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进步作用的启蒙精神却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从启蒙自身出发,寻找启蒙自我毁灭的根源,他们以神话与启蒙关系为核心,揭示了“神话已经是启蒙,启蒙退化为神话”的主题,认为启蒙精神的实现是进步和退步相交织、文明和野蛮相伴随的过程,由此启蒙精神走向了自我毁灭.与此同时,笔者也指出了这样的批判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算学启蒙》中有关香料方面的算题,涉及元代市舶司的“双抽”和“单抽”、纸钞与铜银钱并用,以及各种香料的价格等问题。诚然,这些问题的解决,确实需要综合多种史籍来参互求证,但毋庸置疑的是《算学启蒙》起到了为其他史籍所无法取代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实际上,元代大德年间所发生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或多或少在《算学启蒙》一书中有所体现。随着学界对中国古代算书之史学价值的认识愈来愈明确,经济数学、数学社会学等新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我们不能仅仅囿于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解读《算学启蒙》,因为《算学启蒙》本身具有更重要的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应该是带动消费增长的重要主体,履行消费启蒙的职责。我国企业启蒙消费潜力巨大,进行启蒙消费意义重大。我国企业启蒙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研发创新不足,而研发费用对企业收入有巨大的贡献率。企业要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和营销创新,提升启蒙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启蒙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前说儒家是游魂,现在看起来,正因为它碰到的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困境,所以它不必借尸还魂,一切世间的组织、结构、理念、行为、运动,都是它发挥法力的道场,因为它所关注的是人类存活、发展和充分的自我实现。"五四"的反省不应当只是一个思想领域的课题,它必须为中国当代的灾难承担必要的责任。那种把启蒙价值当作"真理"来接受的意识形态,事实上是一种"观念的暴力",它不可能接受对这套价值的任何批评反思,从而形成了一种关于启蒙价值的现代迷信。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以其"三界革命"文论为中心的文学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晚清文学形式的嬗变,文学作为启蒙民众的工具必须走通俗化、大众化道路,而晚清小说的繁荣与白话文运动的蓬勃开展,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者理论提倡后的必然选择,这也可视为梁氏文学启蒙思想的又一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汪晖 《开放时代》2010,(10):84-115
本文是对鲁迅早期文章《破恶声论》的重新解读。在作者看来,这篇文章可以视为对于“什么是启蒙?”这一问题的独特回答。启蒙是民族觉醒,抑或世界主义?是民主共和,还是个人自治?是破除迷信、反对宗教,或者世俗化?是权利的自觉,还是内在性的呈现?此外,谁是启蒙者?启蒙是精英对大众的召唤,还是人与人的相互激发?召唤或激发的媒介是什么?通过对《破恶声论》的解读,本文对上述问题做出了独特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提前写“四十自述”,绝非自以为是,自认进入“不惑”的境界,而是想回答一个与自己的40岁有关的问题。10年前,当我选择学问这行当时,曾对亲友许诺说,如果到了40岁时,仍看不到在学问上的前途,就改行,不再继续浪费人生。现在40岁虽未到达,但答案已逐渐明朗,可以解答了。 把对象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评论是我们的职业习惯。如果这办法也适合于看待自己的话,我会觉得自己属于不幸运的人。下面几个年份是许多人都经历过、其涵义也不言自明的:1958,1966,1977。但在不同的年龄遭遇同一年代时,意义并不一样。于我而言,它们是理解自己思想走向的线索:1958年出生,1966年进小学,1977年考大学。其具体的意义在于:我出生在一个用观念填充肚子的岁月,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生活已被打上一层褪不尽的观念的底色。而当我正式接受启蒙时,遭遇到史无前例的时代。“教育要革命”的结果是讲国家与革命多过学识字与计数,人类历史上的启蒙与儿童心智的启蒙古怪地叠合起来了。坦白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运动员的启蒙训练到进入省队甚至国家队,都有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大部分优秀的运动员,来自各基层学校,他们的启蒙训练的年龄大多在6岁左右,因此想要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启蒙训练的能力其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练自身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文化素养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表明,想要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并且自身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质,还要充分了解儿童早期的心理状态然后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9.
启蒙的主体     
韩水法 《开放时代》2008,(5):109-114
启蒙既不是一个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理性的纯粹运动,也不是人类的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一个族类对另一个族类,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教化。每一个个体作为自为者都是启蒙的主体;与此同时,每个主体对于任何另外一个主体都可以是,或者应当是一个批判性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一、“新启蒙”与启蒙精神九十年代中国文化学界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对五四及八十年代启蒙话语的反思与批判(八十年代的启蒙话语在政治选择与文化精神上是都是五四的继承与延续).这种反思主要是指向启蒙话语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激进反传统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模式.它的出现与当今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紧密相关.这方面的论述已多,这里不想重复.我这里想说的是,我们要对启蒙话语与启蒙精神加以区别.我理解的启蒙精神是与启蒙话语相对而言的,无以名之,姑称其为“新启蒙”.它的根本特点是指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启蒙话语的持续反思能力与反思过程.也就是说,作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不能认为自已掌握了终极的、绝对的真理(他的使命只是把它传达给大众).这种以绝对真理的代言人自居的旧启蒙观念,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丧失了对启蒙话语本身及启蒙者自己进行反思的能力及可能;二是会走向一元、排他与专断,只承认自已的真理而不承认别人的真理,从而也就取消了对话的可能性,使启蒙蜕变为传教.我认为,对五四与八十年代的启蒙也应当作这样的区分.五四与八十年代的启蒙也可分为启蒙话  相似文献   

