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招聘爱情     
"我23岁就认识他了,27岁分的手.宝贵青春都给他了.他虽然也比较花心,之前同时交往两个女朋友,但自从认识我以后就只跟我拍拖.我很爱他,他也很爱我,感情很深很深."她把自己左手腕上的一串手链拨开给吴灿看,证明自己重情意.她抱着一只FENDI手袋,凌晨3点才从夜店回家,眼袋明显. 这是在成都市中心一家酒窖的二层包房,灯光暗淡,处处透着私密味儿. "后来他开始冷暴力,我受不了,就赌气跟另一个北京男人在一起了." "那跟这一个什么时候分手的?"  相似文献   

2.
张小平 《英才》2003,(12):28-32
我们四个人的本事都不够大!《英才》:当初波导的四个创业元老是怎样走到一起的? 徐立华:完全是机遇。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跑到深圳打工,随后我同学蒲杰也来了。我们一起商量,是不是找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做。想过很多事情,包括做土豆去皮机。后来想还是做传呼机比较好,它在中国有很广阔的前景。我和蒲杰做了一个可行性报告,然后就到处找投资。在谈的时候,我另外一个同学徐锡广,从北京来深圳旅游结婚。于是我就跟他说了这个事情,问他有没有什么关系?他马上跟老家奉化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孙兵-同心动力V:空降兵说:这个团队素质很差,从来都不配合我的工作。团队成员说:他一个人的工资是我们三个人的总和,有本事自己做,咱们跟他学习什么叫配合。老板说:花钱找一个人才,怎么还不如一般员工做得好?真亏了。  相似文献   

4.
刘传 《企业文化》2005,(5):73-73
今天看到一个女记者结束生命的报导,感慨良多。去年,我的一个朋友也选择了结束生命,他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在别人眼里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其实很多人都有孤独、迷惘,甚至有想到此为止的念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这个勇气。知识分子,尤其是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会给自己背负着一个沉重的理想,当他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的时候,失望是很自然的。人往往会跟人比,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内第一家由企业家发起成立的民间慈善基金会,华夏慈善基金会"真是从头练,杀出一条血路,抛砖引玉"我不可能忘记王兵。作为一个记者,我今生所做的第一个采访就是跟他。那是2005年7月1日,华夏慈善基金会刚刚成立,我则头一天进入《中国企业家》杂志工作。如此这般,我以一次浮皮潦草的采访度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下午。当时,我坐在冯仑捐的办公室里跟他聊了一小时,还喝了一杯朱新礼捐的果汁。这些人都是企业家呀,我想,心里不由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6.
土摩托 《经营者》2011,(24):137-137
最近几次旅行都是跟团,很久没有一个人单枪匹马杀出去了。但我发现跟团也挺好的.可以遇见各式各样有趣的人。上次去德国就遇到这么一位.他名叫路易斯.来自墨西哥,是团里年纪最大的记者,总是第一个举手提问.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后来我发现他居然还会说德语.而且据同行的人说他的德语其实更好.完全没有口音。  相似文献   

7.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3,(2):113-117
徐峥一直在咳嗽.显然他还不适应"10亿俱乐部导演"新标签.《泰囧》票房火爆使得他哑着嗓子到处跟人解释:"我就是想拍一个正常的电影,期待它有一个正常的结果,但它却变成了一个事件,我觉得这个事件跟我没关系."他不愿得罪任何一个曾经风光,如今被他斩于麾下的某某某们.但有人说,《泰囧》火成这样,他其实已经把人给得罪了.  相似文献   

8.
抑郁,特别是贪婪,显示出中国确实还是处在发展中国家的状态,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生理的脱贫而不是精神的脱贫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再加上性格有点刚愎自用或者说过于骄傲,那么最终会是什么结果?我不敢想象。这样的人一般不太愿意接听电话,因为在压力之下,电话那头传来的,想象中,通常不大会是好消息。或者,他也不需要跟外界沟通,因为外人也帮不了他太多,只有自己扛,在死磕自己中,要么胜利,要么失败。他的光荣与痛苦,都归于他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邹容 《英才》2005,(6):75-76
“林先生,你能不能马上来一趟?我在派出所里。”捂着流血的鼻梁,美国人伯明翰通完话后挂掉手机,怒气冲冲地对一个人嚷嚷,“我要把你送进监狱!”他的私人律师林建华迅速赶到派出所, 了解事件原委。原来伯明翰在浦东区的一家会所里玩台球,跟人吵了起来,双方都是火暴脾气,—语不和,竟然动起手来,伯明翰吃了亏,被打伤了鼻梁骨,到医院缝了七针。伯明翰坚持对方打伤了自己,罪该入狱。他拉住林建华,“你一定帮我起诉他,告他伤害罪。”他根据自己在美国的经验,认为这已经构成了量刑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如果历史上真的有一个经济学者曾经影响了一个重要国家的经济——如果真的有——那么科斯影响了中国是我首选的实例科斯(Ronald Harry Coase,1910-2013)谢世了。我们不会为一个在地球上活了一百零二年多的人的辞别感到悲伤。我自己跟进着科斯的病况:几星期前跟他通了电话,知道他的思想清晰依旧,但跟着病情反复。希望与失望几番交替,孤灯挑尽,一个学者可走的路是走完了。我认识的经济学者奇怪地长寿。  相似文献   

