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平度市“两田制”改革试验及其初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5万亩,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全市共辖45处乡镇,1791个行政村,35万户,131.3万人口,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2.1亩。四年来,平度试验区从土地制度的改革试验入手,推行了以“划方招标、竞争承包”为主要内容的“两田制;并相继进行了土地承包管理、农村积累、农业服务、基层组织等配套制度建设建立了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一整套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逐步落实,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打破了传统的、落后的、封闭型的农业经济的旧模式,冲出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管理的老框框。农业经济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封闭型生产向开放型生产转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业经济责任制在农村各地普遍实行,新的农业经济形式——合作经济(各种经济联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它适应了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以平分土地,户户承包为重要特点的联产承包制在土地经营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主要是承包了土地的农户对所承包土地的利用率还不高;土地在农户之间还不能伴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得到相应地转移与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体制和流通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商品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农村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主张彻底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土地入股,成立乡级或县级的土地经营管理公司。现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第一,现行土地管理体制限制了生产专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大多数农村目前实行的土地管理体制是;土地归集体所有,划为小块平分到农户生产经营,并不许买卖。这种  相似文献   

5.
固原地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全区耕地面积686万亩,人均5.25亩。长期以来,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条件极差,加之交通闭塞,以及历史遗留的种种原因,这里经济、文化发展十分缓慢,群众生活极其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固原地区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部分群众的生活开始有了可喜的改善。但是由于生产的底子薄,基础太差,总的看农村经济发展的步子缓慢,贫困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正如胡耀邦同  相似文献   

6.
去秋以来,四川省什邡县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深化改革,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即由集体把承包地划分为口粮田和租赁田给农民耕种,今年上半年“两田制”已在全县1/3村、组推开。 一、“两田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土地承包新形式 该县1982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绝大多数农民把土地作为赖以谋生的基本生产资料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农民能够接受的办法是:土地好坏搭配,按人头平均承包;农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构成的多元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现在仍以行政手段继续推行“两田制”,我们对此提出质疑。事实上,“两田制”在现阶段已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土地制度建设上的实质性矛盾和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对此有必要作出反思。现根据我们的粗浅认识,对“两田制”问题提出的一点异议。一、“两田制”在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1.地块零碎难于扭转。原划分的承包地块已经过于零碎,现又再划分为“两田制”,则更使承包地块越划越小。“两田制”:一是  相似文献   

8.
所谓“两田制”,即将农户联产承包的集体耕地,一部分作口粮田,一部分作商品田(或称责任田,机动田)。当前,不承认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或生产条件,这是不切合实际的,但究竟一个人一个生产周期需要多少亩耕地才能赖以生存或生活呢?实际调查表明,在人平二三分地的情况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仍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当前农村事实上客观存在着完善耕地承包办法,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选择机会。研究土地承包办法,既要承认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的现实,又要考虑如何做到两个有利,即有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逐步集中;有利于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土地“两田制”要首先  相似文献   

9.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根据家庭承包制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局限性,从完善家庭承包制,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目标出发,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延长土地承包期(如15年、30年不变),人口增减都不调整土地面积,经过发包单位同意,农民可以把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或抵押。这种做法有利于农民节制生育,寻找新的职业,向非耕地农业和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向小城镇移居;与此同时,促进土地相对集中,逐步发展规模经营。二是将家庭均包制改为自愿投包制。这种办法的特点是:土地承包期比较短(一般五年左右),把市场竞争机制引进承包制,通过定期投包,使土地不断增值。三是集体向农民“反承包”和“租赁”承包土地,或让农户以承包地参股分红。这种做法,使承包户得到一定的土地占有权益,乐于将一部分承包地转让出去。四是实行“口粮田”均包,“责任田”投包的“两田制”。这种办法可保证农户的口粮供应,使一部分土地能够统一开发利用,实行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新洋农场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出了新洋模式的“两田制”,即“多数人种少数田和少数人种多数田”的双层经营、统分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两田制”的实施,使农场的科技、管理、种子、农机、生态等优势充分得以发挥。但是这种模式仍然由农场预先垫付生产费和生活费,造成了大队对农场的依赖性,这在农业受市场和自然双重制约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农场的风险日益加大。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结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新洋农场进一步深化“两田制”改革,实行土地租赁经营,创办联合式家庭农场,全面推行机耕队改造,促进了农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以“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户获得了发展生产的基本权利,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向改革的深化,要求农户的地位从生产主体转换为市场主体,成为拥有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具有独立人格的农村经济的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12.
第一步农村改革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实行责任制初期按人(或人劳比例)平均承包土地的做法,造成了地块零碎,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较大规模,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他们主张将土地向部分农户集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近几年来,在我国许多  相似文献   

13.
蓬溪县赤城镇五村四社,1988年开始实行"两田制"收效显著,值得推广.该社实行"两田制"的具体作法如下:1.坚持四条原则.一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原则,用生产力标准检验全过程;二是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原则,保证土地管理大局的稳定;三是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不搞一阵风、一律化;四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农户长期使用的原则,促使其对土地的投入,推动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2.坚持两田分离.(1)口粮田实行永久承包制.全社旱地141亩,作为口粮田,实行集体所有,长期归社员户经营使用,生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孙娅范,余海鹏土地制度是农村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世界各国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以集体所有为基础的“两权分离”上地制度,农户获得了土地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与功能发挥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要求之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这就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问题,作为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一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成效最突出的有两大亮点:首先是,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同所有权分离,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营管理》2023,(10):18-19
<正>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以入选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面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实现农村土地“集碎为整”。通过改革,全区66196户农户的36.22万亩承包地,由原先的19.75万块合并成4.08万块,新增高产田4.2万亩以上,土地流转率由60%提高到78.6%,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有力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相似文献   

17.
稳妥推行“两田制”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共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委富春江镇人民政府一、粮田为什么要实行“两田制”十多年来,家庭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土地以大包干的方式平均分包,实质上是“均田制”。随着二、三产...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产出高效益,则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命根子。那么如何使土地产出高效益?天津武清区南菜村镇南陈庄现有人口1800人,可耕土地3860亩。过去实行的是双田制,基本上是以工补农。村集体每年要为农业投入水电、耕种等费用40多万元,分到村民名下的那部分口粮田也因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没有为村民带来更大的效益。如今,沿袭多年的双田制就要到期了,村里原打算把土地平均分到农户,可南陈庄村民却意识到:分散经营形不成合力,种啥都不成气候,也不利于机械化耕种。怎么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郊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全市已有75%的平原村和60%的粮田面积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规模经营。主要经营形式有农场经营、责任到劳;专业队管理、承包到劳;专业户承包和农户联合承包等四种。京郊专业化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人们主观臆断、随机选择的结果,而是郊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合作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三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广州农业三次转型的成因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州农业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实现了三次转型,不仅大大增强了农业在广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的地位。而且还对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一、由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以后,广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深刻变革,农民得到了土地等农业资源的经营自主权和大部分农产品的自由处置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这一次制度变迁也正是适合当时的广州农业的传统技术条件和技术基础的,广州农业实现了由恢复到增长的发展过程,到1983年,广州农村包产到户的农户已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