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200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和市场,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应该看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还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粮食宏观调控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必须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确,不仅会影响到旨在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调控作用的发挥,甚至还可能会产生"逆向"调控,导致粮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2.
邓亦武  刘伟 《财贸经济》2003,(11):75-80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历史经验表明,越是放开粮食市场,越是需要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财政手段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做好新时期的粮食宏观调控,稳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本文针对财政手段在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必要性、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论述,提出了在粮食市场化条件下进一步发挥财政手段对粮食宏观调控作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一、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是当前粮食工作的两项重要任务。目前 ,粮食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一个突出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粮食市场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波动 ,粮食价格累计上涨50%左右 ,目前的市场  相似文献   

4.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粮食经济的专项基金,是确保粮食安全、市场稳定和调整农民利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它为粮食经济的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使粮食风险基金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促进我国粮食经济稳步、健康发展,重新认识其重要作用,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对实现两个确保、三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粮食流通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2004年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市场在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中获得较快发展。一是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二是粮食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粮食增产创建国以来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价格稳定在较高的合理水平之上。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发展,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发展迅速,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三是国内国际粮食市场接轨步伐加快,粮食进口增加较多,增强了国内粮食供给能力。四是粮食法制化进程加快,粮食收购准入制度初步建立,粮食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6.
1月11日,国家粮食局在北京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会议部署了2010年粮食流通主要工作: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流通产业、依法推进管粮、加强行业建设为着力点.实现抓好收购、促农增收、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统筹发展、保证安全的目标。一是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的价格基本稳定;二是充分利用清仓查库成果,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三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200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和市场,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应该看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还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认为,粮食物流数量大,物流要求高,物流难度大是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基本特点;宏观调控市场化机制不足,物流体系建设缺乏统一性,物流渠道、流程不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流通效率低下是粮食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应从提高对粮食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粮食物流宏观调控,强化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改革,培育壮大粮食物流主体,组建现代粮食物流配送中心和推进粮食流通国际化入手,构建黑龙江省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
抓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是河南省2008年承担国粮局关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就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建设与粮食安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粮食流通产业化建设和粮食宏观调控仍需完善和提高,以保障我国粮食的中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这对粮食收购管理和储存管理是一个挑战,这也对粮食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江苏省高邮市粮食局的情况,对创新财务管理、促进粮食安全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框架下,河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粮食流通市场,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粮食直补政策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实例分析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物流业发展迅速,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粮食物流企业也发展较快。在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及河南省主食产业化发展背景下,河南省的粮食物流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打造河南省一带一路粮食物流通道和小麦系列食品供应链以及构筑粮油食品追溯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是粮食主产区,经过多年建设,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就成为必然。本文针对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粮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增强粮食流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作为一个粮食主产区,伴随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以及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湖北省人口增长和粮食产量变化以及人均粮食拥有量,确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的粮食储备率和对粮食需求波动指数,由此保证湖北省粮食供应链中粮食物流安全。  相似文献   

15.
156 delegat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Guangdong province composed the Guangdong delegation for the NPC this year. The import and export value of Guangdong makes up one-third of national total value, and accoums for one-eighth of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Guangdong province has maintained its top spot in import and export value among China's many provinces and cities for several year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Big Brother".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region wher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hit China hardest.  相似文献   

16.
A difficult but successful survival
Guangdong province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o be the forefront of the country s reform and opening up. Since 1978, GDP in Guangdong has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13.45 percent,3.5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nation's average.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地处中原,农业生产条件好,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产量高,对国家贡献大。河南省粮食产业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供求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是旅游大省,是接待入境旅游重要的口岸之一。广东省每年接待的入境游客有不计其数的向西部12省区转移,这种转移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和特征。运用转移态指数、亲景度、转移密度指数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入境旅游流以广州作为中转站向西部各省区转移的特征,从而为西部各省区的入境旅游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