11.
采访陈小艺,是在一个充满明媚阳光的客厅里,阳光一样坦诚的陈小艺娓娓道来……“做母亲之后第一感觉就是重心不一样了,不会像以前两个人在一起时那样,重点是他。原来我先生一出去我就会打好几个电话,问他在哪儿呢?干嘛呢?现在根本想不到给他打电话了,天天就看孩子怎么样。再有就是觉得外面的事儿跟自己关系不大了。睡觉也睡不了一个整觉,两三个小时就会醒一次,特别辛苦。心里总是有不一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人职的中高层,我不一定要跟他淡话。但若某天他想走,我跟他必须有一场离职谈话,我认为,离职谈话比入职谈话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邓元鋆 《英才》2010,(8):120-121
李嘉诚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之一。他是一个香港人,他的奋斗、成功历程部是在香港完成的,他对香港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我跟李嘉诚没有过直接的交流,但作为同样在香港出生的中国人,我深深受到他的经营管理理念、为人处事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2009APEC中小企业峰会请了这么多可能听起来跟中小企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人。请了大企业家,星巴克总裁,银行家尤努斯,请科比讲打篮球,又请郭广昌说房地产,几乎没有一个小企业的人。今天跟大家分享小企业该怎么样,我想在台上讲的人,跟在台下一样,从第一天起他们都是从零开始,从第一天起都没有别人的支持,都是点点滴滴的起来。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做银行的很多,太多的银行家,但像尤努斯这样的银行家非常之少,他想到的是别人,他想的是帮助更多的贫穷者  相似文献   

15.
纽约的一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尽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又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相似文献   

16.
王瀛 《中国企业家》2012,(22):84-87,11
"我做慈善不问动机,只问后果,因为动机是上帝的事情。""在中国,出名的副作用有多大,你只要看看王石和潘石屹多悲惨就知道了。如果你是一个名人,还跟每一个咬你的人对咬,你一定会失败。"对于网上近期针对自己的质疑,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架势。在本刊记者见到他时,他还在与前来拜访的黄健翔讨论投资项目。对于出名的副作用,两人或许有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7.
将见面从一个单向地向对方分享的事情,变成一个双向互相学习的过程"能跟你喝杯咖啡吗?"这是最差的方式了杰森是我认识几十年的一位创业者,今天他来到了我的农庄拜访我。他刚刚把自己的公司高价出售了,现在正在考虑下一步打算。因为他不在硅谷,所以他想利用电子邮件认识一些硅谷的投资者和企业高管,并且交流一下看法。我每天都收到上百封电子邮件,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说"我要和你一起喝杯  相似文献   

18.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做这件事情,要为你赚钱,并且能够做大,但仅仅是为了赚钱是不够的。价值观可以使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特别重要。像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你肯定愿意跟一个好人打交道。如果这个人不好,他再有钱,再有才华你也不敢重用他。任何一个行业都要让老百姓感到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委托给你,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的一个周六,我要陪爸爸去医院做下检查。我爸怕麻烦司机,说:你这么多自行车,咱们爷俩一人一辆。骑过去多方便。我当然说好。我骑前面带路,我爸跟在后面。每个路口,我都放慢车速回头看他是不是安全地跟了上来。  相似文献   

20.
媳妇熬成婆     
《经营者》2000,(7)
<正> 蒋宏是广东一家空调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区域主管,跟空调和商家打交道是他的工作。凡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位擅长沟通的职业人。今年五一节期间,在朋友的引荐下,我们便很快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他跟我讲起有关他的事,虽然跟成功无关,却不经意地说出了一个真正的"自我"。改变逆境,改变自我蒋宏原本是一家国营机械厂的工人,在单位里,他曾是名机修钳工,维修机器设备使之正常运转,便是他工作的全部。聪明、勤快是他最大的特点,只要设备出了故障,别人修不好的,若换上他自然是小菜一碟,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