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稳步调整促进汇市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人民币不再盯住任何一种单一货币,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篇子汇率进行调节;1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在银行间市场引进做市商制度;2006年1月4日起,正式推出即期询价交易方式.美元做市商制度出台。不到半年时间,中国外汇市场改革相继推出的多项重大举措,显示汇市改革市场化进程明显加速。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将人民币兑美元的初始汇率调整为8.11,同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后央行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一系列件中,又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一系列改革,汇率改革仍将不断深入。笔认为,汇率改革的影响具有三个确定性和三个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毋庸置疑,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运行进入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浙江金融》2005,(10):1-1
汇率机制改革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并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现状.7月21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市场反应比较平静.NDF远期市场上对人民币一年期的预期升值幅度显著缩小.目前,人民币货币市场的利率明显低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现在的这种格局基本上处于均衡水平.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5年三季度例会认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稳定增长.总体看,当前金融运行良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浮动,远期市场升值预期幅度有缩小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1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答(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金融》2005,(24):69-70
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对宏观调控.金融市场、贸易、银行,企业.个人乃至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刊发由中国人民银行编写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答》.详细解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敬请读者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笔者就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对山东半岛的部分外贸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对于这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给予了积极的正面评价,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入了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很小,被国际组织认定为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我国加入WTO后,扩大汇率浮动范围的呼声日益高涨,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历程的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可行性与持续性,并对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制度的选择,提出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5-6日,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做了重要讲话,本刊就此采访了胡局长。[编按]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升值能否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基于FAVAR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FAVAR模型,根据中美两国1985-2010年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民币升值能否纠正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口退税和中美两国GDP增长率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带动作用显著,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反向调节效果不明显;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跨境资本在中国境内存在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预期和套利收入,能够有效削弱国际资本对购买力损失风险的敏感性,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在人民币升值作用受到制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追求宏观经济目标时将面临"三难选择",希望通过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成效不明显,应通过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7.
文章测算人民币汇率价格弹性和波动率弹性两项指标,认为人民币汇率弹性伴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提升,其中价格弹性在“8·11”汇改后得到明显提升,波动率弹性则振幅较大。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汇率弹性提升的重要体现。市场主体应充分理解人民币双向波动特征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趋势,摒弃“赌汇率”思想。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中性”理念,主动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19.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课题组 《新疆金融》2006,(7):11-13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管制、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走向选择具有更大灵活性的汇率安排,成为更多国家的选择,汇率制度弹性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企业极少考虑汇率风险。在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更富于弹性,汇率风险增加,汇率风险的责任也将完全由企业承担。因此,除了企业应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在外汇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加强汇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外,外汇管理部门积极帮助和支持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是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形成机制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周年之际,为准确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占新疆外贸半壁江山的边贸及边贸企业的影响以及边贸企业对汇率改革的承受、适应能力,以便今后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适应汇率市场机制的变化、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促进新疆边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期,新疆分局以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主动的外汇服务意识,组织辖内7个中心支局对全疆8个地区的100家边贸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2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初始升值幅度为2%,8月初,又出台了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的系列举措,估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小幅波动,中长期内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比较明朗。以下重点分析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