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屡禁不止并呈恶性蔓延之势,是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截至2000年末,全国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户,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在这些改制企业中,主要是以破产、分立、租赁、兼并等形式逃废债务,破产是其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企业改制中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一)企业改制中逃废银行债务的严峻形势 企业逃废债务是指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致使金融机构的债权无法实现的行为.企业逃废债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当前金融资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对金融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据统计,截止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中,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据×行广西区分行的调查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该行开户的国有(非国有)企业改制72户,其中逃废债64户,已纠正逃废债落实债权17户,未纠正47户.  相似文献   

3.
1.逃废债面广、量大。至2001年6月末,梧州辖区改制企业为5.30户,涉及贷款本息20.61亿元。其中逃废金融债务的392户,占改制企业总数73.96%;涉及贷本息14.1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69.93%。在逃废债的怍制企业中,国有企业150户,占逃废债改制企业总数的38.27%;涉及贷款本息10.34亿元,占逃废债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71.80%。非国有企业242户,占逃废债改制企业总数的61.73%;涉及贷寺本息4.06亿元,占逃废债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28.20%。  相似文献   

4.
企业逃废金融债务是指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致使金融机构的债权无法实现的行为.目前企业逃废金融债务尤以逃废国有商业银行债务为多.据人民银行总行统计公布,至2000年底,在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经过银行认定的逃废债企业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笔者认为,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产生、扩展与蔓延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法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陆家骝  刘颖 《南方金融》2001,(7):11-12,34
银行业的金融风险具体地表现为不良资产在存在和增加,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产品市场不确定或整体经济大环境恶化以及企业经营不善造成企业借贷款违约;二是由于金融道德风险或企业败德行为而形成的企业故意违约和逃废债。在银企关系中,防范这两类不同性质的金融风险都是银行金融资产保全工作的基本内容。但在有关金融风险防范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讨论的较多的是前一类的风险,而对于金融道德风险问题和防范措施的分析研究则不够系统。企业金融道德风险集中表现为企业利用制度的体制缺陷逃废债。据4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00年末,在中、农、工、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户,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改制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可见企业金融道德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保全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黄毅 《中国金融》1999,(9):29-30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根本上源于商业信用观念淡漠,这是投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截至今年3月末,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商业银行开设账户的改制企业共215910户,涉及银行贷款本息591591亿元。其中有逃废债行为的企业63682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2949%,逃废银行债务本息281808亿元,占改制企业银行贷款本息的4764%。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市场信用破坏,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及银行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相当于一年财政收入的37%。据人民银行统计,2000年底,在五大商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中逃废债企业达32140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逃废银行贷款债务面和数额如此之大,已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要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为此,在今年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金  相似文献   

8.
企业采取违规破产方式逃废银行债务是企业逃废债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违规破产的主要特征是将企业财产变卖后,一次性支付职工安置费用,致使银行债权得不到受偿,大量的银行贷款被逃废。2002年湖南专员办对省工行、农行系统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现状堪忧,亟待解决。一、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现状2001年12月,省工行、农行系统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150.6亿元,其中,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37.1亿元,占改制企业逃废债总额的24.63%。截至2002年9月,省工行、农行系统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151.2亿元,其中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41.9亿元,占改制企业逃废债总额的27.72%,比上年净增长4.8亿元,增长12.94%。二、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因企业在不完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采取非法调账、藏匿资产、虚报负债等手段,造成企业资不抵债的假象,  相似文献   

