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世勇 《时代经贸》2007,5(4X):83-8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的实力也越来越大;但是相对于国外企业,中国企业还显得较弱。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购成为企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所以本文就从并购原因和并购方式上分析中国企业是如何进行海外并购的。从中间总结出规律为国内企业成功进行并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迅速壮大自己,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并购成功率。因此,从分析影响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入手,提出一些规避并购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是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和重组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突破自身发展桎梏的重要途径,而能否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则是衡量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参照。对企业财务协同效应的研究有利于企业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更全面地去考虑并购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尤其是并购之后的资源整合。文章以TCL科技并购中环集团为案例,探讨科技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别从财务能力、节税效应和预期效应三个方面对科技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并对科技企业并购实现企业协同效应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朴素的逻辑分析角度出发,认为并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缺乏并购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企业知识观界定了并购管理能力的概念内涵,即并购管理能力是企业为获取、传播、共享和利用并购相关知识而建立的学习机制;提炼了并购管理能力构成要素,即并购职能部门、并购专职人员和并购知识管理程序。最后,以我国2007年发生并购的49家企业为样本,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并购管理能力越强,并购绩效越好;并购知识管理程序越完善,并购绩效越好;并购专职人员越合适,并购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企业并购之风盛行的情况下,由于过分强调企业并购的正面作用,较少谈及并购的负面影响,以致于有些企业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最终导致被并购。本文在肯定并购作用的同时,从分析并购存在的问题及恶意并购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了面对恶意并购目标企业应采取的财务措施,可视为目标企业的求存之道。  相似文献   

6.
张海东 《时代经贸》2011,(8):158-158
并购是一种企业行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购融资是并购业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并购业务的核心内容。如果企业能选择合适的融资方武,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并购融资方式是企业应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从金融市场的外源融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融资并购现象。  相似文献   

7.
企业并购价值的期权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彭斌  韩玉启 《经济经纬》2004,(2):107-109
针对传统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模型的局限性,本文从期权的角度阐述了企业并购和期权的关系,构建了企业并购价值的期权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论述了如何应用该模型来评估企业并购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第五轮并购浪潮来临之际,如何避免并购的失败?从分析并购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入手,谈并购中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从并购方案筹划不足,到并购后的文化冲突、人力资源冲突,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定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企业并购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述;目标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其财务评估价值,还要包括许多非财务因素;企业并购产生并购增值、并购溢价及并购支付成本;企业并购是一种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风险的分段识别与系统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可分为并购准备、并购谈判交易和并购整合3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并购风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诱因。可以此为依据构建并购风险分段识别流程图,从并购战略、并购策略和控制方式等多角度对企业并购风险进行系统控制c、  相似文献   

11.
谢典 《技术经济》2004,23(1):57-59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崛起引发丁第五次并购浪潮,“战略并购”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一个显特征。在前面四次并购浪潮中,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是通过并购直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但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并购的动机主要是获取或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不仅仅是短期的获利。许多并购案例都是交易双方出于战略考虑而寻求优势互补,从而共同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关于企业并购动机的传统理论对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很多并购案例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加以分析。本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出发,提出“学习经济”的概念,试图对当前战略并购的动机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邓欢英 《时代经贸》2006,4(7):29-3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企业逐渐融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在这种趋势下,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来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入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并购之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如企业并购的营运风险、信息风险、体制风险、法律风险和反收购风险等。要时刻注意分析并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使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1年之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张军华  赵立扬 《时代经贸》2010,(24):247-248
并购与重组是我国企业外部扩张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重组业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相关税收法规显得笼统和模糊,而且存在部分法律真空,这些法律空白使税收法规处于滞后状态。本文从企业并购与重组中的避税操作、西方发达国家的反避税经验与完善我国企业并购反避税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与重组的税收法规构建,以期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税收法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刘彩云 《时代经贸》2014,(6):161-162
一、引言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此起彼伏的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浪潮,引起世界的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2年,每年的跨国并购的交易数已经从1174笔上升到10145笔,每年的跨国并购的交易数已经从1174笔上升到10145笔,交易总金额也从1987年的973.11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6371.07亿美元。随着并购的浪潮,国内能源企业的为了拓展生存空间,降低成本,并购海外优质资源成为其发展的捷径。理论界与实务界普遍认为,走国际化路径有利于破解能源企业在国内市场成长性的瓶颈。为此,华能集团从2003年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以此,总结分析华能集团的海外并购效应,为我国能源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蓉 《经济师》2008,(2):19-21
在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如何实行过程控制,使得企业顺利迭到并购初衷,完成并购整合是企业治理中的难点。为了实现并购目标,在整合的不同阶段,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分重点的评价体系来判断企业整合进程中的价值变化情况。文章从整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并购各阶段的整合重点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一个动态的PMI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谈评价指标体系时联想并购IBM PC业务进行了阶段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吴建梅 《时代经贸》2010,(20):110-110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已经发展了15个年头,共有557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过转移。从全球来看,并购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但是我国的投资银行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发行承销,2008年,券商发行收入达88.8亿元,并购业务收入仅为15亿元左右。企业并购融资难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并购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投行在并购融资中所起的作用也应得到进一步发挥,本文将就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和发展策略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境外的企业并购事前申报制度,是指发生在本国领域之外的外国企业间并购,只要该行为对本国的市场产生了限制竞争的影响效果,那么从原则上讲,该并购就成为了事前申报的对象,并购当事方应该向本国的反垄断主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使其能够判断该项并购是否将会形成垄断及实质性地限制国内市场竞争之效果。也就是说,当外国企业在本国拥有营销业务,并对本国的相关市场产生影响时,则该项企业并购不仅会成为行为发生地所在国以及当事企业的国籍国的规制对象,而且还将会成为受其影响的数个国家的规制对象。这项制度旨在方便企业并购反垄断主管机关判断境外的企业并购带来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是否准予并购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董庆辉 《经济论坛》2010,(4):165-166
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的跨国并购既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又是我国企业把握机遇寻求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新兴市场企业海外并购,购买技术的同时能否提升其创新能力?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技术并购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持续效果。不仅考虑了海外并购事件,还考虑了并购之后的吸收过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促进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但长期来看,海外并购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国有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并且该效果能保持更长时间。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也能够帮助企业从海外并购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但海归高管不利于该效果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