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南方草原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南方草原旅游前景,探讨了南方草原发展旅游的可行性和旅游开发与草地资源综合利用及保护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南方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方向和主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娃 《时代经贸》2012,(20):63-64
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8%,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草原有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草原也是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草原在促进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草原的退化、沙化、荒漠化日趋严重,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致使赖以草原发展的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本文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为视角,在横向制度层面上,探索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及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草原财产权与草原环境权,认为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原因,即草原权属不清和责、权、利不明所致。我们应正确认识草原的自然资源属性及生态价值,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从而实现草原三价值之间的平衡,完善草原保护利用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行恰当的草原旅游,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约束明显,所以在发展中要进行准确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4.
楼兴甫 《环境经济》2012,(1):109-110
我国四川省北部的若尔盖草原,平均海拔约3468米,年均气温0-2℃,年降水量约600-700毫米,是典型的高海拔高寒草甸草原区,拥有天然草场资源面积达88万公顷,是我国第二大草原牧区,也是亚洲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并兼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这里的山脉、草原、湖泊、河流,景色独特、环境秀美。  相似文献   

5.
楼兴甫 《环境经济》2012,(Z1):109-110
我国四川省北部的若尔盖草原,平均海拔约3468米,年均气温0~2℃,年降水量约600~700毫米,是典型的高海拔高寒草甸草原区,拥有天然草场资源面积达88万公顷,是我国第二大草原牧区,也是亚洲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并兼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这里的山脉、草原、湖泊、河流,景色独特、环境秀美。七月的若尔盖草原还处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季节。这里风凉气爽,云蒸霞蔚,绿满山川,水满湖泊,碧绿万顷,一望无际。无论你置身于何处,周围都是那么辽阔,及目之  相似文献   

6.
草原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发了草原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本文通过对草原概念的界定,抽象出草原旅游的内涵,并指出草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危机.因此要进行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进行合理的草原旅游发展,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我国草原旅游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发展草原旅游的意义以及草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草原生态经济现状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在草原广阔、牧草资源丰富、人少畜少的游牧生产方式条件下,处于低水平自给自足状态。在人口急剧膨胀,粮食供给不足,市场对畜产品需求过热的情况下,导致掠夺利用草原资源,从而产生了草原资源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白”灾、“黑”灾、旱灾、鼠害、虫害频繁,资源退化和自然灾害迫使畜牧业生产减产、死亡率增大、成活率和产品率降低。地方政府要增加财政收入,牧民要提高生活水平,在传统生产方式推动下,继续掠夺利用草原资源、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草原产权不清是造成对草原资源滥用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明晰草原产权是牧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同时,还提出了牧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即政府在明晰草原产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政府组织则是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草原退化的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草原面积辽阔,相当于耕地的3.6倍,为我国牧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超负荷的利用等等原因,草原生产力下降,砂化、碱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法治草、以草定畜,以草促牧,控制人口,造林种草、建造防护林网等草原建设,是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构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为例,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草原旅游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通过对锡盟草原碳汇价值的研究,建立碳汇交易场所,利用碳汇交易等手段,发展草原牧区的碳汇经济,并借助相关部门为农牧民打开绿色通道,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使农牧民从碳汇经济中获利,从而达到锡林郭勒地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草原作为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开展针对草原自然资源资产的负债评估研究,在当前具有非常紧迫又现实的意义。文章以我国草原资源资产为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包括草原土地资产、草原生物资产和草原水气调节资产三方面指标的草原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方法体系以及草原资源资产核算价值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校正方法的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评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由草原资源资产分类核算子表、草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评估总表和草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成效评估表三级表格组成的草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评估报表系统。此外,文章还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和四子王旗开展了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评估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陈巴尔虎旗草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为6 679 718.70万元,在2005年陈巴尔虎旗草原资源资产总价为8 584 146.14万元,相比于2000年增幅达到28.51%。四子王旗2000年草原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为2 926 634.22万元,2005年草原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为3 896 468.32万元,比2000年增加33.14%。以上两个旗县在2000年至2005年间,草原自然资源资产人为管理对草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产生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原环保意识及其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5.
正免征草原植被恢复费,未经审核先征用后补批,招商引资违法占用等等,我国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破坏草原生态环境事件中,地方政府往往充当了帮凶。70%以上草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5,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干旱、高寒等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等6大牧区,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5.1%。但是总体看,全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工程覆盖面仍然较低,70%以上的草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农业部表示,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草原沙化、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人们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普遍局限于饲养家畜的功能。文章认为,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多维度的价值,如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正因为此,政府应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重新反思草原的城镇化、工业化政策,正确认识土著牧民的历史贡献;重新调整中央政府与草原牧区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大中央财政向草原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税税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祁连山区的肃南县为实验基础,通过对山地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草原管理,牲畜繁育和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山地草原畜牧业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将山地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农户的经济增长兼容起来,从而成为山地草原畜牧业的一个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葛宏 《经济纵横》2013,(6):61-64
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由草原存量和简单劳动的投入量决定,牧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收入的行为会加大草原环境的负荷,必然导致简单劳动-资源掠夺式生产-牧户生产效率性下降的恶性循环局面.通过增加牧户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草原保护利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秀英 《经济论坛》2012,(3):104-108
受自然条件和脆弱性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在生产中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其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草原畜牧业风险属性和风险特殊性的基础上,对草原畜牧业的自然灾害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基于综合性风险考量和可持续发展视角,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我国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现状及效率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防范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