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人们的权利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对精神损害提出赔偿诉讼请求的案件越来越多,因此对精神损害赔偿法律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其范围的认定、损害计算方法及原则方面着重探讨了关于侵权问题中存在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并对相关的立法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帆 《企业导报》2014,(5):118-120
在医闹事件频发、医患矛盾突出的现实情况下,《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作出专门规定,较以往的医疗法律法规有了较大的突破与进步。但在实践中仍然有不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部分的亮点与不足,探寻相关司法解释出台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晓飞 《活力》2013,(10):177-177
我国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十问,明确使用了“精神损害赔偿”一词。精神损害是指自然人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而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不安等非物质性痛苦。一、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以下特征:1.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主体是自然人,我国现行法律不支持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因法人没有思维活动和心理感受,无法像自然人那样因被侵权而产生压抑、悲伤、羞辱等情绪。无法感受精神痛苦。  相似文献   

4.
王超  黄尧 《总裁》2009,(11)
精神损害赔偿与神经损害赔偿,作为中英两国赔偿精神损害或神经损害的不同法律制度,各具特点.从权利主体、适用范围、损害事实、举证要求、责任形式等方面对进行比较,分析两大制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罗晓波 《企业导报》2009,(5):151-152
行政权的膨胀造成行政侵权案件的增多,行政侵权给相对人带来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而我国至今尚未有行政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有违建立法治社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抚慰金主要是指人格权受到侵害时所获得的赔偿金额.关于它的算定,除生命健康权外,我国法律对“其它的人身权”在遭受损害时抚慰金的算定方法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对司法实践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法官判案自由裁量权过大和当事人诉讼漫天要价两个方面.因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律,建立我国关于精神抚慰金算定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张叶青  田侃 《价值工程》2011,30(29):270-272
在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体制和具体实践中,存在着鉴定制度"二元化"的现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司法鉴定制度并存,使鉴定产生缺乏公平性等问题。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有学者认为司法鉴定将在医疗损害鉴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医疗的专业性、复杂性和技术性,医疗损害鉴定不是一般法医能胜任的鉴定工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仍是一项可利用的制度资源。文章运用文献检索法,获取近期权威的研究资料和有关鉴定制度的法律法规,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分析。通过论述我国现行医疗损害鉴定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在对我国国情、现行法律体系的分析考量基础上,为我国现行医疗损害鉴定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8.
9.
姚兵 《企业导报》2015,(1):145+94
劳务关系区别于劳动关系,不被《劳动法》所调整,由《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调整。近年来劳务关系中人身损害事件频发,为了厘清其相关赔偿问题,将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梳理,明确其归责原则和赔偿主体。  相似文献   

10.
秦晴  田侃  陈常义 《价值工程》2011,30(18):268-269
本文通过对医疗损害和医疗事故、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分析比较,提出构建统一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为解决现实中二元化鉴定格局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就目前而言,法学界、法律界对于在我国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也初步的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请求的主体以及赔偿标准等问题还未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处理上出现较大差异。对此,笔者拟就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叶国平 《企业导报》2011,(4):168-169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受害人因侵害人的侵害行为导致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减损或丧失,而请求侵害人进行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近几年,当事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案件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我国该方面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法官对该制度理解适用的不统一,导致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本文从其含义、立法现状入手,在分析侵害财产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对赔偿数额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导致侵权行为法并不能使环境损害赔偿有效实现。基于社会正义的要求,应该实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即将环境侵权行为所生损害视为社会损害,通过制度设计,由社会上多数人承担和消化环境侵权损害,并对受害人所受损害进行填补。本文通过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问题进行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分析、思考,认为鉴于该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借鉴国外相关具体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逐步建立由行政补偿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社会安全体制组成的社会化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有效维护受害者、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合法权利,首先要明确赔偿的规则原则,因此本文对产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作以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玉波  张卓群 《企业导报》2012,(10):162-163
此问题已经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将其重新提出本已无多大意义。但是在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仍未对此问题提及只言片语,它的重新研究又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有其哲学和法理基础,在此仅在理论上对该制度的构建进行讨论,首先,确定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其次,解决请求主体问题;最后,构建国家补偿机制。由此,为该制度从理论到现实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婚姻法》第46条新增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一规定适应了我国现实情况下调整离婚关系的需要,在实际审理中的适用也越来越多。这有利于维护婚姻稳定,保护无过错方,制裁过错方。本文对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请求权基础、适用范围、构成要件以及赔偿金额的确定进行论述,同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频繁的大规模侵权问题,已经愈来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难题.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可持续发展的变化下,政府的公共政策倾向于对民生的关注,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因此侵权损害赔偿也应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公共政策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从《民法通则》到缎权责任法》,不到30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不断成熟;在实践中亦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依然存在很多争议和不足。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入手,就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论审计责任及其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恢复审计监督制度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团体,为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坚持原则,运用现代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查出了许多经济工作中的失误问题:如有的属于操作性错误;有的属于工作不慎的错误;有的属于经济犯罪问题──行贿、受贿、贪污、盗窃、挪用等。对于这些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依法处理,使被审计单位认识到知错必改,违法必究,使保护国家资财安全完整,不受侵占形成秩序。笔者认为:审计责任及法律界定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抛砖引玉,以求商榷,达成共识。 一、审计责任的确定 对于审…  相似文献   

20.
牛乐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8):145-146
运行至今14年的《国家赔偿法》,自2008年10月28日至11月30日修正案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以来,法学界的修订建议不断,多位专家表示,若不进行系统性修正,从长远看势必影响法律的尊严与长期适用性,其中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对与物质损害赔偿制度相适应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甚少,存在诸多缺漏。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法律对人权的关注和保障,是社会正义和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