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Q&A◆"两个不可能"给楼市传递出什么信号?让市场不要幻想政府再像2008年那样大规模救市,也别指望楼市放松调控。◆中央为何明确"两个不可能"?既是因为最近不断有"这似乎比当年4万亿投资项目更火"、"2.0版4万亿"之类的声音传出,也是因为最近部分地方楼市 相似文献
2.
提到2012年楼市的年终盘点,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名誉会长陈敦林一锤定音:2012年楼市最大的特点在于,政府坚持调控不动摇与开发企业希望松绑之间的纠结!回顾过去11个月的风风雨雨,这个纠结的确是2012年各种热闹表象的内在。纵观全年全国房地产相关政策,今年的两大工作主要围绕坚持调控和支持保障房建设顺利开展。其中,2012年能够坚持调控不动摇,是非常巨大的成功。今年国内外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对一个企业来说,完全没有老板的影子,这不客观也不现实,‘老板情结’并不是负面的东西,一个企业的老总对自己的产品高度重视,也会让企业员工更有责任心,而产品上有老总想法的投射是客观存在的,金都也不例外,但是,光有‘老板情结’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4.
楼市调控两年多来,地方政府和中央调控政策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一年多来,地方政府在GDP和财税双重压力下,企图冲破中央楼市调控底线的试探更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5.
●刺激刚需入市近日,部分二、三线城市纷纷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武汉公积金政策调整为,对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人最高可以申请到八成的贷款。南昌也对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对在市区购房的,贷款最高限额由以前的40万元上调至50万元,对购买普通住 相似文献
6.
正房地产市场运行的长效机制一天不建立,调控政策就一天不会结束。十年了,我还是买不起房。和广州的陈晓欧一起谈到房子时,她总是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她每年都盼着政府调控把房价降下来,但事与愿违,房价却越来越高。我十年前看好的员村地段的房子,那时才3800元/平方米,现在,房价上涨了十倍,38000元/平方米,我的经济收入怎么也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如今买房梦已离我越来越远。她感叹道。 相似文献
7.
芜湖新政带着一如飞蛾扑火般的倔强,苦熬三天,终以薄命红颜的悲壮姿态告终。上海旧政新解暗度陈仓,却也始终敌不过中央宏观调控的决心,悲剧收场。那么,在杭州这个经纬线上,微调是否业已成为进行时?杭州若微调,会挑战直接救市,抑或是傍上曲线救市? 相似文献
8.
●调控不动摇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了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任务,"稳中求进"成为今年经济发展的总体基调。会上提出了今年的五大任务,其中与房地产相关的政策方针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二是要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三是要继续加大保 相似文献
9.
央行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有68.5%的居民认为房价高,难以接受。在这场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持续了2年之后,还有近七成的居民难忍高房价,说明调控远未到位。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大规模推出平价房,以撬动高房价回落。 相似文献
10.
现有库存半年内可售罄,新增供应明年或现断层购房大军中近日加入了一个新生力量:恐慌性需求。自5月楼市开始复苏,成交量大幅回暖、各种救世政策接二连三、开发商优惠力度减弱、楼盘供不应求、房价 相似文献
11.
Q&A◆中央明确两个不可能,为何却依然有人认为政府有救市可能?一则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短期内宏观经济面持续恶化可能导致重启楼市救市计划。二则楼市惨淡,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可能持续微调,刺激楼市需求入市。 相似文献
12.
国N条可谓传统房地产调控手段的经典模式。事实一再证明,国N条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短效的,其每每登台之时,虽不乏绚丽色彩,但很快便陷于审美疲劳,市场在一番躁动之后,便渐渐归于沉寂。为什么房地产调控走不出屡调屡涨的怪圈?笔者认为,房地产发展的长效 相似文献
13.
新国十条的政策核心,是要对国内过度优惠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全面的调整,使其回归常态,即房地产市场的去杠杆化从2009年年中以来,国内房价快速飚升,这不仅影响了居民住房福利水平、增加了金融风险,而且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近几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低迷的状态,直接原因是政府调控政策。实际上,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当泡沫退去,房地产企业未来的发展不能再靠运气、关系和地价,而是从客户角度去思考和改进产品的品质,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和体验,从这个角度讲,绿色建筑以科技为主导和驱动力,着眼于企业长期的绿色竞争力培育,将是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既符合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政策方向,也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国五条》发布整一月,各地执行细则相继如期出台,可房价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如火上浇油,加速上行。老百姓不解,不调控还好,怎么越调控房价越涨 相似文献
16.
17.
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业还没到走出煎熬期的时候。全员营销未必真的有效,但其再次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房产商们已扛到临界点了,真要扛不住了。 相似文献
18.
正未来楼市调控应增强地方政府的活语权和主动权,中央则重点关注政策制定和实施监管近来,楼市整体表现出降温、分化态势,但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无论同比和环比仍处于相对高位,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不减。与此同时,温州等中小城市和少数西部城市却面临房屋库存压力大、去化能力弱等问题,频频传出"鬼城"和"崩盘"报道,市场下行压力大,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春节后,房地产离职潮来临在人们关注房价泡沫的同时,行业内的人才泡沫也在悄悄膨胀。而今所谓的离职潮,则是一次将那些混在地产繁荣背后的过剩人员还诸本来面目的行业洗牌。春节刚过,《楼市》杂志编辑部嗅到了房地产业界某种令人不安的气息。从主编到编辑,接二连三地接到一些房企营销负责人跳槽或辞职的消息。帮我留意一下合适的工作成了离职者与《楼市》记者半玩笑式的嘱托。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始便不断传来,德信、龙湖、野风、欣盛……各房企均有记者熟悉的业界朋友,相继离开从业多年的岗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