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的似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当一起起商业贿赂丑闻被无情地抖搂出来后,一些头顶耀眼光环的庞然大物开始黯然失色,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跨国公司在华如何“合规”经营管理,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倩 《现代商业》2014,(17):27-28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频频爆出“贿赂门”,这也将中国市场管理制度的缺陷推到了诟病的前台。本文以雅芳公司行贿案为例,探析跨国公司行贿动机,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际商务》2004,(6):29-29
2002年,透明国际(TI)对全球各国的行贿指数(Bribe。PayersIndex,BPI)进行了排序。透明国际主席彼德、艾根强调,该排名表明:“随着出口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来自俄罗斯、中国的公司使用贿赂的规模已非常高。我们的新排名表无可辩驳地显示,许多来自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一些主要的新兴市场经济里以犯罪的手段来赢取合同。”在国内,此类案件的曝光更是屡屡出现,在林林总总的腐败类型当中,营销黑金所导致的商业贿赂是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已经发展了20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竞争,而竞争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即市场上的一些"潜规则":商业贿赂。本文在讨论商业贿赂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跨国公司商业贿赂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商业贿赂治理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有益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入世的十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大发展的十年。站在中国入世十周年的节点上,来华投资的诸多跨国公司如何回顾这十年在中国的历程?展望未来,跨国公司应如何进一步融合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也日益明显和多样化。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究竟怎样?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联竞争力》2009,93(12):27-27
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天堂,国企更是重灾区,不知国资委的挺身而出,能否与力拓案一样,成为一个反贿赂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朗讯(中国)"贿赂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商业贿赂的原因及危害,指出抑制商业贿赂、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并提出完善中国市场规则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深,国际跨国公司进一步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不可回避。而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的不断滋长,不但会损害中国市场信用,降低中国的竞争能力,而且还严重影响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因此,如何清除这一危害"市场信用"的毒瘤,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需要下功夫解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所面临的投资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面对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环境,跨国公司正在更加全面地进入中国;另~方面,由于中国国内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许多在华企业逐渐开始从中国撤资。比如2008年1月,位于山东某韩资企业就上演了40名管理人员“半夜大逃亡”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撤资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20年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世界?我相信那时将会出现一个生机勃勃和激动人心的区域,其中中国经济很可能会成为全球创新的平台。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面临的独特机遇和挑战赋予了中国成为世界创新主宰者的潜质。在拿球整合的经济条件下,我们会发现许多重要的创新活动来自中国.有些是由中丽企业主导,有些则是由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主导。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有媒体以“洋腐败为祸中国”为题报道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商业贿赂的情况:2006年11月13日,随着张恩照案尘埃落定,与之曾效力的建行有业务往来的跨国公司IBM、安讯、日立等公司,也在华陷入行贿丑闻的旋涡。一家又一家的跨国公司的完美形象,正在中国被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华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事件频发,而且呈日益泛滥之势,已经并正在危害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反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刻不容缓。文章从从法律角度谈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难免泥沙俱下,存在着种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旋律不和谐的杂音,如商业贿赂行为、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等。这些现象说明,在当今中国,新时期商业伦理、商务文化的构建已经刻不容缓。构建新时期商务文化的资源在哪里?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寻找智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曝出的一系列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凸显出我国在立法、监管以及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行为的蔓延,而且严重危害到了我国民族企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蚕食了我国的经济资源、恶化了经济环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一大公害。反跨国公司商业贿赂已迫在眉睫,应尽快完善国内立法,强化监管和惩罚机制,并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打击跨国公司商业贿赂行为,净化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进出口经理人》2008,(12):10-10
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产业分工中的诉求是什么?仅仅满足做一个世界加工厂,还是在诸多的战略性行业中要打造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7)
2013年7月,某公司投资有限公司被曝光行贿受贿事件,随即包括某公司部分高管在内的超过20名药企和旅行社工作人员被警方立案侦查。本文以某公司贿赂案件为案例,深究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的前因后果,探讨我国为何难以发现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从中得到启示,为我国以后治理跨国商业贿赂案件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谁都知道,同样是“大企业集团、大公司”的称谓,但差距太大了,如果说国外的大企业集团、大公司是航空母舰的话,那么我们顶多也就是小舢板。我们的差距究竟在那儿?麦肯锡一董事说:“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相比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实现了集中管理,特别是财务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华投资。但是,在华部分跨国公司频频爆出"贿赂门"。因而,本文在借鉴国外治理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市场换技术,是指为了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投资本国而“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生产的产品就地销售;同时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即“投桃报李”。然而,值得国人深思的是,我们以市场换来了什么技术,我们又丢掉了多少市场?“以市场换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