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冬梅 《经济师》2011,(2):40-4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与完美统一,是人类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工科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者既各有其内涵特点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杨晓燕 《时代经贸》2009,(4):176-178
在知识经济时代,当前大学教育存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的状况,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科学与人文兼有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当前,科学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科学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措施加强科学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科学文明重在建设,反对学术腐败,遏制乃至彻底铲除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倡导科学道德、建立健全科学法规,在全社会营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精神     
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含义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又分离又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精神     
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含义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又分离又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文的核心是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理念,是一个地方的“魂”,是凝聚和团结人民实现奋斗目标的理想信念和共同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加快建设文化名市,打造人文桐乡的重点,就是培育和弘扬良好的人文精神。一、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必须正确审视人文精神一是经济视角。从经济层面看人文精神,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育,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经济比较发达、社会事业全面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的发展氛围比较浓厚,就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方面,论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并分析说明了当前要完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基地,高校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文化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程鹏 《经济师》2012,7(3):30-31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宽容精神等方面的内涵。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病以及教育行政化的影响是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对科学精神的人文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了科学精神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在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科学的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史性、时代性的高度论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如何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是当前社会不能忽略的问题,从解放思想、实际建设、教育、宣传研究等方面对其弘扬的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加强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的力度,通过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理性公民,逐步实现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马焱 《经济论坛》2002,(2):32-32
1.诚信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人情、讲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诚信主要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厚薄,信任的中心是自己,然后按亲疏关系像扔一块石头在水中形成了同心圆波纹一样,一层一层向外推,离中心越近,诚信度就越高,离中心越远,诚信度就越低,甚至无诚信可言。在诚信的圈子里,依照“义理”来约束彼此的行为,大家都要讲道理,相互给“面子”,否则会成为圈子中不受欢迎的人。西方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完成了从身份关系到契约关系的演变,是一个重视财产所有权、重视法律契约的社会,社会成员间的诚信主要依据成文的契约来规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内在要求,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构建以弘扬"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15.
杨明 《新经济》2004,(11):1-1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政策框架。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相似文献   

16.
许翼心 《新经济》2004,(11):26-27
随着以意识形态冲突为标帜的冷战时期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以经济全球化为标帜的新时期。而随着以电子讯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许韬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87-187
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确保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05,(9):1-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处在发展中的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崇高精神与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就形成一定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就会形成一定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不论是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而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金融风暴激荡全球,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大力弘扬台州人文精神,对于激发全市人民的昂扬斗志,增强发展信心,积极投入新一轮创业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