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翼如 《西部人》2003,(3):22-23
这是我前两年在北京写下的文字。本意是留给儿子今后看的,从没想到拿出来发表。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儿子“篡改”一节课文———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里,有一段“先朗读,再背诵”的课文:“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我儿子念到这里,出现一个停顿,很快作了如下更正:“我家只有一棵大树,那就是妈妈,我是一只不快乐的小鸟,只能在一棵树上跳来跳去。”“你爸爸呢?”有小朋友问。提起爸爸,这小脸就有一片迷茫降落,只狠狠咬着嘴唇,似乎想咬住一个秘密。“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有一棵快乐草,我会把它送给你,希望你快乐;如果我有两棵快乐草,你一棵我一棵,我们都快乐;如果我有三棵快乐草,你两棵,我一棵,希望你比我更快乐." 呼秀珍,咸阳市道北铁中语文特级老师.47年如一日,没请过一天病假,没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放弃过一个调皮生,没收过学生一分钱补课费.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模、陕西省劳模和陕西省道德模范等40多项荣誉称号,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相似文献   

3.
树与草     
《宁波通讯》2008,(1):63-63
一棵树不幸生长在坚硬的岩石上,它无法长大,不久,这棵树便死掉了。树临死时悲叹道:“唉!我长错了地方,我的一生还不如一棵小草呀!”  相似文献   

4.
李建立 《中国西部》2012,(27):116-117
我常常在有月光皎洁的晚上,到奶奶院中那棵依然茂盛的老榆树下坐坐,月光从叶问探下身子,轻轻地靠在我的肩上,我的心在如水的温柔中茫然无措,有微风从叶稍伶伶俐俐的跨过,叶子颔首低唱……  相似文献   

5.
我的感受:做一棵小草,为大树护根,为鲜花作衬,为大地披绿遮阴。  相似文献   

6.
<正>很早之前,我就听说格尔木这座城市的诞生跟慕生忠将军有关。为了纪念他,几十年后在他工作生活过的那栋小楼四周建起了一座公园,这座公园就叫作将军楼公园。将军楼公园在格尔木这座西部小城已经落成好几年了,虽没有奇花异草,但一棵棵适宜高原生长的树木挺立在公园,与那些镶满故事的雕塑相得益彰,倒也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7.
任小健 《魅力中国》2014,(20):278-278
家里的阳台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植物,一米多高,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闲暇时,我爱站在阳台上,看着它肥硕的叶子,碧绿青翠,很是养眼。有一段时间,儿子也爱站在阳台上看,小小的个子,在这棵茂盛的植株面前,能看出什么呢?连叶子也看不清吧,只能看见树根吧,我暗笑他。有一次,我蹲在阳台上整理东西,偶然间,看见这棵植株的下半部分,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绕绕曲曲,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就好像特意栽培的盆景,很漂亮。我惊奇地告诉儿子,谁知道,他不以为然的告诉我,他早就看见了,原来以他的高度,看见的正好是我刚刚发现的景致。  相似文献   

8.
先锋树     
李丁 《当代陕西》2005,(6):52-52
在我的故乡渭北旱塬,洋槐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树。乡亲们并不知道,它学名刺槐,原产于北美大陆,上上一个世纪后半叶才从岛国日本传入泱泱华夏古国,记得小时候,在我家的大门口就栽着一棵这样的树。树身有碗口粗,两三丈高。天热时,大人在树下歇凉,我则和小伙伴在树下嬉戏打闹。  相似文献   

9.
“好大好高的树啊,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树。”“要五六个人才能抱住,真的是名不虚传。”近日,笔下乡采访,在贵州省松桃县石梁乡石梁村,数百人围着一棵大杉树议论不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浪漫而又个性十足的西宁女孩,1998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因托福分数较高,有幸被柏林大学录取。 德国的物价很贵。一棵半斤左右的生菜,价格竟然是3-5马克,折合人民币就是14元钱。六七棵比我的小指头还细的小葱捆在一起卖3马克,平均一棵小葱价值人民币约2元钱。一件米黄色风衣,标价2000马克,也就是整整8000元人民币!所以,在这里生活开支很大,生存相当艰难。  相似文献   

11.
正人在漆黑之夜行走,容易迷失方向。人生之路漫长,很多人在行进途中,虽有阳光相伴,却照样迷失,这是为何?不久前,在一个"难得浮生半日闲"的周末,我回故乡小住。夜晚,凉风习习,于是我披衣而起,离家漫步。走过里弄,穿过小巷,来到村头,发觉那棵老槐树上依然挂着一盏光芒四射的电灯!我不由心存感激,倍感亲切。遥忆孩提时代,依然是这棵老槐树,依然是此处灯光,照亮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回家,心中常存温暖、感念之情。很久以前,这棵老槐树上是没有灯的,直至遭到一场重大变故,我爷爷突发奇想,在村头高高的老槐树上悬挂一盏马灯!原来,我的村庄紧靠仙人  相似文献   

