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策障碍主要表现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组织体制不顺、融资渠道不畅、社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对此,应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理顺政府管理体制,设立中小企业促进机构;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弥补中小企业创新资金不足问题,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立法诉求 综观我国科技法或经济法,多数用于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尚未涉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动,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和文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环境,但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持续性、稳定性的财政预算得不到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本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期望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遇到的困难很大.因此发达国家的政府普遍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予以扶持。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与政府提供其他公共物品的方式相类似,既采取直接支持方式也采取间接支持方式.所不同的是,它需要符合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要求。当然,发达国家的这些扶持方式都是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范、支持、鼓励和引导。为了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当针对我国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法律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融资约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数字金融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采用2014—2018年中国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比传统金融发展更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显著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传统金融模式下受融资约束越强的中小企业(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数字金融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越显著,进一步说明缓解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在制度环境质量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也较大。此外,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正向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覆盖广度的影响不显著,单纯的数字金融使用数量增加并不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应积极推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致力于缓解和消除传统金融模式下的融资约束;改善制度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数字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津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6,16(1):79-79,100
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直接融资难、风险投资难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真实写照,“融责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要完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提南企业素质;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搞好融资服务;推进中小企业资信服务,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粢道,完善促进和保障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分析美国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现状和经验,得出一些建设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创业投资作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对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尤为重要。加强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起步之年,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将出台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顺利完成这些工作,实现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必须以充分掌握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实践状况为基础,与日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期望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联盟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促进中下企业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本文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问题,并深入研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的治理,包括治理结构的选择、治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政府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但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却面临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政府政策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德国与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提出了我国政府在“十五”期间促进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外依法治理失业的经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业是各国经济成长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以现代经济法理念为基础,国外在治理失业中采取了有力的法律规制对策。主要有:制定专项法律,治理特殊群体失业;制定法律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推进再就业;制定法律,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制定或修改失业保障法律制度,变被动失业救济为积极的就业激励。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设立与使用对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发展,使之长期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和扶持,而政府创新基金对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它们的发展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地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小企业促进法列入立法规划。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草案,我国将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并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辅导和服务,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提供资助,提供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支持技术创新和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当今科技革命中的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力量,它们依靠技术的优势,辅之以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及对新兴市场的敏锐把握和大胆的冒险精神,创造了许多创新成果。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技术创新、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许多支持措施。不过,根据调查研究,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仍然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以往的融资瓶颈仍旧存在。具体来讲,存在以下原因,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融资困难。  相似文献   

18.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进行技术创新成为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优势和障碍,提出了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体系等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9.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中小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所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文章介绍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难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中极具活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局部性困难突出,新老问题交织,尤其部分行业小微型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强大的市场倒逼机制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目前,阻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依旧存在,转型升级下新生需求的多元化的金融业务、市场和机构发展滞后,中小企业成本全面上升导致转型升级动力不足,转型发展面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瓶颈,中小企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协调不力使得转型升级缺乏保障。未来必须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破除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缓解转型升级中融资难问题,同时通过加大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