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佩民 《浙商》2009,(11):53-53
浙江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的要求极高。那我们浙江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怎么办呢?剑走偏锋!比如核电,今后几年国家对核电投入非常大。我们的发展思路不能跟大型的国有企业碰撞,浙商要参与的主要是核电的零配件,在这上面寻找我们的机会。潮汐发电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领域,中小型的水电发动机和蓄能这块产业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对浙江企业都有很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属于新型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来说有着重要价值,是改善能源不足,带动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新能源科研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缺陷,不具备有效的控制监督,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效率。所以文章对新能源科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情况、有关影响因素、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作用、具有的不足展开深入探讨,制订改善措施,可以为新能源科研企业改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董涛 《科技转让集锦》2014,(12):149-149
我国的煤矿绝大部分都是瓦斯矿井,瓦斯的排放是煤矿企业的关键环节,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抽采瓦斯,就会给煤矿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瓦斯也有它的实际用途,如果能对抽采出来的瓦斯加以合理利用,就能提高煤矿企业的实际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是传统能源拥有大省,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人才优势。但也存在新能源产业总量偏小、产业集群内部发展不平衡、新能源企业融资较难等问题。甘肃省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受资源、核心技术自主拥有不足、新能源产业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顾虑、新能源企业建立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但在环境影响和能源枯竭需要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有相关政策的扶植和帮助,有比较丰裕的太阳能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等新能源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甘肃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创新螺旋互动模式,并通过完善的政策引导、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构建区域公共创新社会网络化体系、建立"共建同享"的产业园区管理模式以及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等措施,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生物能源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绿色可再生新能源,但其污染排放及社会责任问题日益严峻,所以,开展对生物能源企业污染排放及其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能源企业的概况;其次给出了生物能源企业污染排放的现状;然后分析了生物能源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2014,(12):13-13
三年前,公司翻译了《掘金绿色投资》一书,介绍了新能源产业投资的机遇与风险。一方面,书中乐观地预测可替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永不衰竭的趋势”.其产量预期会有指数级的增长:另一方面,作者认为虽然绿色技术肯定会在10年内成为一个巨大的成长性行业,但也绝非该领域每家公司都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新能源产业经过了前段时期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投资狂潮后,进入了低谷,有的企业出现破产,有的企业在经营上举步维艰,一些企业主甚至悲观地说中国新能源产业寒冬已至。中国在新能源项目方面的投资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实际效果是否理想?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最近备受热议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前景如何?城市要怎样做才能科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通常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等。这里的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叫新能源产业。就我市而言,新能源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并不早,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通辽市“发挥优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新能源产业以风电为代表发展迅速,从2007年风电产业破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与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持续,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满足世界对绿色能源的更高需求,中欧对能源转型的共识日益增强,绿色转型已成为中国与欧盟新时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面对全球绿色转型新格局,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全面拓展企业国际化战略,出海欧盟市场时则需要重新考量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风险防控和运营管理等问题。本文从欧盟政策监管、技术标准、产业链和环保主义等层面分析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出口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政府、行业和企业合力构建稳定的海外营商环境,规范企业经营风险,健全产业体系,优化企业国际化布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资源。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来说,我们可以把能源分成两大类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传统能源大多是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会产生严重的污染。相对传统能源而言,新能源是种绿色能源,污染少,很多都是可再生能源。现如今,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是各城市重视的问题。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带来了新问题,企业云集,缺乏有核心竞争力企业,产业污染严重,缺乏关键技术,产业人才的缺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搭建规范产业体系,打造国内知名新能源企业,生产技术创新,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人次培养制度,增强研发能力等方面着手,探索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威 《中国电子商务》2013,(13):221-222
传统的能源在不远的将来面临枯竭,能源短缺日益成为困扰各国的严峻问题,在此背景下,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代表了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能源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关注。我国作为能源短缺的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下,新能源企业发展迅猛,也受到了投资方的青睐,但现实中,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却面临很多问题,很多企业缺乏良好的会计核算,导致了不少问题,如不计产出的盲目投资,导致企业难以持续发展、引发严重的财务风险、资金使用不合理、甚至浪费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会计核算制度,并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参考的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一、做到产业安全,要有区别地保护自己的产业和经济领域 如对能源、国防、核心技术、信息等领域,要进行产业保护。能源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安全,对于能源,要有战略储备,要开源节流,要形成能源安全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信息领域,如国防、机密性的行政公务和金融系统的软件开发,办公系统等等,都需要有国产的软件和设备,以保证这些方面的安全;对航天、军事等方面的技术,也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开发。另外,一个国家,即使一些竞争型产业,也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否则在国际贸易中附加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3.
《商》2013,(6Z):1-1
财务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有五大问题必须予以注意。 财务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力,企业很多成本将会上升;销售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应收账款、坏账、呆账、死账的问题;会造成资金周转率下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会降低,得不到最大的回报成果;还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上升。总之,各种潜伏的危机、巨大的财务漏洞,都有可能拖垮整个企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之中贡献颇多,并且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治理规划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 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与更加强烈的市场需求给新能源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力的考验与挑战,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融合,以适应市场的竞争与业务的延伸,是目前大多新兴产业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新能源投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据此,文章将以业财融合对于企业的积极影响为切入,探讨业财融合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简称CBM)是指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与煤炭资源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也称煤矿瓦斯。煤层气属于国家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发展的新能源。目前国内大部分煤层气企业处于勘探阶段或者刚进入开发阶段,因此,勘探阶段的会计核算、勘探期转入开发阶段时点如何界定等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煤层气行业与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开采在工艺、生产等方面有相近或类似之处,为此,可以借鉴石油天然气的核算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3-45
在历史上,巴西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然而,到2006年,巴西却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一巨大的转变要归功于其大力发展以生物燃料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如今,巴西在新能源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受石油危机威胁的日子已成为昨日黄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经是全球著名汽车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在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拓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出台的《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给在我国中外汽车生产企业设定了15道准入门槛,要求准入企业必须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这为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借鉴价值、质量和水平,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广西发展新能源产业战略研究及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西生物能源产业技术近乎空白的状况,认为发展新能源产业技术是广西发展新能源产业不可逾越的一个门槛。文章由广西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战略构想切入,通过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导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意图。从能源的全局立场和顶层设计出发,突出经济性和树立能源商品化的市场观念,分析能源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可行性。抓住广西物质性能源严重不足高度依靠外来的要害,提出广西新能源产业的主流应当是物质性能源的大规模生产,协同发展其他新能源和节能,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是大规模生产可再生的物质性新型替代能源,逐步解决广西能源问题的近忧远虑,还输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能源技术、标准和专利、设备和能源产品,在国内乃至在国际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中拥有一席之地和相应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清洁能源电力项目海外投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其中很多集中在清洁能源领域。清洁能源是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排放的能源,其分为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的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和非可再生的以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核能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不断创新,在国内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电力的同时,海外投资清洁能源电力项目也开始风生水起,发展势头良好。投资国家涵盖很多非洲国家及巴基斯坦、缅甸、南非、巴西、加拿大等国家,惠及亚洲、非洲、拉美洲、欧洲与大洋洲区域。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清洁能源电力项目海外投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散和降低海外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为了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大部分能源公司对海外项目投资尤为重视,掀起了一股资产并购及投资的热潮。一些资源类型收购在短时间内不开发不急于获得生产效益,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国资源的储备,实施国家战略部署。但是有部分能源投资项目在投资成功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运营成本、审批障碍等。基于此,本文就对境外能源投资项目的商务架构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