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确认和保障农民工劳动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本文对直接援引宪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的必要性进行探析,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的宪法保护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劳动权受侵害的现状,为社会和谐创造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歧视性招聘广告作为我们社会的一大顽症,不仅在以公开的方式挑战社会平等秩序,而且还直接侵害了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劳动权,必须加以治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其涉及多个法律部门,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这一系统的基本构造应该是: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用工歧视标准;以广告法为主体,通过扩大广告法的适用范围,建立招聘广告的审批制度;通过适当调整劳动仲裁以及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实现权利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3.
形式平等被狭隘地理解成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在实践中,平等实际上等同于反歧视.这种平等观在当下中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克服这种局限性,必须重塑国家的力量,使之成为平等社会的主要监督者和保障者.  相似文献   

4.
劳动权是关系到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宪法权利。人类劳动也是财富新价值的最终来源,保障劳动权即是从根本上进行税源的保护。劳动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这决定了国家一方面应当自觉限制征税权,防止因税收的课征侵害劳动权,另一方面也应当透过税收利益的诱导,为劳动权的实现创造适当的环境。这在当前的立法中已有所体现,但对工薪所得的过高税负、劳动力维持和提高所发生的费用在税法上的忽视以及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的税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扭曲了劳动权的实现。因此,尤有必要具备考察劳动权的具体权利内涵及其特性,对相应的税法规则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5.
就业歧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侵害了广大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机会,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结合具体国情,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该法应当明确"就业歧视"的内涵与就业歧视行为的法律责任,完善受害者的法律救济途径;同时建立与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执法规则与司法规则,如设立禁止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构建和谐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6.
劳动权涵义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动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劳动权的主体是自然人,客体是劳动力,义务相对人是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内容包括工作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劳动福利权、参加和组织工会权、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处理权。劳动权具有综合性、复合性、个体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欧盟的统一领导和严格监督下,欧盟各国已经建立起了层次分明、比较完备的反就业歧视体系,反歧视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欧盟已被视为世界范围内反就业歧视的典范,对欧盟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可从中找到中国在"反就业歧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劳动权     
劳动权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支配自身劳动力,并要求国家或社会为其提供劳动机会的权利。劳动权具有综合性、法定性、个体性的特征,其内容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权等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9.
小案例、大学问。经济学家张五常老先生为了弄清经济学中的几个问题,曾在香港街头摆摊卖了几个晚上的盆桔,终于澄清了一些经济学中容易误导人的观点,并写下了著名的经济学散文《卖桔者说》。本文通过观察旅途中袜贩的推销技巧,发现袜贩是巧妙地运用了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策略,最大程度地侵占了消费者剩余。并且想到了企业应该如何从"坐商"走向"行商",从而利用好价格歧视策略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清洁工"受社会职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这一收入弱势群体所做出的社会贡献与他们得到的社会尊重相匹配吗?他们应该得到多大程度的社会尊重?笔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经济学思考.本文在文献回顾与综述中通过回顾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着重强调了新旧福利分析工具并给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伯格森、萨谬尔森的福利经济学观点以及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福利分配政策,其次提出社会精神福利定义并导出社会总福利效应扩大化的问题,而后通过福利分析工具论述简单劳动在增进社会总福利方面与复杂劳动的对比度,再采用边际效用递减律分析方法建议政府针对"清洁工"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最后通过区分"增进社会福利水平"和"创造社会价值"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初步回答了上述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劳动就业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而我们因思想上不够重视招商引资中的就业权保护,加上《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及外资并购的法规对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的保护存有瑕疵,使外资在并购中肆意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应制定统一的《并购法》,修改上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目标企业被外资并购后职工劳动就业权不被侵害。  相似文献   

12.
就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两权分离是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而两权走向结合则是建立所有者与控制者共赢机制的必然选择。并且认为,股权激励可以减低代理成本,促使代理人行为长期化,是现代企业普遍遵循的管理法莉。其政策含义在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薪酬模式,给经理人以股权,将股权与年薪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利问题,农民权利问题是一个人权问题,人权问题是一个宪政建设问题。保护农民权利应从宪政的理论框架和制度安排下寻求方案,这就是以宪政的力量抹去错误的农民身份特征,还农民身份以公民身份,切实有效地参与到国家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去,成为既当家又做主的共和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出发,多角度评析当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综合效用,认为: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民增收;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能够强化地权的稳定性,减少土地调整频率,发挥土地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作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存在的现实缺陷,我们一方面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和各项流转方式、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范围、明确流转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农村土地市场,缔造中介服务组织,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建立"流民潮"防范机制,保持社会稳定。坚持这两方面改革的同时推进,有力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发展,对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互联网上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本人认为首先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而对侵权受害者则要看其具体情况,当受害人发现网络上侵权行为时,应当进行必要的提醒,如果因受害人对自己利益保护疏于注意而未尽提醒义务,则应当相应抵消或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一半权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而提出的新的权利主张,它分为公民环境权、法人环境权和国家环境权三种,各有其内容。我国应从法律上明确环境权的概念、充实环境权的内容,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传统的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女性劳动的劳动权益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下岗女工”作为劳动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安宁、经济发展的大事。本就这类女性劳动的现状、劳动权益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采取的对策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希望这些社会的弱势人群得到更为完善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有部门改革的顶层设计,绝不是简单的私有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国有生产部门改造成类似于私人生产部门的利润机器,探索落实“社会性”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面。社会生产部门具有不同于私人生产部门的根本规定性。私人生产部门的本质属性是生产利润,经营实体只是实现私人财产积累的手段。资本愈积累,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权和消费权被剥夺的愈严重。与之相异,社会生产部门的本质属性是实现社会需要和社会利益,经营实体既是为了给普通劳动者提供劳动权,也是为了给普通劳动者提供消费权。  相似文献   

20.
从平等权利、社会成本、社会福利等角度,思考城市劳动力市场保护政策目标和假设对更大范围的社会系统所造成的影响。指出城市劳动力市场保护政策的代价是造成社会经济分工不足、人力浪费、效率低下、增长迟缓和失业严重等问题,中国必须尽快从二元就业走向现代化就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