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其中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比首次突破50%关口,达51.27%。由此表明,中国历史性地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旧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已阔步迈进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社会时代,农民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主体,在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耕种土地+务工的生存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要求,农民市民化和转型为新型农民是农民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蔺丽莉张涵)随着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1.27%,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新时期,如何改变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和城市化质量,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双重转型,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51.3%,2012年又进一步提高到52.6%.这意味着"城市中国"已经来临,或者说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型社会. 所谓城市型社会,是相对于乡村型社会而言的,指的是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经济活动在城镇集中布局、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国际上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除了城镇人口这一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空间形态标准.  相似文献   

5.
张红英 《北方经济》2012,(11):65-66
正2011年8月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第四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文中指出目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是5000万,这一报告再次把"城市贫困"这个话题提了起来。所谓城市贫困,笔者认为其本质是失业型贫困。它是指近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因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而诱发的,因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应的救济制度滞后、不健全等因素而加剧的,以失业型和失业者居主体的贫困。  相似文献   

6.
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全面迈入城市时代。如果说,过去30年,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那么未来20年到30年,城市化将成为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承担起中国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如何迎接城市时代的到来,成为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越过50%,意味着我国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化。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将难以为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规划期,中国的城市需要以新思路、新气魄、新举措、新模式谋定经济发展的主体思路;青岛把建设成熟型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基本出发点,确立主体思路是:以人为本,从全球的方位参照对标城市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模式;强化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形成世界一流城市格局;使开放型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性经济形态;提高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水平;在强化海港、空港、陆路物流港、公路旅游港等的建设中,综合平衡发展大港口经济;打造制造业升级版;全域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建设财富中心;全面振兴现代形象产业;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举推进。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市发醚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以城市中各主体的行为为主导,以城市乍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删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潘磊 《老区建设》2012,(6):53-55
作为典型的资源工业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德兴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与此同时,德兴在以矿藏资源为依托的发展历程中,当地社会也随之不断变化发展。德兴是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一个缩影,以德兴铜矿为载体,探究当地社会的变迁,并对矿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有助于德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城市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府、责任型企业、协调型非营利组织和参与型市民四大定位,并对各主体职责进行了梳理,为进一步明确城市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为治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机制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自治组织在城市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社区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仍受到层层羁绊,问题的关键在于社区治理主体未跟上时代步伐。为使社区治理主体能够各负其责,我们应借鉴国外社区治理模式的成功之处来为现代化的社区治理建设提供参考道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主,由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而构成的,与城市社会、经济融为一体的复杂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森林建设的范围因城市的规模而不同.1974年,在英国举行的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城市森林是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城市整体来考虑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它不仅包括城市内部绿地,也包括城市周围的城郊林带,还包括城市外围以森林为主体的林地.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市民社会的形成是整个欧洲封建社会文明的转折点。以工商业城市的复兴为起点,商品经济取代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封闭专制的社会结构。随着城市自治组织、城市法和城市等级结构的逐渐确立,市民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被城市法所保护,同时通过城市自治组织被整合为职业上分化、地位上分层、法律上自治的社会共同体,游离于封建主体体制之外的市民社会由此生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港口的发展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海港"的概念,形成海(江河湖)港、陆港、空港等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的"枢纽型大港口"新概念。站在"十三五"规划期的新起点上,中国正在实施的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和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决定了枢纽型大港口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新动力和新增长点的新空间,决定了"港城一体化"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第一基本特征。建设枢纽型大港口需要依托城市行政全域空间;需要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需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需要建设高效枢纽型经济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2007,(7):58-58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当前的发展和民生问题》指出,2006年中国约有29.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下层,24.5%的人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下层,即53.6%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下层。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消费激活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是促使经济可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是现代城市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应对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危机的有效途径。积极寻求社区治理网络关系结构中不同治理主体间的最佳利益契合点,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势,以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行动实现城市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胡小武 《发展》2013,(7):54-55
怎样打造"政府引导,社区自治"的全新组织管理模式,是实现社会管理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重大契机,也是中国城市社会管理持续优化的方向。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2%,意味着中国城市社会的全面来临。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社会结构的深度变迁,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沿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路径依次前进,决定了中国改革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回顾30年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理性改革的态度,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改革的结构性路径。积极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力量,坚持和谐改革观,实现社会改革的和谐目标。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突破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构建公共服务型、市场管理型、法制型政府,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化产业发展为路径,以综合效应为目标的和谐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改革的软实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的历史过程。20世纪初全世界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3.2%,而现在已超过50%,其中发达国家为79%,发展中国家为43%。目前中国的城市数量为666个,城镇人口为45844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6.2%,工业化率44.9%,低于发达国家43个百分点,形成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导致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提高缓慢等。为此,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滞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就或多或少是一种外生的过程,到1980年后中国相当部分城市仍有食物短缺、失业以及社会相对无序等问题,人们仍不愿意让城市化成为一个内生过程。但是加入WTO会大大降低中国城市化的痛苦与阻力,许多顾虑已可以消除,中国应遵循一个内生的,也即由市场导向的城市化过程,以吸收更多从农业中释放出的劳动力,从聚集效应中获利。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并将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化。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城市化进程很慢,1998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30.4%。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从1989-1996年,城市个数增长了50%,但1-2百万人口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