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政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的主体、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益约束机制、监督者被监督、被监督者信息的反馈机制、新闻媒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党政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督的力度不够,监督的效率不高,忽视外部监督和制度监督,其主要原因是民主程度不高,监督者不被监督。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下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使政府不能对经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给国有企业带来严重的危害。通过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下构建内部人控制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要从内外两方面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国有资本低效运营的症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国有企业运营机制提高效益的出路,即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由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模式向“劳动雇佣资本”的模式转变,加强国家对国有资本的监督职能,以提高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所有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4.
监督者的有效监督力是指监督者的监督行为的有效性,这种行为体现为二次管理的有效性,是与管理相呼应的,是对管理的跟踪与回报,它直接表现为监督者在依法进行行政监督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组织既定目标的有效性,分为监督效力、监督效率和监督效能,也即保证行政质量的监督力度,包括对领导决策、组织设计、设备采集、执行监督、验收完善等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企业的监督机制入手,用博弈论中的“激励悖论”来分析企业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解释了单一的严惩被监督者的犯错行为或加强对监督者的处罚力度都不能有效减少企业内部犯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着经营管理层产生机制不健全、股权结构不合理、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因此相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新的国有股减持新思路、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机制作为一种制度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落脚点在“有效运作”上.目前对国有企业监督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有些问题相当触目惊心,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这个监督机制必须是全方位的,并要有足够的威摄力量.一、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体制好,坏人难以做坏事,体制有问题,好人也会变坏.因此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机制问题,要从改革体制这个根本问题入手,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相互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有着实践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身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检察机关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羁押常态化、调解机制不完善以及职务犯罪的惩防等方面。因此,检察机关有必要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一是要完善羁押必要性评估机制,二是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三是要健全职务犯罪的惩防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要解决长期存在的不良债务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和责任,建立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机制,实行财政、银行、国有企业三者之间的债务重组。基次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建立新的机制,避免国有企业新增不良债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家族式控制”问题;家族式控制的形式主要有显露型、潜隐型、含蓄型三种,其危害性已愈益严重,从体制、机制、法规、制度上防范和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政府过度干预和企业“内部人控制”之间摆动,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人的关系改革滞后于资产关系改革。本文认为,国企改革最终要解决的是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也就是人的关系问题,其关键是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择问题。在国企经营管理者选择上,一是要理清管理层次;二是要建立产权代理人和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三是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要有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司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转型经济中公司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是由制度结构安排缺陷,特别是监督机制的弱化引起的,只有积极主动地推进公司制改革、完善监督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最新进展和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有经济垄断性行业改革有所启动,民营资本开始进入,但“破垄”难度很大,要加大改革力度,突破垄断性行业的传统格局;竞争性行业国有资产重组正在推进,但推进艰难,应继续推进,寻求国有资本的合理布局。国有企业自身的制度改革,要点有三:一是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二是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中央和省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已经建立,介于国资委和国有实体企业之间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模式正在探索,国有资本“出资人角色”有待理顺;我们不仅要建立健全工商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而且要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及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多集中于激励约束机制、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有关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讨论虽有所涉及,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的重要性、现状及原因、国际经验比较、改进对策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评论,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尚未将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研究,从而难以为提高国有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直接、有效的引导,基于公司治理导向的视角研究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制度来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和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监事会监督制度的产生成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产生监事会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组织建设、信息对称、能力与时间精力、激励与约束、监督合力以及法律条文等方面的问题。从当前国企监事会的实践来看,监督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是提高监事会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企业效绩评估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监管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企业效绩评价产生的动因入手,研究了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内容、基本指标体系和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完善机制建设入手,不断强化政治保障机制,着力建立监督约束机制,积极推进经营机制的改革,有助于适应市场机制,促进驻外企业规范经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8.
企业国有资产法几个热点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国家出资企业的资产监管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但存在一定的立法缺憾:资源性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性资产仍被排除在监管之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规定仍比较原则;对不同的国家出资企业未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会计委派制”产生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计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继续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建立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结合的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一种“立法型”的会计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提出的国有资本的"资本经营"与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资产经营",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时代背景、内在要求是有重要区别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包含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方式和管控模式。"管资本为主"基本授权链体系包括国资出资人机构对国有投资经营公司或直接控股的整体上市集团的授权;国有投资经营公司(或整体上市的国企控股集团)对出资企业的授权;集团公司内部对其他子公司的授权;例外授权。从改革实践视角看,通过对授权经营国有资本进行精细化的功能分类,界定国有资本经营谁有授予权、如何授权与授权程度,构建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的权责体系;通过优化国资战略布局和产业创新,改进国资授权经营的运行机制;通过完善清单治理模式,在授权基础上实施战略性有效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的耦合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