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欧盟中小企业因其数量和经济总量大,已成为欧盟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支柱,并于2001年启动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该文针对中小企业在欧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回顾了欧盟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演化进程,对欧盟推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工具进行了分类探讨;据此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欧盟环境政策的改革和发展备受关注,在第六个环境行动计划即将结束之际,欧盟又提出了一系列环境行动指南和规划,包括生态创新行动计划、生态管理和审核计划、环境合规性援助计划、资源效率路线图、海洋战略框架、绿色公共采购等。本文对上述欧盟环境政策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整体政策效果做出了评价,最后指出了欧盟环境政策对我国环境政策制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佳 《经济评论》2004,(5):117-122
欧盟区域政策是欧盟经济社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欧盟一体化目标、提升欧盟整体竞争力的保证。欧盟的区域政策在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和社会矛盾等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它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有着有益的启示 :划分西部“问题经济区” ,建立可供区域政策利用的区域划分框架 ;处理好国家区域政策与地方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区域政策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政策工具等。  相似文献   

4.
吴迎 《生产力研究》2005,(6):148-149
在欧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欧盟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完全得益于欧盟及其成员国高效、完善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从融资角度研究欧盟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提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欧盟许多政策都与城市的发展有关。更有效执行欧盟政策必须考虑欧盟城市的发展和所面临的挑战。欧盟1998年制定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政策和行动有利于协调欧盟有关机构和发挥欧盟各项政策的效率,促进和引导城市的综合发展。欧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政策和行动有四个目标以及相应的24项行动建议。1.加强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就业在此政策目标下,应通过明确的城市发展计划和加强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以及就业中心的作用,支持多中心和平衡的城市系统以及城市合作;促进多元化、灵活和有竞争力的城市经济,重点特别是人力资源、创…  相似文献   

6.
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峰  徐翔 《经济纵横》2007,(10):71-73
本文在阐述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可追溯技术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可追溯技术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志军 《经济师》2007,(2):94-95
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东扩后欧盟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同时伴随的内部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政策来解决区域发展中涌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于我国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欧盟竞争政策的发展动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日益加快,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竞争政策也在发展变化。我国尚处于反垄断法起草阶段,深入探索这些变化对我国竞争政策体系构建的意义,对我国未来竞争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部经过10年大开发,经济社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仍然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本文借鉴了内部区域发展同样严重不平衡、但在缩小区域差异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欧盟所制定的区域政策,提出了以下建议:我国西部大开发可以仿效欧盟确定明确的援助对象和政策工具、针对各个地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援助政策,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和体制以及注重与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设用地开发度及其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叶晓雯  陈逸  张琳  张燕  黄贤金 《经济地理》2011,31(12):2094-2099
创建“建设用地相对开发度模型”,并引入区位熵指数、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2009年的建设用地开发度和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我国84%的省(市、自治区)建设用地过度开发,发达区、中等发达区、欠发达区开发过度的省市自治区分别占各区83%、80%、100%;大部分开发过度省市,各因素决定的建设用地面积阈值不均衡,存在短板,直接限制实际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度;建设用地弹性系数EP、EL偏大,39%的省市耕地呈负增长。对此,提出了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转型时期我国区域政策的目标取向及其调整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克瑜 《经济地理》1998,18(2):11-16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的分析评价、认为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相应变化。区域经济政策目标转型十分必要。协调发展、效率与公平兼顾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取向。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转型、重新调整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思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3.
国外土地流转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流转是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土地制度是破解我国"三农"难题的关键所在。研究和分析世界一些国家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土地流转,破解我国"三农"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全面分析,认为在实体经济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之后,与原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是造成货币政策低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安筱鹏 《经济地理》1998,18(2):21-25
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立一种能协调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以第三产业的高度繁荣、临海型工业的充分发展为主要标志。这一体制建立的突破点是大连北方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其经济、人口和产业布局与交通网络布局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呈现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和西部递减的特征,形成了沿交通干线"点-轴"辐射的发展模式.同时,计量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正向的相互促进作用,而且两者之间表现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连片贫困区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志明  雷亿辉 《经济地理》2011,31(4):646-650
文章回顾总结了西方国家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演化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导向,从新区域主义视角提出了我国连片贫困区开发应实施产业倾斜、拓展新产业空间;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建设;推进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8.
徐新灶 《经济地理》1999,19(5):18-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宏观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文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朱竑  谢涤湘  刘迎华 《经济地理》2005,25(6):910-914
在众多的旅游研究成果中,对旅游发展与交通相互作用及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已有的工作也多宏观和粗线条,缺乏深度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于改善区域旅游可进入性的大型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整体性影响,国内外都鲜有系统研究。青藏铁路在改善西藏交通结构、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密切与内地联系、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旅游业也将产生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它具有极大地促进旅游资源开发、降低进入门槛,拓展游客市场;调整并优化内部原有旅游开发格局,促生新的旅游目的地,丰富旅游的产品体系;推进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扩大旅游的影响等诸多作用。但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带来诸多不确定的消极影响。如快速发展的大众游客对脆弱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生态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进入性改善可能对雪域高原和藏传佛教的神秘感和敬畏感的降低、部分原有旅游热点线路或地区有可能沦落为“被旅游遗忘的角落”,从而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重复浪费等。最后针对西藏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体化战略、保护性开发战略、差异性开发战略及战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体制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炳 《经济地理》2004,24(2):162-166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新的特点。市场机制的作用存在缺陷,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存在背反。政府主体方面与生产主体方面因市场缺陷的影响易产生短期行为,给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我国的政治体制、管理模式、法规制度不完善,人的素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使我国市场体制下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性,文章分析了当前市场体制下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有高度统一的市场规则,有计划体制的宏观管理经验,可以采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防止市场失灵、约束生产主体行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