9.
浅议信用环境问题及其深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用问题及其产生因由 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行为可谓比比皆是.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逃废金融债务,造成不良贷款高位运行.据某省调查统计,在到2001年末改制的62656家企业中,经认定逃废金融债务的有32140家,占51.3%;逃废金融债务本息1851亿元,占全部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2%.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投资管理》2005,(6):59-61
在一些地方,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较为突出,被恶意逃废的国有银行债权不仅数额惊人,而且逃废手法多样,渗透到交易往来的各个环节,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质量和改善经营模式的巨大障碍。在众多逃废债方式中,尤以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方式逃废银行债务所占的比例最大。通过改制逃废金融债权正以其方式灵活、手法隐蔽而被越来越多的逃废债企业所采用,严重侵害了银行的金融债权,给国家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下面,笔者将以一起典型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逃废金融债务的案例来分析现有法律环境下对金融债权的保护,并进一步分析其局限性和不足,为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企在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问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难题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支持企业改制与维护金融债权的统一性 ,并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改制逃废债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逃废债是企业产权明晰化内在要求的必然体现 ,是企业权衡改制成本与收益后作出的一种利己选择 ,也是企业、银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多方博弈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实现二者兼容性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企业逃废债是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既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又扰乱市场秩序,助长破坏市场信用关系的恶劣风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在上级行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两年多来,经过多家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石家庄辖区维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辖区经各级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确认的445户逃废债企业已有422户与债权行重新签订了认债协议,占比94.8%,逃废债金额26.4亿元,现已落实24亿元,占比91%,企业的逃废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辖内顶风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得到有效制止,银企双方重道德、守信用的良好风气已初步形成,石家庄辖区维权工作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一、对金融债权的冲击.目前,招商引资中对银行最大的冲击和影响就是银行债权如何落实问题.实际情况是在当前招商引资过程中,动作最大、力度最猛的工作经常涉及到企业改制,而企业最大的债权人--银行却往往成为招商引资改制中最大受害及损失方,外来资金的引入对经济发展助推作用勿容置疑,但银行债权悬空,大量信贷资产流失也是令人堪忧,据统计:某县的年以来,涉及各资引资的转制企业达200多户,银行贷款6.5亿元,分别占统计年报口径的70%和全县贷款余额的50%,这部分金融债权落实存在很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4.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已经成为当前金融资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对金融企业改革开放造成了不良影响。企业逃废债屡禁不止和恶性蔓延,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市场信用,危及到金融资产的安全,导致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一问题应引起政府和金融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一、企业逃废债的主要形式近几年,企业利用各种手段(主要是利用改制方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相当普遍。据湖南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债权管理机构统计,截至2001年6月底为止,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目前镇原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不良贷款占比高、乡镇企业贷款占比高、单户贷款占比高,贷款由息率低。截至2001年6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达38.4%,比全区平均占比高出10个百分点。虽然近两年新增贷款中农业贷款占比超过505,但在存量贷款中,乡镇企业贷款仍高达16.7%, 单户贷款比例超过100%的较多,有的高达290%,贷款利率回收率为52.2%。另外,企业逃废债务问题比较突出。据初步统计,全县农村信用社系统逃废债企业达117户,逃废信用社贷款本息2695万元。贷款风险主要有以下七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改制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基本情况当前 ,部分国有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十分严重。就某县的情况看 ,在农行开户并已实施改制的国有企业就有糖厂、水泥厂、纤维板厂、铁合金厂、制药厂等五家企业 ,上述企业在未征得农行同意的情况下 ,擅自进行改制 ,将国有企业对外租赁、部分产权出售或整体拍卖 ,造成农行贷款 3 0 0 0多万元被悬空的严重后果 ,占该县农行贷款余额的 2 0 %。二、改制企业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主要表现形式利用企业改制、悬空逃废银行债务。国有企业通过兼并、承包、租赁、户权出售等改制形式 ,在农行不知…  相似文献   

17.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已成为近年来金融资金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为此,从去年以来,人行漳州市中支指导辖区金融机构、通过采取警告、限期改正、系统通报、联合不发放新贷款、金融机构暂停服务,向社会通报等制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打击逃废债行为仍然事倍功半,截止2000年底,全市共有逃废债务企业742家,逃废银行贷款本息51897万元。在反复调查、分析、探讨的基础上,人行漳州市中支认为企业违规多头开户是企业逃避债权银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方式,针对原有的银行帐户管理办法陈旧,管理目标和手段单一,已不适应当前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该行提出了一种新的帐户理念,即把对金融机构的帐户管理作为切入口,实现银行帐户管理触角的全面延伸,使人行的帐户管理服从和服务于维护金融债权和金融机构的依法合规经营。根据《银行帐户管理办法》、《金融违规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人总行《关于加强金融债权管理,建立防范和制裁逃废债务行为制度的通知》中规定对于逃废金融债权、违规开立帐户的企业,有权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为这类企业办理对外支付和其它金融服务的精神,结合本辖区的实际,制定了《漳州市金融系统银行帐户强制销户制度》,并于上半年在诏安县支行进行了试点。  相似文献   

18.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苏南某市17家商业银行累计发生逃废银行债务事件231起,涉及贷款共计253笔、17.29亿元。其中个人逃废银行债务事件78起,涉及贷款75笔、1.4亿元;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事件153起,涉及贷款178笔、15.89亿元。在逃废银行债务事件中,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属于重灾区,其中中农工建交五家行共涉及逃废银行债务事件119起,共计贷款124笔、8.14亿元,占总逃废笔数和金额的比重分别为49.01%和47.08%;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涉及逃废债务事件79起,涉及贷款共计87笔、6.22亿元。截止2015年末,全市约66%的逃废银行债务事件未能结清。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改制企业在政府行为的干预下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债权保护较难。宜城农行作为不规范改制企业的“重灾区”,资金损失严重。截止2004年6月30日,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2675.3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1.39%,其中因企业破产形成的不良贷款就达22687.5万元,占不良贷款的70%。本通过对湖北凯特纺织有限公司的破产个案分析,以寻求依法管理、加大维权力度、有效遏制其他企业逃废债行为的蔓延之策。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4月初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 ,将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列为“十五”期间要切实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 ,这将为制裁企业逃废金融债务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和舆论环境。依法维护金融债权 ,制裁企业逃废金融债务 ,整顿和规范银行和企业的信用关系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目前制裁企业逃废金融债务遇到一些现实问题 ,操作上困难重重 ,亟需政策的调整和法规的修订。一、制裁逃废债改制企业要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入手在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上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窘境 ,大家义正辞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