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宋偏安江南,却造极中华文化。其都市旅游也是中国古代旅游的典范。通过分析宋人笔记,认为:都市旅游的兴盛是以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为前提,帝王贵胄“与民同乐”的思想为都市旅游提供了保证,而宋人本身的娱乐精神则是都市旅游繁盛的根本。对其繁盛原因进行探讨,有利于认识中国古代的旅游文化和传统,为当今的旅游研究提供一点现实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吕俊教授和侯向群教授在2010年《中国翻译》第一期刊登的题为"范式转换抑或视角转变"一文中提到,站在文化学立场的某些学者批评了以文本和语言研究为重点的译学观点,并指出文化转向只是开辟出了一种新的视角,难以引发范式革命,即真正发生文化转向。其中稍有对文化转向的一些误解,文化转向也可被看作是一次范式革命,但文化范式并没有完全否定之前的语言学范式,并且这两种范式应该是互补互融的关系,这样会更有利于翻译研究的发展以及翻译研究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3.
现代旅游地名是旅游发展加速背景下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是旅游目的地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之一,在市场经济、大众旅游、城市企业主义等时代背景中表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地名的符号资本引发了利益相关者的争夺,从而引出地名资源的旅游开发、管理及其影响,城市更名、地名争夺及其社会响应等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概述近30年来旅游地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其次指出批判范式对旅游地名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具体国情,对批判范式进行相应改进,提出可拓展的研究议题与可借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制化教师教育始于清末,从文化及"范式"的视角看,大致经历了四次历史文化范式变型,亦即为我国教师教育以"西化与国际化"为发展标准而逐步塑型文化范式的进程。当下我国教师教育文化范式正成型为以西方文化特征(模式化、标准化、专业化思维为基质)为主的文化范式,其间,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日益式微,"师范教育"文化特质逐渐消弭。基于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尊和文化责任,新世纪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则应注重"本土化"或"中国化"的文化范式建构,在教师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师范教育文化基因"而培育我国新型教师教育文化范式。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竞争力分析范式的研究现状,并在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范式,并对山东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期望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许多外国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个关键因素。有效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符合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和动态过程,是随着旅游市场与技术环境、旅游产业发展阶段、旅游经济增长等变化而变化的。现有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研究截面的成果不胜枚举,然而,涉及旅游产业系统内部演化作用机制与规律性的研究成果尚处于前范式阶段,鲜见从系统科学与演化经济学视角去探寻旅游产业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文献。本文按照先归纳后演绎的逻辑思路,首先将旅游产业视为一个复杂演化系统,采用动态、非均衡的观点审视其演化基本内涵、特征;其次,以科学研究范式“三论”为索引归纳并演绎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变迁本质、特征与机制;最后,基于旅游产业系统构成要素耦合关系逻辑推理探索未来研究进路并尝试构建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周期概念模型,以期推动旅游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回顾劳动经济研究的历史,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似乎一直主导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但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对劳动经济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通过比较制度经济学范式和主流经济学范式的两本经典教材,结合对劳动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研究,可分析两种研究范式下劳动经济学的不同。劳动经济学发展至今,是一个见证制度经济学范式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衰落、主流经济学范式逐渐取而代之的过程。它验证了“科学进步”的过程理论。同时,在未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主流经济学范式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范式”,主要是指某个科学共同体所共同接受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假设。在历史研究中,历史主义和革命史范式是中国史学界两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如果以革命史范式来审视晚清的“羁縻”政策,那么这一政策有违于民族尊严和损害了国家利益,具有“投降主义的嫌疑”。倘若从历史主义的范式来考察这一政策,晚清时期,清廷所推行的“羁縻”政策,无论从其催生的情境来看,还是从统治者本身主观上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作用来看,与传统并无本质区别,即都是力图通过牺牲一定的国家利益来换取苟和的一种权宜策略。无知和历史的惯性使他们没有意识到对手的强大,在列强的咄咄逼人的态势面前,一步步滑入丧权辱国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旅游孔子学院建构实质是以旅游为契机,有效化解孔子学院发展的桎梏。无论是经济诉求,还是文化展演,都承载了新的表征符号。通过办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破解了"中国威胁论"身份,并从旅游视角赋予了国际社会正面含义的认同途径:由于旅游和文化的高度融合性,决定了旅游孔子学院的主导价值是通过旅游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及其与世界化融合。要保证旅游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在实施主体层面,大力推动中外双方共建模式的对接与创新;在实施进程层面,要厘清传播内涵、传播途径及传播机制;在实施保障层面,需要战略思考、组织行为范式及成熟运作。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是一股世界潮流。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出现既是政府自身失灵的表现,也是救治政府治理失灵的一副良药。在我国,同样面临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现实问题。因此,探讨民营化自身的发展和政府在民营化中的作用,对于构建我国政府的公共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政策最多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调控后的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情况、价格走势和消费心态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这些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我国2007房地产走势进行相关分析,对房地产管理和市场人士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战略的几次调整都对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外交战略和对朝鲜半岛政策大体上经历了“结盟外交”与对朝“一边倒”政策、“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与朝韩并重政策、“新型大国外交”与“中朝关系正常化和中韩关系强化”政策几个阶段的变化。未来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将以国家安全利益为准绳,中朝韩三角关系的发展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4.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广西处于怎样的地位?该做什么?怎么做?作者经过分析认为 :广西应该确定方向 ,抓住主流 ,统筹规划 ,发挥优势 ,立足本土 ,搞好服务 ,在大开发战略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独资化趋势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独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认为这种趋势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跨国公司方面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跨国公司自身经济变化、经营战略的转变、中外合作冲突加剧、跨国公司发展阶段、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变化等5个方面。二是中国方面的外在原因,主要包括中国外资政策的变化、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洛学传承大致历经了鼎盛期、衰落期、中兴期、叛逆期和复兴期。其每一阶段的思想精神和理论主张都基本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核心,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通俗小说,导致小说创作倾向的嬗变。描述、说明洛学传承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倾向嬗变的影响,可见出某些与小说发展、与小说思想发展有关的规律,揭示出理学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学全面开放的姿态为我们迎来了象征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时至今日余威犹存。着眼于二者的复杂勾连,理清象征主义的概念,无疑有利于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家对其偏爱的多方考虑。象征主义不遗余力的译介传播,促成了随后在文学批评、各个文体的创作及理论层面上中西诗学的融通。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原因时,往往忽视了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业已产生的人文主义因素的影响.那么,古希腊罗马文字中是否具有人文主义因素呢?结合埃斯库罗斯及其作品来探讨人文主义因素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否存在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亚"雁行模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雁行模式”客观地说明了东亚这一国际区域中产业先行国 (或地区 )与后起国(或地区 )之间一种梯级的产业传递和吸纳的动态过程。文章从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和产业竞争优势的潜力等方面进行论证 ,得出近几年东亚“雁行模式”格局将继续存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城乡公共服务投入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作为广西城乡差距指标体系的三个子系统,根据2007年广西差距指标取值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分析,揭示产生差距的原因,预测变化趋势,提出缩小广西城乡差距的四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