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民族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为应对上述压力,追求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内聚外联,以集团客户为主的各种关联性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规模庞大,发展稳健的大集团提高了民族企业的生产实力和竞争力,也成为了各家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集团客户在给银行带来较大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在我国利率。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以及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对集团客户融资渠道来说,绝大部分企业集团以银行融资为主,其规模的外延式扩张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加之企业集团与其关联企业关系错综复杂,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面临的最大风险。像近年来相继爆发的银广夏.蓝田,科龙.农凯以及德隆事件,涉及金额巨大,债权银行众多,在金融界已经引起巨大震动。从总体看,我国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对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控制面临着巨大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闻娇 《辽宁财税》2003,(11):36-37
  相似文献   

3.
投资银行业务多元化与潜在利益冲突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向前 《国际金融》2001,(10):34-39
  相似文献   

4.
消费信贷信用风险及防范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波 《西南金融》2002,(1):29-30
消费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对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调整资产结构,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消费信贷自身特点的影响,资信状况难以准确评价,家庭财务收支缺乏有效监控等因素的制约,信用风险问题突出。为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信用评估机制,风险预警,监控,规避和转移机制等一系列有效防范措施来保障该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投资银行业务多元化进程中的利益冲突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向前 《上海金融》2001,(12):23-25
自1990年我国正式建立股票市场,在10多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证券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已由1991年0.5%迅速提高到2000年11月50%。  相似文献   

8.
9.
解决"三农"发展落后的问题,需要为农村注入金融活力,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符合农村地区整体的融资需求,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农户对金融风险认知能力偏低、村镇银行经营不够规范、农村经济本身的高风险性等,导致村镇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文章在借鉴国外乡村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表现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缺失所导致的经营风险、融资风险和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为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自身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出信用立法体系,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自与农行脱钩以来,一直是基层人民银行监管的重点,人民银行既要加强监管力促规范经营,又要又保支付、防范风险,为了确保农信社稳健发展,人行东方支行紧紧围绕“抓降、保支、整顿、防范”八字方针,采取了诸如落实监管责任、狠抓机构管理和任职资格管理、管好用好支农信贷资金、制定方案加强风险监测、以调研促监管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对农信社的监管,增强了风险防范的主动性,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霞  夏梦瑶  陈新建 《征信》2022,40(3):72-80
在“双碳”目标和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迎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新的社会与环境风险、绿色产业技术不成熟及收益不确定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风险评价标准和流程不够完善、绿色信贷资金投放过于集中、管理绿色信贷风险的意识不强、相关金融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借鉴国内外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先进经验,从遵循“赤道原则”和标准化风险评估体系、构建银行间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绿色保险等风险转移工具、建立绿色信贷人才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银行怎样控制消费信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维翊 《银行家》2003,(3):154-155
消费信贷作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是耐用消费品还是汽车消费信贷,每年都以相当比例的速度递增,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01年底,中国的商业银行仅发放汽车消费贷款就达700亿元人民币,加上耐用消费品消费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事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都取得了不菲的经营收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那就是消费信贷的风险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竞争过程中怎样控制消费信贷的风险成了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主要关节点.胡维翊律师对金融法律研究多年,对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有着深刻的感知和实际经验.本期律师金融实务特邀胡律师就商业银行如何控制消费信贷风险发表灼见,为商业银行更好的开展这项业务提供一些帮助. --编者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风险的价值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悖论会导致银行信贷投放的高度集中,从而使风险暴露也高度集中.本文在分析信贷集中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商业银行因风险集中而给予补偿的模型,银行可依此对特定借款人收取必要价差,以取得某种理想的风险调整收益.  相似文献   

15.
银行与信用风险会造成失业人数的增加,居民收入的下降以及社会经济的衰退与混乱,甚至会引起政治危机,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与信用风险,应在科学知识和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看得见、易操作的指标体系,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加入WTO时限的缩短,银行与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更加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银行信贷风险必须从源头上警惕和防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量方法的演进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巴赛尔协议规定用于确定风险的资本充足度内部模型必须是以VaR为基础的模型以来,VaR已成为目前最为流动的风险管理模型,此模型的引进和应用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晓东  唐卫 《新金融》2003,(6):33-3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日益蓬勃,近年来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形势.房地产贷款是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主要投向之一,在房地产贷款普遍占银行总贷款15%-20%的情况下,作为商业银行尤其应该对今后若干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把握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将信贷资产的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9.
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原则和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红  赵优珍 《新金融》2003,(1):27-29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要解决三大问题,即风险识别、风险测量和风险控制.风险的识别、测量和控制就是商业银行在信贷发放过程中的贷款审核过程,因此在贷款审查过程中运用正确的贷款审批管理模式,选择恰当的风险分析方法和手段是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另类投资领域中的对冲基金研究对于中国正在兴起的私募基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的文献内容,收益的定价方法、收益数据的偏差研究、风险的估测方法、风险测量的不足、对冲基金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影响等,研究发现对冲基金的风险未被正确认识而收益表现被高估.这为全面认识对冲基金的收益风险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