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波动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王健自2019年以来持续对金科文化股份进行减持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大股东减持动机以及带来的影响,以期对未来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继中信证券和中国重工拉开了国资大股东减持的序幕后,越来越多的国资上市公司加入了减持队伍。中粮生化、抚顺特钢和有研新材同时披露了大股东减持进展,其中,前两者大股东系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有研新材大股东则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了部分股份。  相似文献   

3.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优势,进行"隧道挖掘",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从而获取私人收益的现象在国内外普遍存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相关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提出通过建立健全投资者法律保护、国有股减持以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措施来抑制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是近两年来我国股票市场最为令人瞩目的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民间的利益格局有着长远的影响,作为这次利益再分配的重要指标,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深刻地反映了大股东和中小股民博弈的均衡,因此,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就能够较好地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民的利益着力点,也就能更好地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对于自己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商誉减值的成因是高估值导致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给公司带来业绩下滑和增加大股东减持的风险.本文以"金科文化"为例提出上市公司在高溢价并购时商誉减值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剖析1.经济诱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产权裂变,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理层行使经营权,直接指挥及控制企业、会计部门及其核算和报告活动,掌握了充分的内部信息;大股东凭借优势股权成为董事会成员,能够直接从企业取得较为详细可靠的信息并监督经理层,经理层和大股东作为公司管理者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中小股东由于股权比例小而远离企业最终控制权,只能以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来监督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履约情况。正是为了满足众多且分散的中小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开披露的方…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敏感的话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运用财务金融理论来研究"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发掘"掏空"行为背后的深层内涵能为中小投资者、企业管理者、政府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在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矛盾.其中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各种违规行为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私利的手段主要有: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不规范的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以获取融资资格.为有效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应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完善经理人市场、优化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现代公司治理问题主要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股东不仅可以获取投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获取控制权收益。事实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获取控制权收益的强烈动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频繁发生了大股东侵占挪用企业资金、大股东欺诈中小投资者、企业虚假陈述、信息披露违规误导、市场操纵等违法违纪现象,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现代公司治理问题主要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股东不仅可以获取投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获取控制权收益。事实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获取控制权收益的强烈动机。  相似文献   

12.
定向增发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筹融资渠道倍受投资者青睐,但大股东利用自身权益优势掏空弱者利益的金融乱象层出不穷。自2017年定价细则出台以来,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利用定价基准日可选性特征侵占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非理性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从大股东自身利益和法规变更效果的视角出发,详细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融资市场普遍存在的利益输送行为及其对新规的敏感程度,并从本土文化角度阐释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文化驱动因素,而国内鲜有研究利益输送与文化本质关系的文献,因此本文以期在这个方面给予一定的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整理和分析2009年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的356家公司的2009年至2016年年报数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调查范围内的大部分公司的大股东将对公司产权的拥有权、公司业务的经营权以及公司治理的管理权统一起来。本文还提出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等的建议,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和克服家族企业局限。  相似文献   

14.
公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东作为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运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公司中,中小股东人数众多,而持有的股份却占少数,这必将影响其在公司运营和管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面对持有大多数公司股份的大股东可以轻易操纵公司决策的情况下,中小股东的权益容易遭受侵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表现并结合成亨公司诉金厦公司一案,据此提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在中国农村地区设立的村镇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村镇银行投入资本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大股东持股比例因素对村镇银行投入资本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村镇银行的投入资本规模越大;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村镇银行的投入资本规模越小;在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区域,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村镇银行投入资棚模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据此,本文认为,金融发展水平、大股东持股比例会对村镇银行的投入资本产生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证券市场上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普遍存在且严重的问题。如何保护证券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仅是金融学者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法学家们所研究的热门课题。如何从根本上找出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动因和制度缺陷,并从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上根本解决这个难题,也是学者们所不懈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定向增发可帮助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实现公司的整体上市,但是近年定向增发中频繁出现大股东利益输送,使得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本文以京东方为例,分析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利益输送的机制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平衡的破坏,提出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制度上保证权力制约。此外,加强中小股东在董事会中的代表性,实现股权制衡,制约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权利侵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迈瑞医疗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2022年财务数据,探讨股份回购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因子分析法,揭示股份回购对股价和关键财务指标的影响。同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76年米歇尔·C·詹森和威廉姆·H·麦克林在<财务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发表"公司理论:管理者行为、代理成本和使用权结构"以来,代理理论及公司治理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学、财务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过程来看,詹森和麦克林的公司治理理论是基于美国公司治理情况而提出来的,即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而导致的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是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们发现,除英、美、加等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股权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对集中的.就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股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大股东有权安排公司的高管阶层(这一点在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的特别突出),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各种决策来为大股东谋取私利.因此,现代公司的代理问题,不是詹森和麦克林的股东与管理层的委托代理问题,而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因而,在我国的转轨经济中,如何保护国有股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代理问题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点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