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西省分行针对农业小企业担保难的实际,努力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将企业主要股东的个人资产纳入抵押担保作为发放贷款的必要条件,既解决了农业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又探索出一条防控信贷风险的新  相似文献   

2.
面对农业小企业普遍缺少抵押担保物,导致业务发展缓慢的难题,农发行四川省广元市分行利用本地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尝试采用采矿权抵押担保方式,于2006年12月向广元市科良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发放粮食收购贷款200万元,既解决了农业小企业因担保不足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又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山区矿产资源优势,采取"采矿权抵押担保"方式破解业务发展难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和新生力量的小企业,融资乏力一直困扰其快速健康发展,而“担保难”已成为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障碍与症结。成立民营股份制担保公司,突破信贷融资抵押担保的制约,可以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目前小企业以自身资产抵押融资比较困难。表现在:大部分小企业没有土地房产权证;部分小企业设备品种多、数量少,  相似文献   

4.
<正>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金湖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新途径,通过农商行、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实际经营者"三方协议",着力解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发展瓶颈。"三方协议"贷款模式的推出,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不再"遥不可及",有效地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的抵押担保不足、难以  相似文献   

5.
商品房在建工程抵押作为一种担保货款方式,对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加快工程进度等方面发挥了积圾作用,但同时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给银行和消费者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其可能造成的危害 目前,在建工程抵押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钻体制的空子,多头抵押。土地使用权设置了抵押,又办理在建工程抵押:一个项目在多个金融部门抵押。二  相似文献   

6.
为破解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湖北省潜江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加强与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合作,探索出了一条社、企、担信贷营销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正>"脚下有地、手里没钱",这是目前制约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2013年12月,福建省永春县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破解了这个瓶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升级、规模化提档。今年已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5笔,抵押面积884亩,认定价值636万元,贷款金额167万元。制定抵押担保办法目前,永春县开展了两种模式的抵押贷款:一种是直接抵押,即直接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物;二是组合担保,即贷  相似文献   

8.
正问题甲企业以其土地使用权为乙企业在银行贷款提供了抵押担保,并办理了土地抵押登记。现甲企业想以同一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为另一家企业在同一银行的贷款进行抵押担保,并申请办理土地抵押登记。对于同一抵押人、抵押物和抵押权人,仅借款人不同,抵押双方在不同的时间申请土地抵押登记的情形可否做顺位抵押?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它们在建设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以及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蓬勃发展,全国不少地方农民合作社都遭遇了融资难的困境,如何破解此难题尤为迫切。融资难,难在何处?一是抵押担保难。基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限制,全国农村尚未完全确地确权确证,农民很难将承包土地经营权用于贷款抵押担保。这是制约农民合作社融资难的首要原因。二是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保证。抵押担保中抵押物范围过窄,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构建于宅基地上的农民私有房屋能否作为抵押物以及浮动抵押制度对农村信贷担保的完善都值得探讨;质押担保方式中提上日程的为对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设定质权的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重庆一葡萄种植大户以500亩土地经营权向银行抵押贷款,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本息,银行贷款成为呆坏账。曾经,贷款难是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最大问题,但随着国家对农业加大投入,金融机构不断开发针对农村农业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的新型经营主体依靠信用、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方式取得了梦寐以求的银行贷款。但在一些地方,个别新型经营主  相似文献   

12.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改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武汉、枣庄等先行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改革的地区进行典型案例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已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农村信贷供给增加和部分经营规模较大的新型经营主体信贷获取能力提高。同时,案例地区以"交易—鉴证—抵押"为核心的抵押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但是,由于当前经营权流转和抵押期限较短,抵押价值较低,仍难以独立发挥抵押作用,需要其他形式的抵押担保为其增信。同时,改革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制度支持、风险担保或补贴,才能激励金融机构增加供给,其商业可持续性仍不确定。因此,现阶段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很大程度上仍类似于政府的政策性贷款,属于地方政府支持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在建工程抵押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辉 《中国土地》2003,(3):24-28
据国家统计局透露,2002年1至9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863亿元.据中国人民银行透露,到2002年9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余额为4974亿元.由此看出,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为了到期能够收回贷款,银行往往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一定形式的担保,房地产开发商多以抵押的方式来担保,其中又以土地使用权抵押、在建工程抵押最为普遍.与土地使用权抵押不同的是,在建工程抵押不仅涉及土地使用权,还涉及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等,登记机关不仅涉及土地管理部门,还涉及房屋管理部门.因此,在建工程抵押实际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所难免.笔者试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以求加深对在建工程抵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农发行山东省东营市分行在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试点过程中,尝试以企业的海域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2006年10月已对山东海星水产有限公司(下简称“海星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5.
资金短缺但又难以提供不动产抵押物以获取贷款一直是制约农业加工企业长足发展的瓶颈。存货浮动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本文从阐释浮动抵押担保贷款业务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该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浮动抵押及浮动抵押贷款业务的内涵和特点浮动抵押是一种特别抵押,指抵押人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加以限制,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之一的土地承包收益权,其在被用来担保的时候也应该被限制。然而土地承包收益权可以视作农业经营主体的未来收益,应将其归属与"应收账款"。这样一来,土地承包收益权担保就可以以应收账款质权论处,具有法律效益。当下,我国很多地区都推出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运用土地承包收益权来作为担保和抵押,这在法律层面存在一定风险,应遵从应收账款质权的有关法律要求,对其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金湖农商行在淮安市人行系统主办的网格化金融服务乡镇行中,与高效农业示范区金北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大户代表现场签订"三方协议",有42户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080万元。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催生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担保难问题,该行在充分调查、广泛走访、普遍征询、多方协调、全面考证的情况下,推出了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方协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金湖县辖内企业有2000多户,90%是小型企业,由于小企业总量小、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而无法从银行融资,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  相似文献   

19.
王杨  孙蕊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0):20-26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经营权性质和担保形式,对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法律制度提出完善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现行法下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属性为物权,融资担保形式为抵押。(2)地上农作物原则上不纳入抵押权效力范围,但农业设施等其他地上构筑物除外。(3)土地经营权抵押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更能确保交易安全。(4)合理限制承包方对流转合同的单方解除权可以保障抵押权稳定。(5)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抵押权时,价值较小的土地经营权不宜坚持拍卖优先原则;增加强制管理这一实现方式,并允许与拍卖程序并行。研究结论:土地经营权是农地财产归属与利用相分离的结果,基于权利结构与权利客体的特殊性,其融资担保制度不能被一般规则所涵括。在未来出台的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立法中,应当在给予土地经营权人更多法律保护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主体利益,并针对不同特点的土地经营权采用相适应的担保权利实现方式,促进融资担保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是“抵押担保难”,主要是农村还缺乏相应配套的风险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因此,积极探索具有适合农村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期重点从引导需求、增加供给.完善制度、配套政策等方面,介绍了不同地区林权、渔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使用权、养老保险金等方面的抵押担保改革试验,希望以此给大家提供有借鉴价值的创新思路和操作模式,为今后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