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1,(5):67-68
国资委出台地方国资监管新规 4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修订后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办法》明确,上级国资监管机构应当指导下级监管机构推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国资监管机构监管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合并与重组,上级国资监管机构应当指导下级监管机构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改制上市步伐.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刊》2013,(15):27-30
虽然至今为止尚未形成关于"大国资"系统的、完整的概念表述,但在国资监管系统和理论界,所谓的"国资监管大格局"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包括金融、文化等所有领域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二是中央、省、市三级国资委加强沟通和联动,上级国资监管机构加强对下级国资监管机构行使指导和监督职责。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的王勇坦言,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体制、机制、结构和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很多,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和国资监管,促进国企改革与发展,浦东新区企工委与新区国资办在国资监管体制、保障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到位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对进一步深化新区国资工作管理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2005年应该是地方国资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年。在年初的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国资委提出,全国448个地级市要在6月底前建成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形成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具渗透力的国资监管体系正在强势推进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财务监管作为国资监管的核心,在国资监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月10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首次财务监管工作会议,并出台了九个财务监管配套文件。此举标志着上海国企财务监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刊特编发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上海区县国资监管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了解惑行政事业性国资监管之外,严管协议转让也是市国资委对区县国资监管工作的重点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资》2007,(7):6-6
境外国资监管的经验可以运用到境内国资监管上来,境内国资监管的经验同样也可以总结提炼以后用到境外国资监管上去境外国资监管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加强境外国资监管的风声一天紧似一天,到今年4月,国资委、财政部、商务部与外管局联合行动,对数以万亿计的境外国资进行排查式的产权登记。这标志着境外国资监管终于迈出了从研究阶段走向具体实施阶段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7,(8):7-7
摸清家底才能规范监管《上海国资》2007年第7期境外国资监管预热由于现阶段开展境外投资的主要力量还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境外国资的有效监管极为重要,关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大计。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特定时期的国资委,在国企集团整体上市后,势必面临自身职能的重新定位、国资监管体制的调整和监管模式重构的新挑战.上海先行探索地方国家出资企业的新架构——包含两个层次的国资监管体系:第一层次是指行使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职能的“国家出资企业局”;第二层次是指履行直接出资人权利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资投资和经营平台).国家出资企业局未来在国资体系中定位为终极出资人身份,成为国资运营且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者;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定位为直接出资人,负责国有股权直接管理,成为国有经济的多元微观载体和行为主体.这一制度安排在国资法框架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国资监管的连贯、规制和规范和监管半径的简化.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带来的深远而全面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国资财务监管工作也不例外。如何以此为契机,突破传统国资监管方式的制约瓶颈,实现财务监管工作的跨越性发展,是国资监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期,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制度设计,一要有利于支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康有序地发展,二要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优化,三要有利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走向也发生了变化,今后一段时间,国资监管应重点完善国企改革与发展、产权改革与流转、国资监管与营运、国资布局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安林 《上海国资》2008,(3):77-77
虽然《国有资产法》还处在紧锣密鼓的酝酿之中,很多看点还不明朗,但国资监管机构作为出资人角色的定位已非常明确。按照2006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资监管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随着监管企业董事会的建立和完善,它客观上也要求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式和方法,必然不能再沿用那种管理国有独资企业的老套路了,国资监管面临组织再造。  相似文献   

13.
成立7年之后,国资委的触角开始进一步向下延伸,向县级国资扩展。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了全国县级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会议,各省市国资委领导汇集一堂,交流加强县级国资监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国资监管具有制度叠加技术、集成叠加共享、监管叠加服务的特征,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改善委托代理关系等监管问题上具有优势。通过缓解监管焦虑、提高监管精度、扩大授权力度等,数字化国资监管能够实现释放活力效应,巩固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高企业智能化决策水平,增强企业业务创新能力,发挥激发动力效应。作为连接宏观管理和微观主体的物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国资监管形成系统合力的效应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葛能权 《产权导刊》2007,(10):45-46
县级国资监管机构的重要职能是,代表县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县属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国资监管机构所肩负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如何履行县级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已成为当前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国资委在国有资产运行中监管功能定位准确,有利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国有资产营运效率的提高,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把握在国资退出过程中管国资的重新布局,在混合经济中管改革推进,在授权经营中管保值增值,在法治中管制度建设,在服务中管队伍建设等5种类型监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创新国资监管举措:变条线监管为条块结合监管,从微观监管转向中观、宏观监管,从传统领域向新领域拓展。浦东新区身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前沿,目前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超过3000亿元,监管企业600余家,覆盖20多个行业,产权涉及国有、集体、股份制等多种性质,国资  相似文献   

18.
刘虹 《上海国资》2007,(8):30-35
股权分置改革迄今两年,国资监管也面临着全流通形势下的新考验,包括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式、国有股的持股方式、国有股权流转管理,以及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等。世易时移,国资监管模式的转变问题在股改两年来不断凸显,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与境内国资的监管一样,对境外国资的监管必须先从"摸底"开始。只有解决了什么样的资产算境外国资、境外国资现在的存量有多少、监管现状等问题之后,对境外国资的管理才能真正开始。但事实证明,"摸底"绝非易事。不仅仅是国企资产境外国资监管的麻烦首先在于谁也说不清境外国资的存量到底有多少。2005年上半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央境外企业和中央企业所属二级以上境外子企业693户,中央企业境外单位资产总额6299亿元,净资产2870亿元,所有  相似文献   

20.
乔琳  綦好东 《改革》2023,(3):46-61
以管资本为主进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为准自然实验契机,运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益效率,提升创新能力,做强主业实业,降低企业风险;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通过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等方式提升国有企业绩效;与较低行业竞争程度以及较小规模的国有企业相比,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更有助于提升较高行业竞争程度和较大规模国有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