12.
朱国良 《浙江经济》2014,(11):63-63
我有一亲戚,种桃是好手“,桃三李四杏五年”之类的谱儿与种植经熟谙得很。有年初夏,我们去他那里玩儿,只见这老倌拥有的一片桃林已是硕果累累、瑞气盈盈了。恰遇他挥汗刨一棵大桃树,我惊讶。  相似文献   

13.
丢失了什么     
小时候画画,本意是想画一棵遮天蔽目的大树,由于不懂比例,大树画成了一点点。太阳、房子、河流在纸上却占了很大的位置,大树反而被淹没了。我记得为了修正纸上各景物间的大小比例,有时我们要花好多精力。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06,(7):48-48
也许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心浮燥的社会,除去党政干部外,很多人不知道党校是干什么的——说它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却没有显赫的权力运作:说它是学校,又没有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光环闪烁,没有硕导、博导等威望名声。在这样一个学校里当老师,更显现了她的平凡和寻常。惟其如此,她说自己只是一棵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小草平凡寻常,我们党校老师就是这棵小草。但我们从不烦恼,决不自卑,恰恰为小草而自豪,为党校教师这一称号而自豪!”当我采访郑湘娟教授的时候,她如是说,言语中充满自豪,眼神里透着自信,从中我感受到她一步一个脚印取得成功的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15.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3,(11):55-57
虽然位于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入海口,但在人们的记忆里,宝山素来与钢有关,缺少绿色。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只是道路两旁的一棵棵行道树。  相似文献   

16.
1989年6月的某日,我参加总后勤部举办的“青藏线文学创作笔会”,在高原奔去走来地颠了一圈后,落脚在格尔木写作。那天早晨,我清醒地踏着这个城市早早响起的车笛声在望柳庄前散步。我很喜爱沉睡初醒的格尔木早晨,长一声短一声的车笛只会增加这个边城的幽静。夏风把天空打扫得干干净净,远处的昆仑山纹丝不动地卧在蓝天下,草原和戈壁相间着铺展在山前,早起的几只鹰在蓝天下慢条斯理地划着十字。牧羊女赶着一群羊边走边唱着草原的歌儿,引诱得离我不远处的一块卧着的石头仿佛也要忍不住地站起来去吃草。对这些我此刻似乎并没多大兴趣,而只是在望柳庄前寻找。是的,我要寻找。寻找只要我来到这个城市就不得不找的一棵树,或者说几棵树中的任意一棵树。我要从一棵树走进一个人,再从这个人走进一座城市。这棵树就是慕生忠将军当年栽下的那棵柳树,那棵曾经挂过他的马灯那棵柳树。我深深知道我在高原已经走的路远远不及未走的路。这棵我找了几十年一直未找到的树就是证据。但是我也清楚,在将军离去的这些年,它一直吮吸着昆仑山的雪水年年月月地成长着!像阳光一样洁净。我怀念这棵树,要找到它,哪怕它只给我一片叶子,那也足以让我跋涉世界!我在寻找那棵树。  相似文献   

17.
我常常梦到一棵沙柳。这棵沙柳,生长在敦煌鸣沙山下,树身歪扭蟠曲,树皮皱裂粗糙,树顶粗而圆,像个鸟巢,从这里向四面八方辐射出一根根紫红色的柔韧修长的枝条,在风沙中婆娑起舞。伴着树影,就会出现一个人影,一个高大的西北汉子,张凤山。 二十多年前,我在敦煌做新闻工作时,经常下乡采访,交了许多基层的朋友,张凤山即是其中的一位。认识他的那天,同时也就认识了这棵沙柳。 那时张凤山在敦煌县赫赫有名。他是敦煌城南杨家桥公社鸣山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是一位治沙能手。 第一次见张凤山,是在一个初春的风沙天。我逆着扑面飞沙骑自行车从县  相似文献   

18.
昨天我经过学校花园,蓦然发现水池中的假山上长出几棵小树,其中一棵有米多高,峭立于石山之顶,寒风中昂然挺立。我看见了美,看见了小树的坚韧和顽强。赶快带学生来观赏,他们没有我预期的那般惊喜、兴奋,而是目光平淡,不以为然,这不能不说是我教育的失败。我们学校的前身,是城南书院旧址,创办人为  相似文献   

19.
大树理论     
佚名 《中国集体经济》2014,(23):118-119
<正>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二个条件:不动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最终成就大树。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廷伸。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功,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20.
大梅山老梅     
很早的时候,鄞东大梅山的梅仙岩上,有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梅树。这棵大梅树的来历是:据说大禹治洪时来到这里,一时找不到吃的,就摘了些野梅果子充饥,没想到他吐在地上的梅核子,后来竟长出了一棵梅树苗。小树苟见风就长,见日就大,不上三个月,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