主养模式。该模式养殖时间短,效益高。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  相似文献   

13.
<正> 在野杂鱼较多的鱼池里套养鳜鱼,不增加投饵,每亩鱼池可增产商品鳜鱼10公斤,增加产值400元以上。套养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一、彻底清塘 放养鳜鱼种前彻底清除养殖池中的肉食性鱼类。二、选用大规格鳜鱼种 大规格鳜鱼种是提高成活率和当年上市的关键,所放鳜鱼  相似文献   

14.
<正>鳜鱼原是江河野生性鱼类,抗病力较强。自人工繁殖成功后,鱼种场在繁殖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繁殖性能,忽视了鳜鱼的其他经济性状,如生长速度、抗逆性、体型等,导致群体内与优良经济性状有关的基因出现频率降低,出现优良性状退化现象,特别是抗病力下降,发病率、死亡率提高。随着鳜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鳜鱼一旦发病,就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这也成为鳜鱼养  相似文献   

15.
<正>鳜鱼苗种培育,是鳜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是目前鳜鱼养殖的基础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这个阶段技术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稍有不当,就会前功尽弃。大规格鳜鱼鱼种培育是指将3.3cm的夏花鱼种  相似文献   

16.
<正> 鳜鱼也称桂花鱼,是特种水产家庭中身价较高的一员,鳜鱼以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喜爱。那么,对于养殖户来说,鳜鱼何时上市最为合算呢? 从生长情况看,鳜鱼由幼花到成鱼一般需12个月左右。头2个月幼花生长缓慢,且极易死亡;3—6个月时开始吞食活物,主要以幼小的杂鱼为主;7—10个月  相似文献   

17.
<正>怀远县位于淮河中游,是安徽省渔业生产重点县。鳜鱼作为地方名优水产品,有着成功的养殖技术和一定的养殖规模。2018年怀安鳜鱼养殖面积达5000亩,年产值3600万元。多年来鳜鱼苗大都来自南方地区,由于长途运输和病原体的携带,在生产中容易发生运输死亡和多种病害等现象,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本地鳜鱼养殖苗种短缺问题,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鳜鱼苗种人工繁殖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鳜鱼繁育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地连续多年进行成鱼池塘套养鳜鱼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年每亩成鱼池塘可产商品鳜鱼10—15公斤。一、彻底清塘放养鳜鱼种前杀灭养殖池塘中的一切肉食性鱼类。二、选用大规格鳜鱼种要选用大规格鱼种,并根据塘内饵料鱼的多少确定放养量。一般每亩水面放养量:体  相似文献   

19.
<正>为显著提高围田养鱼经济效益,海安县水产站、曲塘镇水产站共同承担的“围田混养鳜鱼试验”课题,经过实施,每亩新增鳜鱼产量19.45kg,新增效益收入573.47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鳜鱼的池塘养殖已有很长时间,广东、江苏和湖北已有大面积养殖,各地的养殖模式不尽相同,效果也不一样,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鳜鱼对饵料的要求十分苛刻。因此,在发展鳜鱼养殖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切不可盲目养殖,一哄而起。2014年我们在监利县尺八镇用300亩鱼池养殖鳜鱼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就池塘养殖鳜鱼教你几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