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 俄罗斯亚太战略 (一)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基本方针 《21世纪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21世纪俄罗斯应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利用其东部--西伯利亚与远东地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受美国“重返亚洲”和亚太地缘格局变化的影响,俄罗斯亚太战略在其“欧亚并重”战略全局中日益凸显.其突出特点是,顺应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吸引亚太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带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加大在东部地区的军事投入,以形成平衡机制应对亚太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积极参与构建亚太安全合作机制,保障东部地区的稳定;积极开展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活动,加强与亚太主要力量的合作,为恢复世界大国的影响力提供战略支撑.俄罗斯亚太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及其未来走向,成为影响亚太局势和中俄关系值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机制不断深化发展,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日益复杂,美国主导的TPP与东盟主导的RCEP由于本质的利益冲突与目标差异,两者的博弈一方面给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在两者博弈背景下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增加自身在亚太区域的话语权尤其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借鉴整合前人研究的模型结果,分析TPP与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中国经济福利的影响,从而为中国在此背景下的战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天 《商业研究》1997,(7):47-48
美日两国是经济发达国家,对亚太地区有巨大影响力,因此,美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就成为影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 近两年来,亚太地区局势发展中的一些特点令人十分瞩目。亚太经济在经历了1995年的调整之后又恢复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亚太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出现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亚太国家之间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安全方面的对话与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亚太地区局势中的这些特点进一步增强了本地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近年来对亚太地区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俄罗斯对外战略中“东方外交”的色彩正变得越来越浓。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事务,既符合其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亚太国家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区。它不仅幅员广阔,而且资源丰富。远东地区北临北冰洋,东濒大西洋,南与中朝接壤,隔海与美日相望,是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一方面,由于地缘优势,俄远东地区便于与毗邻亚太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参与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分工;另一方面,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俄远东地区对外国投资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经济转轨以来,俄远东地区把发展外贸、吸引外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变经济结构,促进工业现代化,加快向市场经济靠拢的重要措施。一俄远东地区与亚太国家的贸易现状自从20世纪末俄罗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其与亚太国家的经济联系日趋活跃。1999~2006年,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21%,而1992~1998年仅为4%。2006年,俄罗斯与亚太国家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的17.2%,而苏联20世纪80年代这个指标仅为10%。在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经贸联系中,俄罗斯亚洲部分,尤其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做出了突出贡献(见表1)。在苏联经济框架内,远东地区一直是全苏的原材料供应地,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产业部门是能源、森工、渔业和军工生产综合体。对外经贸合作成为补偿远东地区落后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基本举措。由于经...  相似文献   

7.
北京APEC峰会硕果累累,“政治”、“经济”双轮驱动,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会议结束不久的G20峰会再次彰显了北京APEC峰会的巨大引擎之效。从总体上把握北京APEC峰会的主旨,有助于洞悉未来一段时期,亚太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与趋势,全力深化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战略的实施,以引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为世界经济发展做贡献。一、顶层设计思想国际一流水准,以一体化思想奠定亚太合作根基与方向。在11月10日亚太工商界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凸显了本次峰会顶层设计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实现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沿,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机市场》2013,(12):59-59
11月18日,联合国亚太地区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在曼谷召开亚太农机检测网区域决策者圆桌会议,来自中国、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欧洲农机检测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亚太地区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等国家和机构的数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后冷战时期俄罗斯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从政治和经济层面对俄与东盟的关系进行分析,对中国参与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亚太地区双边贸易协定的兴起与演进形成当代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阶段,其意义和影响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分析工具,对亚太地区双边主义兴起的动因进行剖析和评价,指出亚太地区双边主义的形成是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约束下,选择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贸易政策的必然结果。中国应积极参与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发挥先发优势,谋求以我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协调国家战略与地区战略,平衡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和澳大利亚经济关系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在双边层面上,中澳双方经济合作的结构需要优化;在亚太区域层面上,双方需要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协定"(RCEP)的实现,同时要合作推动亚太地区的结构改革,促进亚太一体化。此外,中澳双方需要增加战略信任,规避区域安全冲突。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当下,亚太成为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域内各国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多边贸易协定,推动经济一体化。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第二大经济体,必须制定中国版的自贸战略,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主义与区域贸易主义并行发展的实际出发,阐述了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安排的发展和中国积极融入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安排的实践以及上海在亚太区域贸易安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已被提出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区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开展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已为整个亚太国家所认识。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以来,在它及其它亚太组织的积极推动下,亚太一体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4年11月茂物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在2010、2020年逐步实现区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标志着亚太经济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亚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已成为亚太旅游发展的一个增长极。亚太旅游和谐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凭借其强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带动区域内其他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应构筑亚太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形成完善的旅游协调体系,实现中国在亚太地区中的主导地位,推动和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5日,即亚太经合组织(APEC)符拉迪沃斯托克峰会召开前夕,普京就已经指出:“全面走向亚太地区是俄罗斯未来成功贸易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东移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北部地区与俄罗斯内路相连,而且中俄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已不再是中俄两国的主要矛盾,进入2000年以来,中俄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两国之间的贸易额翻了几十番。适逢全球经济进入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峰时期,中俄两国之间更应该顺应潮流,进一步缔结良好的友好合作关系,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俄罗斯扩展市场和战略空间、促进能源出口多元化、带动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然而,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开放自由贸易可能冲击俄产业结构、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有待加强。长远来看,俄罗斯融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4)
2015年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的第26年,距离实现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缩小亚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实现全面发展的茂物目标第一个时间表到期也已经过去了5年。但是,发达国家2010年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和开放的目标仍未实现,实现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的自由和开放第二个时间表也即将在2020年到期。APEC虽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具有宏大而又极富前瞻性构想,但是却得不到有效执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缺少一个统一的开放过程具体设计和标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1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这一APEC长期目标的路径仍在亚太区域内存在着很大争议,区内一些国家为在亚太经济合作中把握主导权也出现了激烈的争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作为"轮轴"在亚太范围内自贸区建设的贸易增长效应,根据1992~2014年中国与亚太地区2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和资料,利用面板数据并结合引力模型分析其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亚太地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双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且效果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然而,中国进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增加而不显著。中国应该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寻求更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市场,扩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范围,建立更有利于双边贸易共同发展的自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