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去年底,北京、天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百日竞赛”活动中开展了集中整治报废机动车专项行动,排查、清理和收缴了大量报废机动车。2005年12月27日,两市对查获的报废机动车进行了集中销毁。当天,北京市销毁了280辆,天津市销毁了335辆。  相似文献   

2.
法官助理制度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一项配套措施,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法官队伍精英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1995,(4):33-33
上海实施专利法十年卓有成效上海两家地区小厂和一家合资公司所牛产的空气净化器,因机器外壳仿造飞利浦同类产品而侵犯了其外观专利权,受到上海市专利管理局的查处。应这家公司的要求,这3家侵权企业销毁相关模具并停止生产,其中,一家合资公司赔偿飞利浦(北美)有限...  相似文献   

4.
法官断层、审判执行力量欠缺是西部地区基层法院的普遍问题,正当一些基层法院为处理众多积案而加班加点时,陇县人民法院却在推行“一村一法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邓丹 《魅力中国》2011,(8):113-113
法官作为一社会特殊主体,具有多重角色冲突对司法公正有很大影响。法官应定位自己立场,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出公正裁判。本文立足现实,试对如何保障法官司法公正提出见解,避免多重角色冲突,消除影响法官公正司法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阳 《西部大开发》2010,(1):73-73,107
司法能力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加强法官的职业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司法能力的必经之途,因为法官直接承担着实现法治国家的使命。本文试对提高司法能力与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关系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志雄  刘芙蓉 《宁波经济》2004,(11):19-21,24
中国的法官制度正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这样一场改革中,找到法官职业化进程的途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国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出发,阐述了中国语境下法官职业化存在的特有问题,分析职业标准的内容及结构,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法官职业化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潘培伟 《黑河学刊》2012,(12):74-75
法官被誉为法律的守护神,其专业知识、道德素质、社会阅历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审判工作的质量及法律的成长。而法官选任制度是选出合格法官的第一步。在我国,法官选任被纳入公务员招考的渠道,相对条件比较宽松,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祁胜勇 《开放潮》2005,(5):25-28
农民张子海,因县政府欠账几十万元不还而告到法院,求助法官,没想到遭遇“黑法官”,请客吃饭就喊他来“埋单”,最多的一次吃喝6000元,不到两年的时间吃喝这位农民4万多元,“黑法官”几乎榨干了他的血汗钱,最后,却把执行来的本该属于这个农民的24万元案款截住。因为张子海十年来遭遇的离奇,案件震动安徽高层,无良黑法官落入法网,张子海八年的奔走终于有了结果。《燕赵都市报》记者祁胜勇对此事件作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0.
游劝荣 《开放潮》2004,(10):24-26
有先哲说过,法律是无声的法官,法官是有声的法律。说的是法官应当成为法律忠实的化身。法官如此,政法队伍中其他部分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1日,星期天,下午六时许。郸城县城,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此时,郸城东郊环城路上正在上演执行法官雨中追“老赖”一幕。车辆在雨中飞奔,追赶数公里后,最终将“老赖”一举“擒获”,围观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12.
杨玉新 《魅力中国》2014,(21):278-278
人民法官不仅是社会正义的象征,更当为社会道德之楷模;法官的价值观应体现多样性,要求法官价值观的正能量体现。本文就法官价值观的多彩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郭人菡 《魅力中国》2014,(17):307-308
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正逐渐切入司法体制机削领域,中央提出并部署主审法官责任制相关改革,表明我国改革已从经济层面步入司法等上层建筑层面。主审法官责任制的实现,有赖于厘清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中备主体的界定及其关系重构、主审法官责任制权责内涵与外延的重构、主审法官责任制的外围体制机制重构。主审法官责任削的试点与全面铺开,必将对法治中国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滨 《新西部(上)》2007,(10X):105-106
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必然要求。但在我国,法官独立的实现还有相当的距离。只有从整体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才能最终实现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15.
徐昕 《魅力中国》2008,(2):113-118
程序自由主义之局限要求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重新分配程序控制权。当事人自主与法官职权在程序控制中的动态均衡,决定了不同诉讼结构、模式及其功能的差异。本文以英国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职权作为考察模型,通过分析英国法官在民事诉讼中职权的强化、构成及特点,阐明了有关对抗制诉讼及程序控制权的普遍性误认,并就法官职权强化意味着对抗制终结之主张提出质疑,揭示了两大诉讼模式自我修正、不断靠近的融合趋势,并初步论及民事诉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主题。从当前法官队伍的现状看,虽然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诸如观念上、业务上尚不适应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法官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了应能够秉公办案,严格执法,早日实现世纪主题。  相似文献   

17.
方丽 《魅力中国》2011,(20):174-174
法官释明权制度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主要功能在于弥补辩论原则过于追求形式公平而带来的实质不公,从而更好的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以达到彻底解决纠纷。但释明权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在我国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本文对法官释明权基本问题及其在我国的制度完善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以及经济、信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所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和严峻挑战,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对法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升法官素质,建设职业化法官队伍,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也只有达到了法官的职业化,才能早日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工作的世纪主题。  相似文献   

19.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有其重要的时代价值。但法官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一项司法制度的改革,它牵涉到一个法治国家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与司法体制密切相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在紧密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逐步分阶段地稳定进行。对我国法官制度进行改革,应着重分析我国法官制度的现实情况及适应国际潮流而慎重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李琳 《宁波经济》2005,(1):12-14
2004年11月30日,香港廉政公署(ICAC)在名为“虎山行”的行动中,拘捕创维数码主席黄宏生及执行董事黄培升(黄宏生之弟),缘由为两人涉嫌盗取公司资金逾4800万元。12月1日晚,黄宏生及黄培升被起诉;随后,香港东区裁判法院提堂,两人获准现金保释外出。法官把案件押后至2005年3月20日再提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