11.
王冉 《经济》2006,(10):17-17
我们曾听到N多创业者说“我要做中国的MySpace加YouTube”。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忍俊不禁,心想:您不如干脆再大胆一点把Yahoo、ebay和Google也都像和面一样一起掺合进来。我们常说,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激情。创业者的激情应该首先体现在对自己所做的那件事的热爱上,而不是对于公司价值、风险投资数额以及纳斯达克上市时间的追逐上。让创业者兴奋得睡不着觉的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功能、某一项技术、某一款产品,某一种体验,而不是某一个概念,哪怕选个概念比天还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作为哲学问题的“启蒙心态”,认为,从个人伦理意义的角度看,启蒙关涉到自我、终极认同和终极肯定;启蒙心态表现为对一个至上神的临界心态;启蒙构成了一种反省机制。从政治伦理意义的角度看,启蒙的合理性在于整个共同体的命运有待承担。  相似文献   

13.
张友仁先生是北大著名的经济学教授。1963年9月,我有幸到北大经济系读书。那时候,老百姓还不知道经济学是干什么的,有的家长甚至把“经济系”误读为“京剧系”,问孩子:你怎么又学起京剧来了?可是,《政治经济学概论》课一开,我们就立即被引入了经济学殿堂。其中启蒙老师之一就是张友仁先生。  相似文献   

14.
谢丽聃 《商周刊》2016,(6):70-71
踏着海浪,迎着海风,我们沿着海岸觅着咖啡的醇香,走进了本次推介的首家咖啡馆——浪咖啡。作为我们岛城咖啡馆地图的始发站,“浪咖啡”自然有它无与伦比的魅力。有人说,100个叫嚣开咖啡馆的人,最后会有5个人开成一个咖啡馆。5年之后,还有一间咖啡馆还继续开着。“浪咖啡”就是这百分之一。这家咖啡馆是咖啡达人曲老师极力推荐的,曲老师说,他从一个对咖啡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现在有自己专属咖啡杯和专属咖啡豆的“咖啡达人”,他的启蒙老师就是“浪咖啡”。  相似文献   

15.
晚明思想启蒙与西方不同,在西方文艺复兴多表现为情感的解放;在中国则以政治伦理的觉醒为制高点,冲击君主专制,表现为理性的早启。在"非君"思潮中,民歌、民谣是一支生力军,民间的异端言行,是对封建秩序的抵制和消解,启蒙思潮正是从这解构的裂隙中蓬勃滋长。从"非君"到"抑尊"是中国政治思想的飞跃,思想家们提出种种抑制君权的设想,然而没有新兴的社会力量来制约君权,只能沦为泡影。由于催生新社会的动因先天不足,致使某些新质因素胎死腹中。不现实的早熟思想,却以它的先验性,在后世放出光华。  相似文献   

16.
“入世”了,人们都说是“狼来了”。其实,这是我们自己主动“引狼入室”的,而且是为了“与狼共舞”,并使我们自己也能成为“狼”。有的外来者赶紧声明,“我们不是狼”。不管进来的是狼,还是狐狸,反正来者都不是“吃素的”。但我们“引狼入室”,也绝对不是要自当“狼食”。因此,对于中国“入世”到底怎么看?“入世” 以后到底怎么办?大家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归纳起来可以叫做两个“一、四、四” 的思路性看法。  相似文献   

17.
谢泳 《开放时代》2008,(6):158-162
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中,那些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启蒙文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比如个性解放、反抗婚姻制度等具体内容。其实只是人的解放中较为平常的社会性变革。在这种变革之上的政治制度的文明化,才更具有启蒙的真正意义。只有当政治制度以保障人权为基本追求的时候。人的权利和人的自由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中技术和思想之间的关系与艺术中的技巧和灵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样的。2006年的春天,我读到顾城谈诗的文字。他说:“技巧是重要的,但它永远不是主要的。”“你以为自己写得很美了,联想很奇特了,很聪明了,你反而就看不见诗了。我明白了这一点,我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日本网络行业的热点话题或许既不是宽带、也不是IT泡沫的破灭,而应该是BBS(电子公告版)“2频道”。ASCII CORPORATION前社长西和彦在辞去董事职务时受到毁谤,出于愤怒而创办了BBS“1频道”。在某动物医院要求删除帖子而引发的诉讼案中,“2频道”败诉而被罚款400万日元。本人在“2频道”似乎也称得上是个名人,因为到处都有骂我的帖子。有一次,我对一个写谩骂我的帖子的人进行追问时,才知道他原来是反对国民基本信息网络运动的核心人物。所谓的“保护隐私”,原来是保护那些想说别人坏话却又担心暴露自己真实面目的人啊。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对中国古典文学发生过浓厚的兴趣,他曾说过:“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他的名言无疑对比较文学是一个启蒙,而中国文学对歌德的启迪,使他成为比较文学的先驱,各民族文学形成名目繁多的平行主题,而这些平行的主题聚焦反照出中国古典小说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