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何时代的国家,都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维护统治集团的地位,并使其垄断租金最大化;二是降低交易费用,并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正因为第二个目标,政府有时要推动一些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革,晚清政府也不例外,然而,这两个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在类似晚清社会这样的集权体制中,统治者必定造反得而放弃后者,如果变革的策动者又没实施正确有效的改革战略,那么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治、经济变革,就会失败。这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济学坚持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并且认为人的这一品性是天生的、永恒的、超阶级的;马克思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看成是资本的人格化,即资本家的写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验经济学家经过大量经济学实验发现,现实中的人更倾向于"公平、正义、互惠、";中国经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做人之道,是人实践伦理道德而感得财富境遇的学问。以上四种经济学对人的不同描述和分析,客观上反映了不同经济学的内核。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学是我国颇具特色的一个学科:它与政治经济学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它与北欧学派有渊源,却又非同出一辙;其在中国的初期发展受"苏联模式"影响,然其现代发展显然与之有别;国外有与其相近的学科,但无完全相同的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民经济学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又是一个新兴学科,是当下最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科之一.对国...  相似文献   

4.
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一般认为是由古典经济学的缔造者斯密提出,并逐渐发展的,其实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先贤有类似论述,二者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对中国经济思想遗产进行认识和定位,也有利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本文的主旨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6.
经济学理性假设的现实基础 --一种实验主义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理性假设”以及由该假设所演绎推理出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始终是当代主流经济学的核心。但是,人们对“理性假设”的现实性却一直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近年来,以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为代表的一些新兴经济学科,从实证和科学实验的角度,对行为人自身特性的假设、决策环境的假设、行为的追求目标,甚至理性假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基础等,都提出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挑战,其中的一些研究结论对目前主流经济学的许多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博弈论与当代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学在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上都已有长足的进步和超越性的发展,未来经济学必然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和飞跃。本文探讨了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分析了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学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和全面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城市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及其与新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其核心概念之一.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一假设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加以审视和借鉴,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从批判的角度审视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基础之一的财货理论入手,在简要叙述新古典经济学财货理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客观地评述了该理论成为经济学主流学派重要理论基础的逻辑必然性,并从注重功利主义、忽视研究财货的生产和非经济财货、缺乏动态性等方面,着重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财货理论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11.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主题。西方经济学学者研究公共物品理论以唯心主义"理性人"为假设前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以唯物主义的"社会人"假定展开分析。对公共物品的这两种思想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把握公共物品思想的发展脉络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的内涵、特征和本质,明确其范围和供给方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2.
市场取向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政府对经济实施调控是为弥补市场失灵而不是搞计划经济;假定人自私,绝非倡导人自私,从这一假设出发去进行市场经济的制度设计恰恰可以抑制或减少人的自利行为带给社会经济的危害;效率与公平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失衡不是效率之错;对于政府求公平来说,重点在于消除不公平而非设计公平,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转型国家。“体制改革”是中国这类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制度创新,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有其自身特定的经济背景和问题指向。从制度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角度对新古典主义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演化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五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见解进行评述,以期对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改革:两种指导思想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充满着分歧和斗争,其焦点就是用什么理论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应该朝什么方向开展。我国改革的实践表明,改革是在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两种指导思想的斗争中开展的,在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对象是什么、怎样进行改革等问题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尖锐的斗争。我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指导思想正确,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改革,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5.
劳动是指一切能给人类社会发展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直接的经济活动.不劳而获,即不通过劳动无偿占有或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和财富的行为就是剥削.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无偿占有公共财产等腐败行为是社会主义社会务件下存在的一种最大的剥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会促进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中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关注人类行为由来已久,尤其是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行为经济学家之后,经济学发出了向行为学转向的信号,行为研究成为当今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经济学的行为研究总的来说遵循由隐含的、先验的幕后假设逐步走向台前的路径。以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的修正为起点,行为研究的枝蔓逐渐扩散开来,并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分支中扎根,从多角度认识经济行为的细微末节,将经济学研究推向更为微观的领域,逐步实现向有限理性的真实经济活动面貌回归。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的世纪。高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我院在50年的办学历史中,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奋发图强、锐意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展望未来,要促进我院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对办学目标进行定位,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秩序是经济学说的重要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家阐述的经济秩序思想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从早期消极地排斥国家干预,转变为现今要求国家积极地保障经济自由规则.这一认识对于我国建立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推进、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马克思强调用“社会人”研究范式替代“经济人”研究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恩格斯在这一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重大发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这一创新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克恩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研究范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迥然不同的一套研究理论体系,这一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这一研究范式对于当代的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信息化改造贸易经济学科,培养复合型商业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贸易发展与信息技术进步的关系及我国商业实践中商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我校对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进行了多年的信息化改造,主要围绕创新教育与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计划、改革教材与全方位改造教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改造过程使贸易经济人才的理念体系和教育过程得以创新,表现为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的创新,并带来教学研究和专业领域的创新。这一教学改革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创新创业能力及就业能力,扩大了我校在全国的影响,对相关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