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机制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尚未有一部统一的破产法,现行的破产法律制度中更没有针对金融机构破产的专门规定,我国在将来的破产法中应有对金融机构破产的特别规定,目前应制定过渡时期的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就比较突出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破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涛 《改革与开放》2012,(2):119-120
金融机构破产一直是破产法争论的焦点,设置合理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维护金融稳健运行,保障金融有序竞争的需要.所以界定金融机构的内涵,明确其在破产法上的地位和破产的特殊性,是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的前提,也是建立我国金融体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快讯》2013,(30):15-15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一些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因危机而陷入破产危局,但因其所谓的系统重要性,处于“大而不能倒”的境地,即破产将会牵累金融体系稳定。反而受到政府的援助。由此可总结金融机构的“大而不倒”至少有五大危害: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已于近日全文发布,其中最为引人关注处在于,该文首次明确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体系,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加强行政退出与司法破产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发展》2006,(4):5-5
我国将在三年内政策性关闭破产2116户国有企业 我国将在三年内政策性关闭破产2116户国有企业,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债权2271.6亿元,职工351万人。2008年后就不再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重点是:继续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军工企业改革脱困和资源枯竭煤矿关闭破产;继续做好有色金属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的收尾工作。  相似文献   

6.
宋昭 《特区经济》2011,(2):300-302
在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存在严重违规经营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违规手段便是通过设立众多"壳公司"来实现非法目的。自1999年至今已有众多高风险金融机构走入破产清算程序,但引发了不少法律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先从案例出发引出"壳公司"处置问题,阐述了"壳公司"基本理论,接着介绍了"壳公司"分别破产清算及合并破产清算两种处置方案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及解决看法,以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对于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要依法破产,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国经济休制改革已触及到传统体制下企业只生不死的瘤疾,一大批多年亏损的企业破产势在必行。但我国目前企业破产机制中还存在一些阻碍企业破产制度实施的问题和矛盾,有待我们去分析解决。1、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职工生活救济和就业安置难.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水平低,无法适应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需要.企业富余人数巨大,企业自身尚难消化,更没有接纳失业职工的能力。用行政手段向企业  相似文献   

8.
倪霞  狄晓燕 《特区经济》2005,(5):282-283
所谓退出机制,就是由于特定的原因,使金融机构通过某种程序从市场竞争中退出,其结果是该金融机构法人资格和法人地位的丧失。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自动解散,主管机关的撤销(关闭),金融机构的合并以及破产等。  相似文献   

9.
国企不再享有“政策性破产”、金融机构不再是“独立王国”、清偿顺序“新老划断”、个人破产仍未纳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PT水仙"终于退出将给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将以打破"只生不死"的股市记录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1.
破产:关于生与死的对话廖红君,唐成勇当长期在计划经济笼中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企业,一旦面向市场,真下转换机制,就不容回避地南临着在市场况争中争夺“生死牌”的险境──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生不死,无死不生,这是国人千百年来对生与死的辨证思维.然而,这一恒...  相似文献   

12.
正·中资银行:由"技术性破产"到利润过万亿元·外资银行:资产从零增长至逾万亿元"我的终点,就是我的开始。"英国诗人艾略特曾用这句发人深省的格言描绘人生。过去10年间,这句话也成了中国银行业的真实写照。10年有两位主角: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2003至2013年10年间,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像是经历了一场"涅槃重生"。10年前,中国银行业曾被外界认为已经到了"技术性破产"的边缘,很多银行由于背负历史遗留的巨额坏账损失,盈利能力也不被看好,再加上违法案件频发,很多人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在1934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用保险金来偿付破产金融机构存款人的做法就开始风靡全球。迄今为止,全球已有67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金融控股公司是多种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的聚合体,其风险不仅表现为银行、证券及保险各个行业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而且也表现为混业经营后所出现的各种交叉感染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内部控制风险、多重财务杠杆风险等,具体表现如下:①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下,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或破产,一般只会对金融机构本身发生巨大的影响,不会对其它的金融法人机构产生毁灭性的灾难。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之后,  相似文献   

15.
当长期在计划经济笼中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企业,一旦面向市场,真正转换机制,就不容回避地面临着在市场竞争中争夺"生死牌"的险境。死比活难——钥匙在哪里? 在首开企业"破产风"先河的东北,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曾感叹到"作为尝试搞点破产可以,但要少破,多救活;少买棺材,多买药——因为死比活难。"此言何出?请看——我国《企业破产法》实施五年来,破产的国有企业还不足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总数的5%。有消息证实,  相似文献   

16.
从金融资产规模、外汇储备规模等指标看,我国称为"金融大国"已不为过,但从金融服务能力、金融机构竞争能力、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则还远远称不上是一个"金融强国"。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是,在继续推动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放松金融市场准入限制,重视、鼓励和加快现有国有控股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金融体系的增量发展,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体系,鼓励建立和发展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引导中小金融机构致力于提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以及其他新兴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英萍 《中国经贸》2012,(18):96-97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一个方向,在这样的趋势下,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的完善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如何适应这个趋势,成为金融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通俗点说,就是由各家存款性金融机构交纳保费,一旦投保机构面临危机牙破产,就由这家保验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限度的存款。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为"三农"开展金融服务的领域,存在着正规和非正规的两类金融机构。正规的机构是纳入政府监管的机构,包括农行、农业开发行、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20.
正这项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已建立的金融"防火墙"制度,在历经二十载沉浮之后,终于落地——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最担心的莫过于银行倒闭,血汗钱取不出来。这样的担心曾在1997年的海南发生过,当年在破产关门的海南发展银行营业部门前,人们曾高声叫嚷着要从该银行取出所有存款。最终的存款兑付还是国家兜底。公开报道显示,自1997年以来,在中国发生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案例中,除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外,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清偿都由人民银行以再贷款的名义提供资金。但是,在这种国家信用背书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